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艾灸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2329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智能艾灸床,包括床身上放置有床板;床盖与床板形成半封闭的灸疗腔;温度采集器固定设置在床盖内壁一侧,便于采集灸疗腔内温度,艾灸盒贴合装置设置于所述床板上,艾灸时贴合人体脊柱,控制屏安装于所述床身一侧,控制屏与温度采集器电连接组成温度监测系统,实时采集艾灸床内温度,设置于在床身内除烟装置,用于将灸疗腔内的艾烟吸出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患者进行艾灸时可以很好的与脊柱贴合,将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充分的传导到人体皮肤上,大大提高灸疗效果;同时兼具物理化学方式对正在灸疗的患者进行除烟,除烟效率高达91.8%,使患者在灸疗过程中免受艾烟的刺激,营造一个良好的理疗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理疗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理疗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艾灸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智能艾灸床。

技术介绍

[0002]艾灸疗法在我国己有上千年的历史,艾叶性温,以其特有的温热效应及药理性质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体表的一定部位,可以起到温经通络、去除寒湿、回阳救逆等作用。将艾条或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和药物有效成份传递到人的经络系统,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可多方位、多功能和多形态地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目的。《灵枢
·
官能》言:“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不仅在临床中成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在中国传统保健体系中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0003]传统的艾灸方式比较单一,在灸腰背部的经络或者腧穴时,难以选择舒适的体位,艾灸过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影响艾灸治疗效果及成本,与此同时艾灸过程中的灸绒、灸条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即:“艾烟”),这些艾灸烟雾的化学成分包含多种毒性物质,艾烟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在高浓度时不仅具有致染色体损伤的毒性,而且长时间处在艾烟环境中对医患的眼睛和鼻咽黏膜有很大的刺激性,艾灸理疗环境差会加剧患者的病症及心理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艾灸床。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智能艾灸床,包括:
[0006]床身,其上放置有床板;
[0007]床盖,其与床身铰接,所述床盖与床板形成半封闭的灸疗腔;
[0008]温度采集器,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床盖内壁一侧,便于采集灸疗腔内温度;
[0009]艾灸盒贴合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床板上,艾灸时贴合人体脊柱,当采集器监测到温度过高时,可调节艾灸盒位置,降低人体背部艾灸区域温度。
[0010]控制屏,其安装于所述床身一侧,控制屏与温度采集器电连接组成温度监测系统,实时采集艾灸床内温度;
[0011]除烟装置,其设置于在床身内,用于将灸疗腔内的艾烟吸出处理。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床身与床盖采用铰链式联接,且床身与床盖同侧之间连接有伸缩杆,用于打开灸疗腔时支撑床盖。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床盖内部焊接有透气板,所述透气板开设有若干个圆孔,便于除烟装置将艾烟自灸疗腔吸出处理。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屏的主控单元优选STM32,用于实现艾灸床的人机交互,管理者及患者可以通过控制屏控制管理灸疗舱灸疗过程。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艾灸盒贴合装置包括底座、艾灸盒、连接片、横杆、
伸缩杆、舵机、曲柄和连杆,其中: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床身上,所述横杆一端与底座顶端的孔铰接,所述横杆另一端与伸缩杆铰接,伸缩杆与连接片连接,所述连接片两侧安装有舵机,曲柄一端与舵机轴联接,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联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艾灸盒通过销钉固定,所述艾灸盒由若干个铁片采用铰链式分块连接构成,保证艾灸盒与人体脊柱更加贴合并兼顾其安全性,具体体现在本艾灸盒的设计可以使艾绒在其内部充分燃烧且燃烧所产生的灰烬不会掉到皮肤表面,并且充分贴合脊柱后,使用者轻微的移动不会影响艾灸盒在脊柱上方的稳定性,艾灸盒不会发生侧翻而导致医疗事故,同时增大艾绒燃烧过程中,艾绒下方铺设的姜末与人体背面脊柱皮肤表面的接触面积,使得艾灸盒里面的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更充分的传导到人体皮肤上,可以提高灸疗效果以及灸疗材料的利用率。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杆两侧开有孔,用于连接所述艾灸盒和曲柄,方便舵机转动控制调整艾灸盒的高度,所述舵机与控制屏主控单元动作输出端电连接,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艾灸盒侧壁固定安装有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与控制屏主控单元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用于采集艾灸盒的艾灸温度,便于适时调整艾灸温度,以免烫伤人体皮肤,同时,所采集温度可用于艾炙疗效与各种疾病之间的相关科学研究。