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场地淤泥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242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淤泥加固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施工场地淤泥加固方法,往淤泥中加入反应剂、激活剂以及填充剂后,拌和均匀后,将淤泥平整并静置至设定时间;按照所占重量百分比,反应剂包括水泥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施工场地淤泥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淤泥加固的
,具体而言,涉及施工场地淤泥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各种建筑物的地基、道路的基层、施工现场淤泥的硬化通常需要加入固化成分如水泥以此提高强度,防止由上层机械作业荷载导致底部土壤超过承载力极限出现开裂,但是,当施工现场机械质量较高时,只有通过增加水泥用量才能满足强度要求,这样势必会增加施工成本,且烧制水泥对周边环境周边产生大量的污染与能源浪费。
[0003]虽然现有的水泥搅拌工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场地淤泥进行加固,但在,10%的水泥掺量作用下,其强度往往只有0.3

0.4mpa,如果希望强度提升,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水泥的掺量。
[0004]现有技术中,当淤泥混合水泥加固后,淤泥的加固强度依据低下,其主要原因如下:
[0005]1)、加固的反应并不是纯粹水泥与水之间的反应:
[0006]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包括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以及铁铝酸四钙。在水泥充当胶结剂制作混凝土时,其反应主要是与水进行反应,在石子和砂的边缘处反应并不占据主要地位,而在和淤泥进行的加固反应中,由于淤泥的粒径远远小于砂石,水泥中很大一部分成分同淤泥中的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进行了反应,此时生成的物质没有按照预期的水泥自己反应的物质进行发展,极大浪费了水泥的原有材料,导致强度较低。
[0007]2)、淤泥中的物质没有被充分利用:
[0008]淤泥中的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成分粒径相比于砂石要小,但是和水泥相比依然很大,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这些成分仅有外表层与固化物质进行了反应,内部的材料成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施工场地淤泥加固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淤泥加固后强度较低的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施工场地淤泥加固方法,往淤泥中加入反应剂、激活剂以及填充剂后,拌和均匀后,将淤泥平整并静置至设定时间;
[0011]按照所占重量百分比,所述反应剂包括水泥15%

35%、矿渣微粉45%

75%、脱硫石膏7%

15%以及硫酸钠离子盐0.5%

2%;
[0012]所述激活剂包括氢氧化钠以及硅酸钠;所述填充剂包括直径小于设定直径的建筑垃圾粉末。
[0013]进一步的,拌和在淤泥中的所述反应剂、激活剂以及填充剂的比例为10:1:5。
[0014]进一步的,所述水泥为强度42.5MPa或52.2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0015]进一步的,所述水泥的比表面积≥400

/kg。
[0016]进一步的,所述矿渣微粉为经过高温煅烧的S105级矿渣微粉。
[0017]进一步的,所述矿渣微粉的比表面积≥500

/kg,所述矿渣微粉的7d活性指数不小于95%。
[0018]进一步的,所述脱硫石膏包括有二水硫酸钙,所述二水硫酸钙的含量≥95%,所述脱硫石膏的比表面积≥400m2/kg。
[0019]进一步的,所述硫酸钠离子盐为溶于水的元明粉。
[0020]进一步的,在往淤泥中加入反应剂、激活剂以及填充剂的过程中,利用转动轴对淤泥进行拌和;
[0021]所述转动轴中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的底部封闭,所述中空腔的顶部设有多个进口;所述转动轴的下部朝外凸设有多个拌和轴,多个所述拌和轴沿着转动轴的周向间隔错位布置,且多个拌和轴沿着转动轴的轴向间隔布置;
[0022]所述拌和轴中具有拌合腔,所述拌合腔连通至中空腔,所述拌和轴的外端设有外端开口,所述外端开口与拌合腔连通;所述中空腔的顶部连接有进气管;
[0023]将所述转动轴的下部插入在淤泥中,多个所述拌和轴置于淤泥中,通过多个所述进口往中空腔内独立加入反应剂、激活剂以及填充剂,通过所述进气管往中空腔内自上而下吹入气流,所述反应剂、激活剂以及填充剂在中空腔中混合后,随着气流由多个拌和轴的外端开口混合至淤泥中。
[0024]进一步的,所述中空腔的中部朝外扩张,形成扩张腔,所述扩张腔的底部设有柔性的隔层,所述隔层中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贯通孔;
[0025]当所述反应剂、激活剂以及填充剂进入中空腔后,顺着气流进入扩张腔后,受到隔层的阻挡,所述反应剂、激活剂以及填充剂在扩张腔中混合,并通过贯穿孔自上而下流动至多个拌和轴中。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施工场地淤泥加固方法,淤泥加入反应剂主要目的为补充土壤中的缺失部分,达到加固的效果;淤泥加入激活剂是用以腐蚀土壤中的大粒径,使其能够进行充分的反应;淤泥加入填充剂是用以填充土壤中反应后原有水位置的空隙;最后将淤泥质土壤拌和后,将淤泥平整并静置至设定时间后,淤泥固化即可作为场地施工的基础条件,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且成本低廉,解决了现有淤泥加固后强度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施工场地淤泥加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动轴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动轴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中:转动轴100、拌和轴200、中空腔300、进口400、进气管500、扩张腔600、隔层700、拌合腔201、贯通孔701。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34]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5]参照图1

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0036]施工场地淤泥加固方法,往淤泥中加入反应剂、激活剂以及填充剂后,拌和均匀后,将淤泥平整并静置至设定时间;
[0037]按照所占重量百分比,反应剂包括水泥15%

35%、矿渣微粉45%

75%、脱硫石膏7%

15%以及硫酸钠离子盐0.5%

2%;
[0038]激活剂包括氢氧化钠以及硅酸钠;填充剂包括直径小于设定直径的建筑垃圾粉末。
[0039]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施工场地淤泥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往淤泥中加入反应剂、激活剂以及填充剂后,拌和均匀后,将淤泥平整并静置至设定时间;按照所占重量百分比,所述反应剂包括水泥15%

35%、矿渣微粉45%

75%、脱硫石膏7%

15%以及硫酸钠离子盐0.5%

2%;所述激活剂包括氢氧化钠以及硅酸钠;所述填充剂包括直径小于设定直径的建筑垃圾粉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场地淤泥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拌和在淤泥中的所述反应剂、激活剂以及填充剂的比例为10:1: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场地淤泥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强度42.5MPa或52.2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场地淤泥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的比表面积≥400

/kg。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场地淤泥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渣微粉为经过高温煅烧的S105级矿渣微粉。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场地淤泥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渣微粉的比表面积≥500

/kg,所述矿渣微粉的7d活性指数不小于95%。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场地淤泥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石膏包括有二水硫酸钙,所述二水硫酸钙的含量≥95%,所述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居彦朱玉龙董焱琪曾祥武张洁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