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桦褐孔菌发酵溶胞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2288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桦褐孔菌发酵溶胞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上述桦褐孔菌发酵溶胞物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发酵培养桦褐孔菌,获取桦褐孔菌发酵液;其中发酵培养基包括复合树皮提取液、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2)将所述桦褐孔菌发酵液过滤,收集菌体,干燥;(3)将干燥后的菌体与水混匀,破壁,加入到无水乙醇溶液中提取过滤后,回流浓缩,得到桦褐孔菌醇提液;(4)将所述桦褐孔菌醇提液复配去离子水和二元醇,过微孔滤膜后得到桦褐孔菌发酵溶胞物。相比于野生桦褐孔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生物发酵法得到的桦褐孔菌溶胞物成本更低,产品更稳定。产品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桦褐孔菌发酵溶胞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
,特别是涉及一种桦褐孔菌发酵溶胞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桦褐孔菌(Inonotusobliquus)是一种生于桦树上的药用型真菌,其子实体呈现类似于碳的黑色块状形态,野生的桦褐孔菌主要生长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日本北海道、芬兰和我国吉林长白山地区和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地区。桦褐孔菌成分复杂,主要成分有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甾醇类、生物碱等,大量药理实验表明其具有抗氧化、调节血脂、抗癌症、治疗糖尿病、抗病毒、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此外,桦褐孔菌对呕吐、腹泻、胃肠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胃炎和肾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因不合理的饮食而导致的骨质方面的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0003]桦褐孔菌在食品,保健品和药品中都已经有一定的应用,但在日化用品领域,桦褐孔菌主要来源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法提取得到桦褐孔菌提取物,桦褐孔菌多应用于食品和保健品领域,在化妆品领域研究报道很少。
[0004]随着人们对于桦褐孔菌的认知,桦褐孔菌的需求量逐年上升,野生桦褐孔菌供不应求。并且,天然野生的桦褐孔菌属于稀有资源,价格昂贵,来源不稳定,不同地区产品差异很大,导致产品质量难以稳定。因此,人们寄希望于通过桦褐孔菌的人工培养来满足桦褐孔菌日益增长的需求,其中,液体发酵技术生产桦褐孔菌,因与人工种植相比较为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而在近年较受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桦褐孔菌发酵溶胞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与传统发酵工艺相比,提高产量和活性成分的含量;本专利技术得到的桦褐孔菌溶胞物,具有更好的化妆品抗氧化和美白效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株桦褐孔菌(Inonotusobliquus),所述桦褐孔菌在2021年12月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23897。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所述的桦褐孔菌制备发酵溶胞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发酵培养桦褐孔菌,获取桦褐孔菌发酵液;其中发酵培养基包括复合树皮提取液、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
[0010](2)将所述桦褐孔菌发酵液过滤,收集菌体,干燥;
[0011](3)将干燥后的菌体与水混匀,破壁,加入到无水乙醇溶液中提取过滤后,回流浓缩,得到桦褐孔菌醇提液;
[0012](4)将所述桦褐孔菌醇提液复配去离子水和二元醇,过微孔滤膜后得到桦褐孔菌
发酵溶胞物。
[0013]优选的是,发酵培养前,还包括种子液培养,其中,用于获取所述种子液的种子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葡萄糖2

3wt%、酵母提取物0.1

0.5wt%、蛋白胨0.1

0.5wt%、磷酸二氢钾0.02

0.2wt%、硫酸镁0.01

0.1%,余量为水;
[0014]种子液培养条件为:温度26

34℃,培养时间为2

4天,摇床转速130

180转/分钟。
[0015]优选的是,在步骤(1)中,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复合树皮提取液60

