一种肩挂式摄影机安放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313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肩挂式摄影机安放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挂肩臂、安置台、滑动台以及连接臂;挂肩臂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短臂、弯折臂以及长臂,长臂上沿长度方向等距间隔分布有若干插孔,长臂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抵触板,第一抵触板位于长臂面向短臂的一侧并与长臂间隔设置,第一抵触板与长臂之间设置有第一螺接件,第一螺接件与第一抵触板连接且与长臂螺接;滑动台滑动连接在长臂上,滑动台上设置有滑孔,滑孔内滑动连接有定位件,定位件用于插入到插孔内;连接臂的两端分别固定滑动台以及安置台,安置台用于固定摄影机。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通过该安放架挂在肩上的摄影机的高度进行调整。影机的高度进行调整。影机的高度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肩挂式摄影机安放架


[0001]本技术涉及摄影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肩挂式摄影机安放架。

技术介绍

[0002]摄影机,是一种使用光学原理来纪录影像的装置。摄影机的专利技术初时是用于电影及电视节目制作,但现时已普及化。家庭式携带方便的摄影机机身轻,好操作,几乎是家庭必备的电器用品。摄影机具有一定的重量,长期手拿摄影机会很累。为了省力,通常通过肩挂式的安放架来固定摄影机,此时不需要手动拖住摄影机,操作人员更加省力。
[0003]现有的肩挂式的安放架通常包括有转动连接的搭肩臂和抵触臂,两者的转动连接处固定有一个安置台,摄影机固定在安置台上,搭肩臂挂在人体肩膀上后,抵触臂与人体胸腔部位抵触,此时摄影机的高度固定无法再调节,而不同摄影机的高度不同,并且不同人的肩膀与眼睛之间的高度差也不筒,导致出现操作人员在将摄影机通过现有的安放架挂在肩膀上后,由于高度无法调节,出现需要抬头或者低头看摄影机的情况,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操作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肩挂式摄影机安放架,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通过该安放架挂在肩上的摄影机的高度进行调整。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肩挂式摄影机安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挂肩臂、安置台、滑动台以及连接臂;
[0006]所述挂肩臂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短臂、弯折臂以及长臂,所述短臂与所述长臂之间的夹角小于40
°
,所述长臂上沿长度方向等距间隔分布有若干插孔,所述长臂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抵触板,所述第一抵触板位于所述长臂面向所述短臂的一侧并与所述长臂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抵触板与所述长臂之间设置有第一螺接件,所述第一螺接件与所述第一抵触板连接且与所述长臂螺接,所述第一螺接件旋转状态下改变所述第一抵触板与所述长臂之间的距离;
[0007]所述滑动台滑动连接在所述长臂上,所述滑动台上设置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连接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插入到所述插孔内,所述滑动台于所述长臂上滑动时,所述定位件依次正对各个插孔;
[0008]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固定所述滑动台以及所述安置台,所述安置台用于固定摄影机。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件包括有插销、头部以及螺接部,所述插销的长度大于所述插孔与所述滑块的长度之和,所述插销一端与所述头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螺接部螺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短臂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二抵触板,所述第二抵触板位于所述短臂面向所述长臂的一侧且与所述短臂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抵触板与所述
短臂之间设置有第二螺接件,所述第二螺接件与所述第二抵触板连接且与所述短臂螺接,所述第二螺接件旋转状态下改变所述第二抵触板与所述短臂之间的距离。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螺接件与所述第一抵触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螺接件与所述第二抵触板之间均球铰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安放架还包括有加固带,所述连接臂的两侧臂上设置有连接环,所述加固带一端与一个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绕过人体后背后与另一所述连接环可拆卸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弯折臂、所述第一抵触板以及所述第二抵触板用于与人体接触的一侧均设置有乳胶层。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螺接件与所述第二螺接件均包括有便于操作人员旋转所述螺接件的旋钮。