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螺旋钻孔桩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249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螺旋钻孔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桩基范围外侧打设若干直径与钢筋笼直径相同的预留孔,并将钢筋笼放置在所述预留孔内;将振动装置下方至钢筋笼内并与所述钢筋笼连接;吊装振动装置和钢筋笼并打设入桩基中的混凝土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将钢筋笼竖直放置在预留孔内,然后将振动装置下放至钢筋笼内,完成后再使用起重机将钢筋笼与振动锤一起起吊,避免以往的施工过程中,钢筋笼水平放置于地上,存在钢筋笼定位筋损坏风险,且在起吊过程中,仅仅凭借振动锤对钢筋笼进行调直,钢筋笼焊点极易发生脱落,加强箍易发生损坏,导致钢筋笼发生折断的现象。致钢筋笼发生折断的现象。致钢筋笼发生折断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螺旋钻孔桩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长螺旋钻孔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是利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标高,停钻后在提钻的同时通过设在内管钻头上的混凝土孔,压灌超流态混凝土,压灌至设计桩顶标高后,移开钻杆将钢筋笼压入桩体。
[0003]其中,在钢筋笼的转移过程中,传统的施工工艺为由起重机吊起振动锤后,靠起重机行走,人员配合使振动锤插入钢筋笼,完成后在使用起重机将钢筋笼与振动锤一起起吊,安装钢筋笼,由于施工过程中,钢筋笼水平放置于地上,存在钢筋笼定位筋(砂浆保护垫块)损坏风险,且在起吊过程中,仅仅凭借振动锤对钢筋笼进行调直,钢筋笼焊点极易发生脱落,加强箍易发生损坏,导致钢筋笼发生折断现象。
[0004]如公开号为CN108086910A的一种长螺旋挤扩桩钻孔机钻孔方法中,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步骤a、钻杆沿竖直方向向下钻进打孔;步骤b、在钻进一定深度时,将钻杆提起;步骤c、向钻孔中加入辅助挤,再次钻进;步骤d、重复S2、S3工序,至钻孔成型;整个施工工序中并未设计到对钢筋笼的保护措施,导致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存在着损坏的风险;又如公开号为CN107100164A的一种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方法中同样存在着上述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长螺旋钻孔桩施工方法,来解决以往的长螺旋钻孔桩施工过程中,钢筋笼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长螺旋钻孔桩施工方法,达到保证钢筋笼的完整性,降低钢筋笼的损耗的目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8]一种长螺旋钻孔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9]在桩基范围外打设若干直径与钢筋笼直径相同的预留孔,并将钢筋笼放置在所述预留孔内;
[0010]将振动装置下放至钢筋笼内并与所述钢筋笼连接;
[0011]吊装振动装置和钢筋笼并打设入桩基中的混凝土内。
[0012]优选地,相邻所述预留孔的间距不小于100m。
[0013]优选地,在长螺栓钻机成孔和灌注混凝土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后插钢筋笼施工。
[0014]优选地,在安装钢筋笼时先使用振动锤及钢筋笼自重压入,压至无法压入时启动振动装置,插入速度为1.2m/min至1.5m/min。
[0015]优选地,所述钢筋笼下插到设计位置后关闭振动装置,利用吊装设备提升振动装
置,在提升过程中每提升3m至4m开启振动装置振动2min至3min。
[0016]优选地,在钻孔过程中,对于粘性土地层控制钻进速度小于0.5m/min,粉土地层控制小于1.5m/min。
[0017]优选地,所述振动装置采用振动锤。
[0018]优选地,桩基混凝土施工步骤如下:
[0019]成孔经确认满足要求后,进行现场搅拌砼地泵输送;
[0020]钻至设计标高后,泵入混凝土并停顿10s至20s,再提升钻杆直至桩基混凝土施工完毕。
[0021]优选地,相邻桩基施工采取跳打方式,相邻桩基的施工时间为前根桩基的混凝土初凝后进行。
[0022]优选地,桩基混凝土施工完毕后的标高不小于桩基设计标高1dm。
