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宪军专利>正文

中医大火艾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168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中医大火艾灸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端中部右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端设置有伸缩安装杆,所述伸缩安装杆上端左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端左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左侧端设置有八角形边配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八角形边配框使用时如果工作人员无意间往八角形边配框一侧移动时,就会触发缓冲防触碰撞击机构,提醒工作人员快撞击到八角形边配框外部,防止工作人员在无意见撞击到八角形边配框外部,使八角形边配框产生振动,不仅使艾灸料发生掉落还容易使整体发声倾倒损毁的情况,并还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直接撞击到八角形边配框外部让工作人员出现受伤的情况。受伤的情况。受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医大火艾灸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艾灸领域,具体为中医大火艾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医艾灸指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现有的艾灸方式不仅艾灸时的火力无法集中,还不能对艾灸时的烟灰进行承接,且就会降低在进行艾灸时的疗效,并在使用时如果受到外部的撞击时,容易使工作人员与艾灸的机构外部接触,并使整体装置出现倾倒还会出现烫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中医大火艾灸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中医大火艾灸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端中部右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端设置有伸缩安装杆,所述伸缩安装杆上端左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端左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左侧端设置有八角形边配框,所述八角形边配框外部前侧和后侧等距开设有六个烟孔,所述八角形边配框上端中部两侧均开设有烟孔,所述八角形边配框内腔上端四周与中部设置有九个钢针,所述固定杆内腔中部设置有歪斜支撑触发机构,所述固定底板内部设置有支撑防倒塌损毁机构,所述八角形边配框外部四周设置有缓冲防触碰撞击机构,所述缓冲防触碰撞击机构内腔底端与滤网框外部下端设置有若干安装固定机构,所述滤网框底端四周等距设置有若干防触碰烫伤机构。
[0005]进一步的,所述八角形边配框底端设置有滤网框,所述滤网框俯视呈圆形结构,所述滤网框内腔底端设置有网板,所述滤网框外部平视呈凸型结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安装杆固定端左侧上端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呈矩形结构,所述固定架呈倒L型结构,所述固定架上端左侧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环。
[0007]进一步的,所述歪斜支撑触发机构包括活动筒槽、连接绳、活动滑块、安装凹口、定位弹簧块、触发槽口和触发顶球,所述固定杆内腔左侧上端开设有活动筒槽,所述活动筒槽内腔上端设置有活动滑块,所述活动滑块底端设置有连接绳,所述活动滑块右侧开设有安装凹口,所述固定杆内腔上端在位于活动筒槽的右侧开设有触发槽口,所述触发槽口左侧中部开设有限位通口,所述安装凹口与限位通口内部设置有定位弹簧块,所述触发槽口内腔呈倒漏斗型结构,所述触发槽口内腔底端设置有触发顶球。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防倒塌损毁机构包括活动支板、推动弹簧、活动槽口、活动推条和拉绳,所述固定底板左侧中部开设有活动槽口,所述活动槽口内腔右侧设置有活动推条,所述活动推条左侧下端设置有活动支板,所述活动推条左侧上端与活动槽口内腔左侧上端设置有若干推动弹簧,所述推动弹簧均呈拉伸状态,所述活动推条右侧中部设置有拉
绳,所述拉绳在远离活动推条的一端穿过固定底板与连接绳底端相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板内腔右侧与固定杆内腔底端在位于拉绳的相对位置开设有活动通孔,所述活动推条外部四周和活动槽口内腔四周均通过抛光处理,所述推动弹簧均采用弹簧钢材质制成。
[0010]进一步的,所述缓冲防触碰撞击机构包括支撑块、支撑气囊、安装环板、缓冲保护气囊、发声哨头和气孔,所述八角形边配框外部四周和滤网框外部四周设置有安装环板,所述安装环板外部四周设置有缓冲保护气囊,所述安装环板内腔上端四周设置有若干支撑气囊,所述支撑气囊在远离安装环板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安装环板内腔左侧中部设置有发声哨头,所述安装环板左侧在位于发声哨头的相对位置与缓冲保护气囊之间开设有气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环板和缓冲保护气囊俯视均呈圆环结构,所述安装环板和缓冲保护气囊右侧中部上端开设有缺口,所述支撑气囊均呈折叠状态,所述安装环板外部四周上端在位于支撑气囊的相对位置均开设有连接通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环板内腔底端四周设置有固定环板,所述固定环板上端四周等距开设有若干安装通口,所述安装通口内腔一侧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在远离滤网框的一端均穿过安装通口设置有拉块,所述拉块在靠近固定环板的一侧上端和下端与固定环板外部均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拉块一侧在位于限位弹簧的相对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防触碰烫伤机构包括固定筒、安装弹簧、安装滑块、活动杆、安装板和接触气球,所述滤网框底端四周等距设置有若干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腔底端均设置有安装滑块,所述安装滑块上端与固定筒内腔上端均设置有安装弹簧,所述安装滑块底端均穿过固定筒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底端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端均设置有接触气球,所述接触气球内腔均填充有液体水,所述接触气球均采用合成橡胶材质制成。