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用缓冲限高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281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用缓冲限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二级限高架,具体为:前置限高架和后置限高架,所述前置限高架,包括两根前置立柱,两根前置立柱之间设有前置限高杆,所述前置限高杆外包裹有缓冲材料且中段至少有一处断开,所述后置限高架包括两根后置立柱,两根后置立柱之间设有后置限高杆,所述前置限高架与后置限高架之间的距离≥5米,该技术能够在车辆撞击到前置限高杆或中置限高杆后给与司机一定的缓冲以及应急处理时间,克服现有限高架不能起到很好的提前警示功能和易造成驾驶超高车辆人员伤亡方面的不足,使得车辆在撞击限高架后可有一定的缓冲减速时间,减少人员伤亡。减少人员伤亡。减少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用缓冲限高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安全防护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用缓冲限高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动车辆撞击防撞护栏事故频频发生,防撞护栏遭受撞击而造成的破损比例和破损程度。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驾驶人员的人为因素,车速过快,发现限高架时采取制动措施为时已晚;另一类是防撞护栏本身的因素,由于对防撞护栏和超高车辆的碰撞机理研究不足,防撞护栏的设计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当碰撞真正发生时并未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市政道路用限高架,不能起到很好的提前警示功能和易造成驾驶超高车辆人员伤亡方面的不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用缓冲限高架装置,使得车辆在撞击限高架后可有一定的减速时间,减少人员伤亡。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市政道路用缓冲限高架装置,包括至少二级限高架,具体为:前置限高架和后置限高架,所述前置限高架,包括两根前置立柱,两根前置立柱之间设有前置限高杆,所述前置限高杆外包裹有缓冲材料且中段至少有一处断开,所述后置限高架包括两根后置立柱,两根后置立柱之间设有后置限高杆,所述前置限高架与后置限高架之间的距离≥5米,
[0006]优选的,所述前置限高架与后置限高架之间还设置有中置限高架,所述中置限高架,包括两根中置立柱,两根中置立柱之间设有中置限高杆,所述中置限高杆外包裹有缓冲材料且中段至少有一处断开。
[0007]优选的,所述缓冲材料为泡沫、海绵、稻草、橡胶或柔性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0008]优选的,所述前置限高杆的一端与前置立柱铰接,且在前置限高杆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或所述前置限高杆的一端与前置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前置限高杆与前置立柱连接处至少包括一段能够使其复位的弹性连接段,使其在承受撞击后仍能复位使用,或所述前置限高杆的一端与前置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前置立柱整体为弹簧结构,使其在承受撞击后仍能复位使用。
[0009]优选的,所述前置限高杆及中置限高杆为钢管;所述前置限高杆与前置立柱、所述中置限高杆与中置立柱之间通过抱箍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前置限高架与后置限高架之间的距离为10~15米,所述前置限高架与中置限高架之间的距离为5~10米,
[0011]优选的,所述后置限高杆为型钢或无缝钢管制成,所述后置限高杆底部设有刚性砼基础,所述砼基础内部仅配置有构造钢筋。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用缓冲限高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出了市政道路用缓冲限高架,能够在车辆撞击到前置限高杆或中置限高杆后给与司机一定的缓冲以及应急处理时间,克服现有限高架不能起到很好的提前警示功能和易造成驾驶超高车辆人员伤亡方面的不足,使得车辆在撞击限高架后可有一定的缓冲减速时间,减少人员伤亡。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具有两级限高架的一种市政道路用缓冲限高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具有三级限高架的一种市政道路用缓冲限高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前置限高架,1.1、前置限高杆,1.2、前置立柱,2、后置限高架,2.1、中置限高杆,2.2、中置立柱,3、中置限高架,3.1后置限高杆,3.2、后置立柱,3.3、砼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实施例一
[0020]参照图1,一种市政道路用缓冲限高架装置,包括前置限高架1和后置限高架3,所述前置限高架1包括两根前置立柱1.2,两根前置立柱1.2之间设有前置限高杆1.1,所述前置限高杆1.1外包裹有橡胶材料作为缓冲,所述前置限高杆1.1中段有一处断开,所述后置限高架3包括两根后置立柱3.2,两根后置立柱3.2之间设有后置限高杆3.1,考虑到一般重型货车在市政道路上的重载情况下时速70千米/小时的制动距离,所述前置限高架1与后置限高架3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5米,
[0021]实施例二
[0022]参照图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前置限高架1与后置限高架3之间还设置有中置限高架2,所述中置限高架2,包括两根中置立柱2.2,两根中置立柱2.2之间设有中置限高杆2.1,所述中置限高杆2.1外包裹有缓冲材料且中段至少有一处断开,所述前置限高架1与中置限高架2之间的距离为10米。
[0023]实施例三
[0024]参照图1或2,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前置限高杆1.1的一端与前置立柱1.2铰接,且在前置限高杆1.1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或所述前置限高杆1.1的一端与前置立柱1.2固定连接,所述前置限高杆1.1与前置立柱1.2连接处至少包括一段能够使其复位
的弹性连接段,使其在承受撞击后仍能复位使用,或所述前置限高杆1.1的一端与前置立柱1.2固定连接,所述前置立柱1.2整体为弹簧结构,使其在承受撞击后仍能复位使用。
[0025]实施例四
[002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前置限高杆1.1及中置限高杆2.1为钢管;所述前置限高杆1.1与前置立柱1.2、所述中置限高杆2.1与中置立柱2.2之间通过抱箍连接,所述后置限高杆3.1为型钢或无缝钢管制成,所述后置限高杆3.1底部设有刚性砼基础4,所述砼基础4内部仅配置有构造钢筋,限高杆上悬挂发光三角警示旗帜。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用缓冲限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二级限高架,具体为:前置限高架和后置限高架,所述前置限高架,包括两根前置立柱,两根前置立柱之间设有前置限高杆,所述前置限高杆外包裹有缓冲材料且中段至少有一处断开,所述后置限高架包括两根后置立柱,两根后置立柱之间设有后置限高杆,所述前置限高架与后置限高架之间的距离≥5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用缓冲限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限高架与后置限高架之间还设置有中置限高架,所述中置限高架,包括两根中置立柱,两根中置立柱之间设有中置限高杆,所述中置限高杆外包裹有缓冲材料且中段至少有一处断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用缓冲限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料为泡沫、海绵、稻草、橡胶或柔性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用缓冲限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限高杆的一端与前置立柱铰接,且在前置限高杆上设置有复位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近秋朱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