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SOFC系统中的板翅式换热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3064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SOFC系统中的板翅式换热器,包括多个自上而下依次排布的隔板,相邻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通过封条连接;相邻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安装有翅片;所述容纳腔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端面键条,同一所述隔板上的前后端面键条错位设置,相邻所述隔板上的上下端面键条错位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热器体积紧凑,有较高的耐受性,防止产生变形失效,且提高燃料电池系统效率。高燃料电池系统效率。高燃料电池系统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SOFC系统中的板翅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SOFC系统中的板翅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中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运行温度通常为650-1000℃,需要将通入燃料电池的反应物进行预热,减小反应物与最佳运行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燃料电池运行排放的尾气温度极高含有大量高品位的热能,因此,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中通常采用换热器回收烟气的热能并对反应物进行预热的目的。
[0003]目前高温工况下,大多采用换热效率较低的管壳式换热器来达到换热的目的,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较低,温度梯度不集中,热应力引起的换热器变形不明显,但是该换热器内部管道布置不紧凑,流体流道的尺寸较大,传热不充分,因此单位体积容纳的换热面积偏小,实现特定的换热负荷所需的体积巨大,紧凑度较低,通常低于50m2/m3,若用于SOFC系统中,需要占用非常大的体积,出于紧凑度的考虑,很少应用于SOFC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紧凑型换热器一般采用板翅式形式,传热元件较薄且比较集中,单位体积容纳的换热面积大,其紧凑度可以达到700m2/m3以上,可以实现较大的热量传递,但是现有板翅式换热器材料大多采用金属铝或者钛,适用的温度均低于600℃,不能够满足SOFC系统高温换热的需求。另一种可选的换热器为采用不锈钢蚀刻和扩散焊制造的微通道换热器,此类换热器也具有较高的紧凑度,适用于高温工况,但是受限于蚀刻加工工艺,这类的换热器流道间隔较厚,使得换热器整体的重量偏重,同样流量下换热器的流阻较高,且换热器成本偏高。
[0004]另外,SOFC系统中空气进口温度通常是常温,燃烧后的尾气温度可能高达 850℃,采用逆流形式换热的换热器两端的温差可能会达到825℃,由于本换热器本身紧凑度高,流体流动方向单位长度的温度变化剧烈,因此换热器还需要考虑避免温差带来的热变形失效。且现有的板翅式换热器,流体入口相邻两层采用交错布置的端面键条实现冷热流体隔离,其翅片与端面键条之间需设计导流翅片,来实现通入换热器的流体的流量均匀分配,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换热器的尺寸偏大,且导流区流动形式复杂,换热器流阻较高。
[0005]例如中国专利201921461743.3提供了一种板翅式换热器,采用在换热器芯体的顶点附近的区域增加封条宽度的方式,增大封条与隔板间的钎焊面积,但该结构增加封条的宽度,挤占了翅片的面积,造成一部分的体积没有有效利用,降低了换热器的单位体积容纳的换热面积,紧凑度下降,且采用错流流动方式,换热效率较低。
[0006]例如中国专利201510324622.4提供了一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利用光化学蚀刻、激光刻蚀和机加工等方式对一定厚度的换热板双侧加工流道,第一换热板与第二换热板间隔布置,进口分配段采用融合式通道的新型结构,但该结构加工成本较高,通常使用在高压场合,且该结构的隔板会较厚,使得换热器整体重量增加,增加了整体的成本,此外该类型的微通道换热器在相同的流量时流动阻力会比板翅式换热器高,增加了压力损失,从而将会降低系统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SOFC系统中的板翅式换热器,该板翅式换热器紧凑性高,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换热效果好,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系统能量利用效率。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板翅式换热器,包括多个自上而下依次排布的隔板,相邻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通过封条连接;相邻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安装有翅片;所述容纳腔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端面键条,同一所述隔板上的端面键条错位设置,相邻所述隔板上的端面键条错位设置。
[0009]优选地,同一所述隔板上,所述端面键条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封条相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端面键条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封条之间开设有流体进口与流体出口,所述流体进口包括冷端流体进口与热端流体进口,所述流体出口包括冷端流体出口与热端流体出口。
[0011]优选地,所述流体进口与所述流体出口的宽度为换热器的宽度的10%~90%。更优选地,所述流体进口与所述流体出口的宽度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
[0012]优选地,所述冷端流体进口与所述热端流体出口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所述冷端流体出口与所述热端流体进口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另一侧。
[0013]优选地,所述容纳腔内还可以包括一导流条。更优选地,所述导流条可以与所述端面键条相连接,也可以独立设置在所述端面键条与所述翅片之间的空隙处。更优选地,所述导流条可以设置为平行于流体流动方向,也可以与流体流动方向存在一定角度。
[0014]优选地,所述翅片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流体流道。
[0015]优选地,所述隔板、封条和端面键条均为耐高温金属制备而成。
[0016]优选地,所述翅片占所述换热器的长度的40%~90%。
[0017]优选地,同一所述隔板上,所述端面键条到所述翅片的最小间距为换热器长度的5%~20%。
[0018]其中,所述换热器长度方向为冷热流体通过翅片进行输送的方向。
[001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所述换热器使用板翅式的设计,具有高紧凑度,可降低SOFC 系统热盒部件的体积,进而降低整个系统的体积,满足分布式发电的需求;
[0021](2)相比其他形式单位体积的换热器,本技术所述换热器使用板翅式设计,增加了翅片部分的二次换热面积,翅片所增加的面积都可作为传热面使用,因此本技术所述换热面积更高,可以减少电池运行过程中烟气带走的热损失,在高燃料利用率下维持电堆高效模式,进而提高发电效率;
[0022](3)本技术所述换热器采用高温合金制成,可在高温下长期稳定运行;且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效率高,换热器设计工况可以将常温气体加热到超过600℃,并能在该工况下确保换热器的温度梯度分布合理,进一步保证换热器在高温下无应力集中现象,从而保证换热器长期可靠的运行。
[0023](4)相比其他板翅式换热器,本技术所述换热器热侧流体和冷侧流体在进口处、换热器内以及出口处的流动方向与换热器长度方向相同,热侧流体和冷侧流体均无直角转弯,流体的进出口与流动方向平行的情况下,流体分配效果和压降的平衡性更佳,在需要达到相同流量均匀分配的情况下,本技术所述换热器流向平行开口比流向垂直开口
的压降减小约40%~60%,换热器内流动局部压损小,所以换热器内流体流动的单位压损小。SOFC系统内流体流动由风机提供动能,风机的电耗来自系统的发电,如果流体在系统中的压损过大,则风机所需提供的动能也较大,系统输出的效率会相应的降低。本技术具有较低的热端和冷端压损,可以避免消耗额外的能量,提高燃料电池系统效率;
[0024](5)在布置翅片的同时维持换热器整体压损在合理范围,通过键条和进出口位置分流取代板翅换热器的导流片,进一步降低换热器的流阻,同时保证换热器具有较高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SOFC系统中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自上而下依次排布的隔板,相邻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通过封条连接;相邻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安装有翅片;所述容纳腔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端面键条,同一所述隔板上的端面键条错位设置,相邻所述隔板上的端面键条错位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SOFC系统中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隔板上,所述端面键条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封条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SOFC系统中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键条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封条之间开设有流体进口与流体出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SOFC系统中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进口包括冷端流体进口与热端流体进口,所述流体出口包括冷端流体出口与热端流体出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SOFC系统中的板翅式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烁烁刘杰鹏邱基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三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