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滑动台与长臂之间滑动连接以及定位件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滑动来调整滑动台与长臂之间的相对位置,并通过定位件来定位,当滑动台的位置改变时,位于安置台上的摄影机的高度也会改变,因此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通过该安放架挂在肩上的摄影机的高度进行调整。第一抵触板和第一螺接件的设置使得第一抵触板与长臂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从而使得短臂与人体后背抵触时,第一抵触板能够被调节到与人体前方胸腔抵触的位置,便于不同体型的操作人员更加稳固将肩挂摄影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定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挂肩臂;11、短臂;12、弯折臂;13、长臂;131、插孔;14、第一抵触板;15、第一螺接件;16、第二抵触板;17、第二螺接件;18、乳胶层;19、旋钮;2、安置台;3、滑动台;31、定位件;311、插销;312、头部;313、螺接部;4、连接臂;41、连接环;5、加固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0]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肩挂式摄影机安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挂肩臂1、安置台2、滑动台3以及连接臂4;挂肩臂1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短臂11、弯折臂12以及长臂13,短臂11与长臂13之间的夹角小于40
°
,长臂13上沿长度方向等距间隔分布有若干插孔131,长臂13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抵触板14,第一抵触板14位于长臂13面向短臂11的一侧并与长臂13间隔设置,第一抵触板14与长臂13之间设置有第一螺接件15,第一螺接件15与第一抵触板14连接且与长臂13螺接,第一螺接件15旋转状态下改变第一抵触板14与长臂13之间的距离;滑动台3滑动连接在长臂13上,滑动台3上设置有滑孔,滑孔内滑动连接有定位件31,定位件31用于插入到插孔131内,滑动台3于长臂13上滑动时,定位件31依次正对各个插孔
131;连接臂4的两端分别固定滑动台3以及安置台2,安置台2用于固定摄影机。
[0021]具体的,滑动台3内形成滑槽,长臂13于滑槽内滑动。操作人员将摄影机固定到安置台2上后,将挂肩臂1挂到肩板上,此时弯折臂12与肩臂接触,之后旋转第一螺接件15,使得第一抵触板14和短臂11分别与身体的胸腔和后背抵触,之后拔出定位件31使得定位件31从插孔131中拔出,之后根据摄影机的高度要求来移动滑动台3,调整完成后将定位将插入此时与滑孔正对的插孔131内,即可完成对摄影机的高度的调整。
[0022]作为改进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所示,定位件31包括有插销311、头部312以及螺接部313,插销311的长度大于插孔131与滑块的长度之和,插销311一端与头部312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螺接部313螺接。
[0023]具体的,头部312以及螺接部313的大小均大于插孔131和滑孔的大小,本实施例中,插销311和头部312为螺栓,螺接部313为螺母。通过头部312和螺接部313的设置,使得插销311能够被限位在插孔131和滑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挂式摄影机安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挂肩臂(1)、安置台(2)、滑动台(3)以及连接臂(4);所述挂肩臂(1)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短臂(11)、弯折臂(12)以及长臂(13),所述短臂(11)与所述长臂(13)之间的夹角小于40
°
,所述长臂(13)上沿长度方向等距间隔分布有若干插孔(131),所述长臂(13)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抵触板(14),所述第一抵触板(14)位于所述长臂(13)面向所述短臂(11)的一侧并与所述长臂(1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抵触板(14)与所述长臂(13)之间设置有第一螺接件(15),所述第一螺接件(15)与所述第一抵触板(14)连接且与所述长臂(13)螺接,所述第一螺接件(15)旋转状态下改变所述第一抵触板(14)与所述长臂(13)之间的距离;所述滑动台(3)滑动连接在所述长臂(13)上,所述滑动台(3)上设置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连接有定位件(31),所述定位件(31)用于插入到所述插孔(131)内,所述滑动台(3)于所述长臂(13)上滑动时,所述定位件(31)依次正对各个插孔(131);所述连接臂(4)的两端分别固定所述滑动台(3)以及所述安置台(2),所述安置台(2)用于固定摄影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挂式摄影机安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31)包括有插销(311)、头部(312)以及螺接部(313),所述插销(311)的长度大于所述插孔(131)与所述滑孔的长度之和,所述插销(3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美林樊利龚哉夫刘根黄文樊林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林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