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贯流风叶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风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贯流风叶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
技术介绍
[0002]贯流风叶因结构简单、体积小、送风量稳定和送风距离远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空调、暖风机和冷风扇等热交换设备。贯流风叶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设置在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之间的多个叶节,其中第一端盖上设置有步司,步司与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贯流风叶设置在热交换设备的底壳上时,电机与底壳之间形成缝隙;第一端盖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贯流风叶运行时,第一端盖的两端面不易达到相同的温度或较小的温度差,则第一端盖靠近电机侧的端面易达到凝露点而产生凝露水,凝露水随空气经电机与底壳之间缝隙进入风道,易引起安全隐患;凝露水经风道进入室内,降低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贯流风叶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贯流风叶的第一端盖外表面易凝露和电机与底壳之间易聚集凝露水等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贯流风叶组件,所述贯流风叶组件包括贯流风叶和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贯流风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风叶组件包括贯流风叶(1)和导向筋(2),所述贯流风叶(1)包括第一端盖(11)、第二端盖(12)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11)与第二端盖(12)之间的叶节(13);所述导向筋(2)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导向筋(2)沿所述第一端盖(11)的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11)远离所述叶节(13)的端面上,且每个所述导向筋(2)均为沿所述第一端盖(11)的端面延伸的螺旋弧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叶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向筋(2)均包括外侧端(23)和内侧端(24),所述外侧端(23)靠近所述第一端盖(11)的外边缘,所述内侧端(24)靠近所述第一端盖(11)的中心;多个所述导向筋(2)包括沿所述导向筋(2)的旋向依次设置且相邻的第一导向筋(21)和第二导向筋(22),所述第二导向筋(22)的外侧端(23)与第一端盖(11)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一参考线(51);沿所述第一端盖(11)的周向,所述第一导向筋(21)的内侧端(24)和第二导向筋(22)的内侧端(24)位于所述第一参考线(51)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流风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筋(22)的内侧端(24)的切线与第一参考线(51)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贯流风叶组件,其特征在于,满足4mm≤h1≤8mm,其中h1为所述第二导向筋(22)的内侧端(24)的切线与第一参考线(51)之间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11)包括沿所述第一端盖(11)的径向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一预设圆(41)和第二预设圆(42),所述第一预设圆(41)、第二预设圆(42)和第一端盖(11)同心;每个所述导向筋(2)均位于所述第一预设圆(41)和第二预设圆(42)之间,且满足100mm≤D1≤110mm,75mm≤D2≤85mm,其中D1为所述第一预设圆(41)的直径,D2为所述第二预设圆(42)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贯流风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11)还包括第三预设圆(43),所述第三预设圆(43)位于所述第一预设圆(41)与第二预设圆(42)之间且所述第三预设圆(43)与第一端盖(11)同心;每个所述导向筋(2)的旋向相同且每个所述导向筋(2)的螺旋中心均位于所述第三预设圆(43)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贯流风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盼,柳佳志,高宗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