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滑鞋底及止滑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209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止滑鞋底及止滑鞋。止滑鞋底的底面设有彼此间隔的若干第一防滑凸起;各第一防滑凸起均呈V型且开口方向均朝向鞋底的鞋尖所在一侧;各第一防滑凸起之间配合形成有排水沟槽;排水沟槽延伸于鞋底四周的边缘。止滑鞋包括上述止滑鞋底。该止滑鞋底及止滑鞋中,鞋底底面的结构简单,既满足耐磨需求,同时还具备良好的排水功能及湿地止滑效果。还具备良好的排水功能及湿地止滑效果。还具备良好的排水功能及湿地止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滑鞋底及止滑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止滑鞋底
,具体涉及一种止滑鞋底及止滑鞋。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鞋底多由橡胶材料制成,其底面通常会通过设置花纹结构来满足鞋底的耐磨和防滑需求;然而,现有的鞋底考虑更多的是耐磨性,为了满足耐磨需求,其底面的花纹结构往往被设计的较为复杂,这也就导致了鞋底底面难以形成可靠的排水沟槽或所形成的排水沟槽的形状过于复杂而难以可靠且快速地排水,从而导致该鞋底在面临湿滑地面时难以及时排水,防滑效果欠佳,用户穿着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了一种止滑鞋底及止滑鞋,该鞋底底面的结构简单,既满足耐磨需求,同时还具备良好的排水功能及湿地止滑效果。
[000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止滑鞋底,所述鞋底的底面设有彼此间隔的若干第一防滑凸起;各所述第一防滑凸起均呈V型且开口方向均朝向所述鞋底的鞋尖所在一侧;各所述第一防滑凸起之间配合形成有排水沟槽;所述排水沟槽延伸于所述鞋底四周的边缘。
[0006]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防滑凸起分为沿所述鞋底的宽度方向布设的若干第一防滑凸起组;每一所述第一防滑凸起组均包括沿所述鞋底的长度方向排布的若干所述第一防滑凸起;所述鞋底边缘具有部分结构超出所述鞋底边缘的不完整的所述第一防滑凸起。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滑凸起的两端及其尖角处均成型有放大部;所述放大部至少在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防滑凸起的两个支臂的宽度;所述鞋底的底面还具有部分结构因超出所述鞋底边缘而缺失的非完整型的所述第二防滑凸起。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放大部为圆柱形凸起。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滑凸起的两个支臂的夹角小于70
°
,且所述第一防滑凸起的两个支臂的长度均大于预设的第一尺寸。
[0010]进一步地,所述鞋底的底面还设有彼此间隔的若干第二防滑凸起;各所述第二防滑凸起均位于所述排水沟槽内且均与各所述第一防滑凸起间隔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滑凸起沿所述鞋底的宽度方向布设于两个邻接的所述第一防滑凸起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滑凸起为圆柱形凸起。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沟槽的深度为0.8

1.2cm。
[0014]进一步地,所述鞋底的材料包括丁腈橡胶、氯丁橡胶、硅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
[0015]进一步地,按百分数计,所述鞋底的材料包括:丁腈橡胶58