[0023]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采用将钢筋笼竖直放置在预留孔内,然后将振动装置下放至钢筋笼内,完成后再使用起重机将钢筋笼与振动锤一起起吊,避免以往的施工过程中,钢筋笼水平放置于地上,存在钢筋笼定位筋损坏风险,且在起吊过程中,仅仅凭借振动锤对钢筋笼进行调直,钢筋笼焊点极易发生脱落,加强箍易发生损坏,导致钢筋笼发生折断的现象。
[0025]2.本专利技术中在长螺栓钻机成孔和灌注混凝土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后插钢筋笼施工,避免混凝土凝固造成的钢筋笼插入困难的问题。
[0026]3.本专利技术中钢筋笼下插到设计位置后关闭振动锤电源,用长螺旋钻机把钢管和振动锤提出孔外,提出过程中每提3米开启振动锤一次,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0027]4.本专利技术中相邻桩基施工采取跳打方式,相邻桩基的施工时间为前根桩基的混凝土初凝后进行,避免桩基在施工过程中对相邻的桩基造成较大扰动。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流程图;
[0030]附图2为钢筋笼安装流程图;
[0031]其中,1、预留孔;2、钢筋笼;3、振动锤;4、钢丝绳;5、桩基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长螺旋钻孔桩施工方法,达到保证钢筋笼的完整性,降低钢筋笼的损耗的目的。
[003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5]参考图1至图2,一种长螺旋钻孔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桩基范围外打设若干直径与钢筋笼2直径相同的预留孔1,并将钢筋笼2放置在所述预留孔1内;将振动装置下放至钢筋笼2内并与钢筋笼2连接;吊装振动装置和钢筋笼2并打设入桩基中的混凝土内;本专利技术采用将钢筋笼2竖直放置在预留孔1内,然后将振动装置下放至钢筋笼2内,完成后再使用起重机将钢筋笼2与振动锤3一起起吊,避免以往的施工过程中,钢筋笼2水平放置于地上,存在钢筋笼2定位筋损坏风险,且在起吊过程中,仅仅凭借振动锤3对钢筋笼2进行调直,钢筋笼2焊点极易发生脱落,加强箍易发生损坏,导致钢筋笼2发生折断的现象。
[0036]进一步的,相邻预留孔1的间距不小于100m;避免预留孔1的间距过小导致的预留孔1周围不稳定,发生坍塌的问题。
[0037]进一步的,在长螺栓钻机成孔和灌注混凝土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后插钢筋笼2施工;避免混凝土凝固造成的钢筋笼2插入困难的问题。
[0038]进一步的,在安装钢筋笼2时先使用振动锤3及钢筋笼自重压入,压至无法压入时启动振动装置,插入速度为1.2m/min至1.5m/min。
[0039]进一步的,钢筋笼2下插到设计位置后关闭振动装置,利用吊装设备提升振动装置,在提升过程中每提升3m至4m开启振动装置振动2min至3min。
[0040]进一步的,在钻孔过程中,对于粘性土地层控制钻进速度小于0.5m/min,粉土地层控制小于1.5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螺旋钻孔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桩基范围外打设若干直径与钢筋笼直径相同的预留孔,并将钢筋笼竖直放置在所述预留孔内;将振动装置下放至钢筋笼内并与所述钢筋笼连接;吊装振动装置和钢筋笼并打设入桩基中的混凝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螺旋钻孔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预留孔的间距不小于100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螺旋钻孔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长螺栓钻机成孔和灌注混凝土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后插钢筋笼施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长螺旋钻孔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钢筋笼时先使用振动锤及钢筋笼自重压入,压至无法压入时启动振动装置,插入速度为1.2m/min至1.5m/min。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长螺旋钻孔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下插到设计位置后关闭振动装置,利用吊装设备提升振动装置,在提升过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念家香王志刚张家勇乔海冰施有志张旭王桂龙吴松波朱国伟雷萧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