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烟装置包括过渡箱体、水咀、风机、橡胶管、吸烟管道、吸烟罩、控制平台、电机、射流器、水环泵壳体、消音器和净化水箱,其中所述水箱安装于床身内部,控制平台固定在水箱上方,水环泵壳体与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形成水环泵,电机的电机轴与水环泵壳体内部的叶片连接,射流器固定在水环泵壳体上,射流器下端安装有消音器,射流器吸气口与橡胶管一端同心连接,所述橡胶管另一端与过渡箱体箱盖上的水咀过盈配合,风机下端过盈配合在过渡箱体箱盖中心,风机上端与吸烟管道一端过盈配合,所述吸烟管道另一端穿过床板一侧通槽延伸至灸疗腔上方,所述吸烟管道另一端与吸烟罩连接。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咀通过螺纹固定在过渡箱体的箱盖上,所述橡胶管上固定安装有逆止阀,所述净化水箱内盛有碱性溶液。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智能艾灸床,所述艾灸盒侧壁固定安装有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与控制屏主控单元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用于采集艾灸盒的艾灸温度,便于适时调整艾灸温度,以免烫伤人体皮肤。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智能艾灸床,所述艾灸盒包括四个直角连接片、若干个平连接片、若干个安装片以及四块伸缩片,四者之间采用铰链式分块连接,安装片安装在直角连接片、若干个平连接片之间构成矩形盒框状的艾灸盒,艾灸盒每个面中部均包含一块伸缩片,方便调节艾灸盒的长和宽以适应不同体型人群。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智能艾灸床,所述艾灸盒还包括正牙螺栓、花篮螺母、反牙螺栓和尼龙纱网,所述正牙螺栓、花篮螺母和反牙螺栓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艾灸盒中部位置,起降低艾灸盒侧向弯曲变形的作用,提高结构稳定性,所述艾灸盒底部包裹有尼龙纱网,用于托住姜末和艾绒。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所述温度采集器优选16通道高精度温度采集器,控制屏与16通道高精度温度采集器电连接组成温度采集系统,实时采集人体背部灸疗区域温度。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1)本专利技术在对患者进行艾灸时艾灸盒可以很好的与脊柱贴合,能将艾绒燃烧产
生的热量可以更充分的传导到人体皮肤上,大大提高灸疗效果;同时能够规避烫伤风险;
[0025](2)本专利技术兼具物理化学方式对正在灸疗的患者进行除烟,除烟效率高达91.8%,使患者在灸疗过程中免受艾烟的刺激,给患者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理疗环境,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改善病情;
[0026](3)本专利技术摈弃现有过滤芯过滤棉以及滤芯保护层等昂贵手段,采用负压除烟,将艾烟吸入射流器管道与净化溶液烟充分混合,大大降低了除烟成本;
[0027](4)基于本专利技术灸疗舱进行艾灸可以大大提升灸疗材料的利用率;
[0028](5)本专利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艾灸环境温度,根据不同患者的艾灸需求方便做出相应的艾灸温度应对策略,给患者创建一个相匹配的灸疗环境;
[0029](6)本专利技术提高了艾灸过程的智能化程度,大大提升了艾灸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艾灸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1),其上放置有床板(6);床盖(2),其与床身(1)铰接,所述床盖(2)与床板(6)形成半封闭的灸疗腔(3);温度采集器(5),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床盖(2)内壁;艾灸盒贴合装置(8),其设置于所述床板(6)上;控制屏(7),其安装于所述床身(1)一侧,控制屏(7)与温度采集器(5)电连接组成温度监测系统;除烟装置(9),其设置于在床身(1)内,用于灸疗腔(3)内艾灸时除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艾灸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与床盖(2)采用铰链式联接,且床身(1)与床盖(2)同侧之间连接有伸缩杆(1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艾灸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盖(2)内部焊接有透气板(4),所述透气板(4)开设有若干个圆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艾灸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盒贴合装置(8)包括底座(801)、艾灸盒(802)、连接片(803)、横杆(804)、伸缩杆(805)、舵机(806)、曲柄(807)和连杆(808),其中:所述底座(801)固定在所述床身(1)上,所述横杆(804)一端与底座(801)铰接,所述横杆(804)另一端与伸缩杆(805)铰接,伸缩杆(805)与连接片(803)连接,所述连接片(803)两侧安装有舵机(806),曲柄(807)一端与舵机(806)轴联接,另一端与连杆(808)的一端联接,所述连杆(808)另一端与艾灸盒(802)通过销钉固定,所述艾灸盒(802)由若干个铁片采用铰链式分块连接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艾灸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盒(802)包括四个直角连接片、若干个平连接片和若干个安装片,直角连接片、平连接片和安装片之间采用铰链式分块连接,安装片安装在直角连接片、若干个平连接片之间构成矩形盒框状的艾灸盒(80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艾灸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秀武艾施荣黄辉黄俊仕耿乐乐邱芬芬杨代勤贺良陈周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