62%、氯丁橡胶18

22%、硅橡胶8

12%、三元乙丙橡胶8

12%、光稳定剂2
‑4‰
、水杨酸树脂1
‑3‰
和消泡剂
0.5

1.5


[0016]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止滑鞋,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止滑鞋底。
[0017]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止滑鞋底,其底面设有第一防滑凸起,各第一防滑凸起均呈V型,当鞋底与地面接触时,接触面为若干三角形稳定结构,使得鞋底接触地面时具有可靠的耐磨性能和止滑性能;可以知道的是,人体在前行的过程中鞋底是向后运动的,该运动方向决定了鞋底底面上的排水沟槽在被设置为朝前排水时其排水阻力更小且排水更为顺畅,本技术方案中,各第一防滑凸起的开口方向均朝向鞋底的鞋尖一侧,因此,由各第一防滑凸起配合形成的排水沟槽的排水方向为朝鞋尖一侧向鞋底的两个侧边延伸,因而该止滑鞋底底面的排水沟槽具备可靠的排水能力,其排水顺畅、排水效率高,鞋底不易产生积水;此外,本技术方案中,排水沟槽为非封闭的空间,其延伸于鞋底四周的边缘,排水口丰富,因此能够进一步避免鞋底的底面积水;综合以上,该止滑鞋底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同时还具备可靠的排水性能,因此其在面临湿滑地面时具有良好的止滑能力。
[0019]2.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止滑鞋底中,各第一防滑凸起分为沿鞋底的宽度方向布设的若干第一防滑凸起组,每一第一防滑凸起组包括沿鞋底的长度方向排布的若干第一防滑凸起,各第一防滑凸起在鞋底的底面的排布较为规整,有利于在鞋底底面的整个幅面范围内保证鞋底的止滑效果;此外,沿鞋底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各第一防滑凸起,还有利于保证鞋底在前后方向上的弯折性,以确保穿着舒适度。
[0020]3.通过在第一防滑凸起的两端及其尖角处形成放大部,增大每个第一防滑凸起与地面接触时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及进一步提升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以利于进一步提高鞋底的止滑能力,降低用户穿着时的安全隐患。
[0021]4.放大部为圆柱形凸起,其结构较为简单、成型方便且止滑效果佳。
[0022]5.第一防滑凸起的两个支臂的夹角小于70
°
,如此,沿鞋底长度方向排布的两个邻接的第一防滑凸起之间更易配合形成两端明显朝前侧开口的沟槽,以确保减小排水阻力以及提高排水效率。第一防滑凸起的两个支臂的长度均大于预设的第一尺寸,以使沿鞋底长度方向排布的两个邻接的第一防滑凸起之间能够配合形成空间较大的排水空间,以进一步提升排水效率,并保证鞋底的止滑效果。
[0023]6.在排水沟槽内设置若干第二防滑凸起,通过充分利用各第一防滑凸起配合形成的空间来进一步提升鞋底与地面接触时的接触面积,提升鞋底与地面能够形成的摩擦力,并进一步提高止滑效果;由于各第二防滑凸起均与各第一防滑凸起间隔设置,因此各第二防滑凸起并不会对排水沟槽进行阻隔,也不会影响排水沟槽的排水效果。
[0024]7.第二防滑凸起沿鞋底的宽度方向布设于两个邻接的两个第一防滑凸起之间,该两个邻接的第一防滑凸起之间的空间较大,因此,通过将第二防滑凸起设于该空间内,有利于提升鞋底的空间利用率以及提高止滑能力。
[0025]8.第一防滑凸起被设置为圆柱形凸起,其结构简单、成型便利,此外,圆柱形的凸起的外侧壁较为圆滑,其对排水沟槽内的水流的阻力小,因而有利于在提升鞋底耐磨效果的同时保证排水沟槽的排水能力,进而确保鞋底具备良好的止滑效果。
[0026]9.排水沟槽的深度为0.8

1.2cm,排水空间大,止滑效果佳。
[0027]10.鞋底的材料包括丁腈橡胶、氯丁橡胶、硅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其中,丁腈橡胶
极性大,是所有橡胶中极性最大的材料,所以材料本身具备优异的耐水耐油性能;氯丁橡胶具备优异的耐磨,耐油,耐水性能,可以帮助提升整个鞋底体系的耐磨性能,又不降低止滑功能;硅橡胶由于含有硅元素,故耐候性极佳,可以提升整体体系的耐候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三元乙丙橡胶具备优异的抗老化性能,可以提升材料防龟裂性能。
[0028]11.鞋底的材料按百分数计包括丁腈橡胶58

62%、氯丁橡胶1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滑鞋底,其特征是,所述鞋底(100)的底面设有彼此间隔的若干第一防滑凸起(1);各所述第一防滑凸起(1)均呈V型且开口方向均朝向所述鞋底(100)的鞋尖所在一侧;各所述第一防滑凸起(1)之间配合形成有排水沟槽(2);所述排水沟槽(2)延伸于所述鞋底(100)四周的边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滑鞋底,其特征是,各所述第一防滑凸起(1)分为沿所述鞋底(100)的宽度方向布设的若干第一防滑凸起组;每一所述第一防滑凸起组均包括沿所述鞋底(100)的长度方向排布的若干所述第一防滑凸起(1);所述鞋底(100)的底面具有部分结构因超出所述鞋底(100)边缘而缺失的非完整型的所述第一防滑凸起(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止滑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防滑凸起(1)的两端及其尖角处均成型有放大部(11);所述放大部(11)至少在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防滑凸起(1)的两个支臂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止滑鞋底,其特征是,所述放大部(11)为圆柱形凸起。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止滑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防滑凸起(1)的两个支臂的夹角小于70
°
,且所述第一防滑凸起(1)的两个支臂的长度均大于预设的第一尺寸。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滑鞋底,其特征是,所述鞋底(100)的底面还设有彼此间隔的若干第二防滑凸起(3);各所述第二防滑凸起(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加明赵培灼杨帅奇蒋哲明袁明辉刘爱军雷伏神
申请(专利权)人: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