90wt%、葡萄糖3

5wt%、酵母提取物0.1

0.5wt%、蛋白胨0.1

0.5wt%、磷酸二氢钾0.02

0.2wt%、硫酸镁0.01

0.1wt%,余量为水;
[0016]发酵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6

34℃,培养时间为3

6天,转速200

400rpm,通气量为0.5

3vvm,pH为6

7;以所述桦褐孔菌发酵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小于2g/L为培养终点。
[0017]优选的是,所述复合树皮提取液由如下方法制备:分别将桦树皮、柳树皮和榆树皮打碎成粉,过100目筛网后备用;将桦树皮粉、柳树皮粉和榆树皮粉加入去离子水中,60

90℃加热1

4小时,过滤取清液得到复合树皮提取液;所述桦树皮粉、柳树皮粉和榆树皮粉的质量比为5:3:2;所述桦树皮粉、柳树皮粉和榆树皮粉的总质量与所述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00。
[0018]优选的是,所述复合树皮提取液由如下方法制备:分别将桦树皮、柳树皮和榆树皮打碎成粉,过100目筛网后备用;将上述桦树皮粉、柳树皮粉和榆树皮粉分别以质量比1:100加入去离子水中,60

90℃加热1

4小时,过滤取清液分别得到桦树皮提取液、柳树皮提取液和榆树皮提取液,混合均匀,得到复合树皮提取液;所述桦树皮提取液、柳树皮提取液和榆树皮提取液的质量比为5:3:2。
[0019]优选的是,在步骤(2)中,收集菌体方式为离心,转速为1500

8000rpm,时间为20

40min;干燥方式为烘干。
[0020]优选的是,在步骤(3)中,菌体与水质量比为1:1;破壁方式为100

140mpa高压破壁;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50

65℃,提取时间为1

3h;浓缩温度为55

65℃;所述桦褐孔菌醇提液的质量为所述菌体质量的1.5倍。
[0021]优选的是,在步骤(4)中,所述桦褐孔菌醇提液、去离子水与二元醇的质量比为10:30:1;所述二元醇为1,2

戊二醇或1,2

己二醇;过滤的精度为0.22μm、0.45μm或0.9μm。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桦褐孔菌在制备具有抗氧化和/或美白作用的化妆品中的应用。
[002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桦褐孔菌发酵溶胞物的制备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其优点包括:
[0025](1)相比于桦褐孔菌培养所采用的种植技术,微生物发酵法更绿色、污染少,无农药或溶剂残留等问题,安全性高;
[0026](2)相比于野生桦褐孔菌,微生物发酵法培养桦褐孔菌的成本更低,产品更稳定;
[0027](3)与现有的发酵工艺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种树皮相复合作为桦褐孔菌的培养基组分,不仅能够提高菌体生长量,还使其具有更多的生物量和更好的活性物含量,并且具有更好的化妆品抗氧化和美白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其特征在于,所述桦褐孔菌在2021年12月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97。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桦褐孔菌制备发酵溶胞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发酵培养桦褐孔菌,获取桦褐孔菌发酵液;其中发酵培养基包括复合树皮提取液、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2)将所述桦褐孔菌发酵液过滤,收集菌体,干燥;(3)将干燥后的菌体与水混匀,破壁,加入到无水乙醇溶液中提取过滤后,回流浓缩,得到桦褐孔菌醇提液;(4)将所述桦褐孔菌醇提液复配去离子水和二元醇,过微孔滤膜后得到桦褐孔菌发酵溶胞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前,还包括种子液培养,其中,用于获取所述种子液的种子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葡萄糖2

3wt%、酵母提取物0.1

0.5wt%、蛋白胨0.1

0.5wt%、磷酸二氢钾0.02

0.2wt%、硫酸镁0.01

0.1%,余量为水;种子液培养条件为:温度26

34℃,培养时间为2

4天,摇床转速130

180转/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复合树皮提取液60

90wt%、葡萄糖3

5wt%、酵母提取物0.1

0.5wt%、蛋白胨0.1

0.5wt%、磷酸二氢钾0.02

0.2wt%、硫酸镁0.01

0.1wt%,余量为水;发酵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6

34℃,培养时间为3

6天,转速200

400rpm,通气量为0.5

3vvm,pH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昊安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焉支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