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专利技术在进行艾灸治疗时先将特制艾柱插入八角形边配框内部上端的钢针外部,且根据具体的使用高度对伸缩安装杆的长度进行调节,再通过固定架和固定环把八角形边配框以及滤网框进行安装固定,通过周边八角形边配框能使艾灸火力更加集中,八角形边配框外部四周和上端均开设有烟孔,有利于施灸过程中排烟,底部滤网框能有效承接和过滤艾灰,避免艾灰落于人体皮肤之上对皮肤造成烫伤的情况,在使用过程中手持灸具并配合手法,通过大火灸使穿透力更强,使艾灸效果更显著,配合伸缩安装杆和固定架的使用,既可以利用手法达到更好疗效,也可以解放双手减少人工体力支出,且通过九根艾条同时点燃,相互助力加热,火力集中穿透力更强,汗孔更易打开,艾灸的药力,火力渗透力更集中,配合外涂纯中药提取液疗效显著;
[0016]2、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右侧八角形边配框和滤网框位于伸缩安装杆左侧面,则伸缩安装杆左侧的承重就会加大,如果承重过大发生倾斜时,就会触发歪斜支撑触发机构并启动支撑防倒塌损毁机构,就会对整体进行支撑,增加使用过程中的牢固性,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承重失衡或者受到外部的撞击出现倾倒,不仅会对治疗的人员出现受伤造成事故的发生,还会造成治疗的器具出现损毁,无法再进行下一次的使用,通过进行自动处理支撑增加使用时的可靠性和保障性,防止意外的发生,增加对治疗人员的防护系和保护保护能
力;
[0017]3、本专利技术同时在八角形边配框使用时,如果工作人员无意间往八角形边配框一侧移动时,就会触发缓冲防触碰撞击机构,提醒工作人员快要撞击到八角形边配框外部,防止工作人员在无意见撞击到八角形边配框外部,使八角形边配框产生振动,不仅使艾灸料发生掉落还容易使整体发声倾倒损毁的情况,并还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直接撞击到八角形边配框外部,让工作人员出现受伤的情况,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八角形边配框和滤网框往下坠落时,就会触发防触碰烫伤机构,防止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下坠,而工作人员和说治疗人员无法及时的发现,通过与皮肤接触,可以让治疗人员快速发现问题,并让工作人员及时的赶来进行处理,增加使用过程中的保障性,防止出现烫伤的情况。...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中医大火艾灸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上端中部右侧设置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上端设置有伸缩安装杆(3),所述伸缩安装杆(3)上端左侧设置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上端左侧设置有把手(7),所述把手(7)左侧端设置有八角形边配框(8),所述八角形边配框(8)外部前侧和后侧等距开设有六个烟孔(9),所述八角形边配框(8)上端中部两侧均开设有烟孔(9),所述八角形边配框(8)内腔上端四周与中部设置有九个钢针(11),所述固定杆(2)内腔中部设置有歪斜支撑触发机构(25),所述固定底板(1)内部设置有支撑防倒塌损毁机构(17),所述八角形边配框(8)外部四周设置有缓冲防触碰撞击机构(39),所述缓冲防触碰撞击机构(39)内腔底端与滤网框(10)外部下端设置有若干安装固定机构(45),所述滤网框(10)底端四周等距设置有若干防触碰烫伤机构(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大火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八角形边配框(8)底端设置有滤网框(10),所述滤网框(10)俯视呈圆形结构,所述滤网框(10)内腔底端设置有网板,所述滤网框(10)外部平视呈凸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大火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安装杆(3)固定端左侧上端设置有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呈矩形结构,所述固定架(5)呈倒L型结构,所述固定架(5)上端左侧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环(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大火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歪斜支撑触发机构(25)包括活动筒槽(18)、连接绳(19)、活动滑块(20)、安装凹口(21)、定位弹簧块(22)、触发槽口(23)和触发顶球(24),所述固定杆(2)内腔左侧上端开设有活动筒槽(18),所述活动筒槽(18)内腔上端设置有活动滑块(20),所述活动滑块(20)底端设置有连接绳(19),所述活动滑块(20)右侧开设有安装凹口(21),所述固定杆(2)内腔上端在位于活动筒槽(18)的右侧开设有触发槽口(23),所述触发槽口(23)左侧中部开设有限位通口,所述安装凹口(21)与限位通口内部设置有定位弹簧块(22),所述触发槽口(23)内腔呈倒漏斗型结构,所述触发槽口(23)内腔底端设置有触发顶球(2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医大火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防倒塌损毁机构(17)包括活动支板(12)、推动弹簧(13)、活动槽口(14)、活动推条(15)和拉绳(16),所述固定底板(1)左侧中部开设有活动槽口(14),所述活动槽口(14)内腔右侧设置有活动推条(15),所述活动推条(15)左侧下端设置有活动支板(12),所述活动推条(15)左侧上端与活动槽口(14)内腔左侧上端设置有若干推动弹簧(13),所述推动弹簧(13)均呈拉伸状态,所述活动推条(15)右侧中部设置有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宪军
申请(专利权)人:林宪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