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膜过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207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膜过滤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一种陶瓷膜过滤设备,包括物料罐、膜过滤器、泵和机架,机架包括板框和立框,立框的内侧设置有换热器,换热器与物料罐和泵连接,泵设置在机箱中,机箱中远离物料罐的一内壁上设置有开关电源,机箱的前侧还设置有流量计、控制仪和与泵电性连接的急停按钮,流量计通过透过料输出管与透过料口连接,流量计的输出端设置有透过液管、双向管和透过液转换阀,双向管的一端与物料罐连通,排料口设置有浓缩液管,浓缩液管上设置有电动调压阀,浓缩液管的输出端与物料罐连接。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上料、便于维护与控制且综合利用率较高,适合大规模推广。规模推广。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膜过滤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膜过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陶瓷膜过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膜过滤是一种精密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分子级过滤,它是利用膜孔隙的选择透过性进行两相分离的技术。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推动力,使溶剂、无机离子、小分子等透过膜,而截留微粒及大分子。陶瓷膜属于无机膜,是以无机陶瓷材料经特殊工艺制备而形成的非对称膜。陶瓷膜分为管式陶瓷膜和平板陶瓷膜两种。管式陶瓷膜管壁密布微孔,在压力作用下,原料液在膜管内或膜外侧流动,小分子物质(或液体)透过膜,大分子物质(或固体)被膜截留,从而达到分离、浓缩、纯化和环保等目的。大型陶瓷膜过滤设备一般用于工业生产,体积较小的陶瓷膜过滤设备可以用来膜试验检测和部分生产能力较小的工厂车间。
[0003]现有的小型陶瓷膜过滤设备大多采用完全箱体式设计,大部分功能部件设置在箱体的内部,只有膜元件采用外置式。这种膜过滤设备不仅不便于上料,而且实施维护操作时也比较繁琐;其次,现有的陶瓷膜过滤设备的活动能力较差,导致其实际利用率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的陶瓷膜过滤设备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上料、便于维护与控制且综合利用率较高的一种陶瓷膜过滤设备。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陶瓷膜过滤设备,包括物料罐和膜过滤器,所述物料罐上设置有抽料管和进料盖,所述膜过滤器包括膜壳、进料口、排料口和透过料口,所述抽料管的输出端设置有泵,所述物料罐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机架包括板框,所述板框上偏置有用来安装物料罐的立框,所述立框的内侧设置有与物料罐的底部连接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与泵连接,所述泵设置在机箱中,所述机箱中远离物料罐的一内壁上设置有开关电源,所述膜过滤器竖直设置在机箱的前侧且其内部设置有陶瓷膜,所述机箱的前侧还设置有流量计、控制仪和与泵电性连接的急停按钮,所述流量计通过透过料输出管与透过料口连接,所述流量计的输出端设置有透过液管,所述透过液管的输出端设置有双向管,所述双向管上设置有透过液转换阀,所述双向管的一端与物料罐连通,所述排料口设置有浓缩液管,所述浓缩液管上设置有电动调压阀,所述浓缩液管的输出端与物料罐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的侧面设置有冷却液通水口,所述换热器的底部设置有放料阀,所述放料阀的端部设置有快速接头。
[0007]作为优选,所述物料罐的底部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立框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09]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陶瓷膜过滤设备,机架以相对开放式的安装结构,令物
料罐和膜过滤器均以外置式进行安装与工作,能够有效降低操作与维护的工作难度,而且移动式的机架令本装置具有较高的移动灵活性,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综合利用率;通过在物料罐与膜过滤器之间增加换热器有利于降低膜过滤的工作负荷,从而提高本装置的过滤性能,并有利于延长陶瓷膜的实际使用寿命;利用流量计可以对经过膜过滤器的透过料进行物理检测,便于结合急停按钮来调节整个系统的过滤速度。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上料、便于维护与控制且综合利用率较高,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陶瓷膜过滤设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陶瓷膜过滤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以上各图中,1、物料罐;1a、抽料管;1b、进料盖;2、膜过滤器;21、膜壳;22、进料口;23、排料口;24、透过料口;3、泵;4、机架;41、板框;42、立框;5、换热器;51、冷却液通水口;6、机箱;7、开关电源;8、流量计;9、控制仪;10、透过液管;11、双向管;12、透过液转换阀;13、浓缩液管;14、电动调压阀;15、放料阀;16、支撑柱;17、急停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1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6]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陶瓷膜过滤设备,包括物料罐1和膜过滤器2,所述物料罐1上设置有抽料管1a和进料盖1b,膜过滤器2包括膜壳21、进料口22、排料口23和透过料口24,抽料管1a的输出端设置有泵3。其中,物料罐1、膜过滤器2和泵3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在赘述。在此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了机架4,物料罐1设置在机架4上,机架4包括板框41,板框41上偏置有用来安装物料罐1的立框42,立框42的内侧设置有与物料罐1的底部连接的换热器5,换热器5的输出端与泵3连接,泵3设置在机箱6中,机箱6中远离物料罐1的一内壁上设置有开关电源7,膜过滤器2竖直设置在机箱6的前侧且其内部设置有陶瓷膜,机箱6的前侧还设置有流量计8、控制仪9和与泵电性连接的急停按钮17,流量计8通过透过料输出管与透过料口24连接,流量计8的输出端设置有透过液管10,透过液管10的输出端设置有双向管11,双向管11上设置有透过液转换阀12,双向管11的一端与物料罐1连通,排料口23设置有浓缩液管13,浓缩液管13上设置有电动调压阀14,浓缩液管13的输出端与物料罐1连接。
[0017]在本装置中,机箱6与物料罐1均分布在机架4上,而且机架4构成相对开放式的安装结构,令物料罐1和膜过滤器2均以外置式进行安装与工作,而对于电气控制部件以及泵3则设置在机箱6中,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操作与维护的工作难度,而且移动式的机架4令本装置具有较高的移动灵活性,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综合利用率。通过在物料罐1与膜过滤器2之间增加换热器5有利于降低膜过滤的工作负荷,从而提高本装置的过滤性能,并有利于延长陶瓷膜的实际使用寿命;利用流量计8可以对经过膜过滤器2的透过料进行物理检测,如其流速,便于结合急停按钮17和控制仪9来调节整个系统的过滤速度。通过设计双向管11可以令已经过膜过滤器2的透过料返回物料罐1进行循环过滤,或者直接从其另一端排出至相应的透过料收集容器中。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上料、便于维护与控制且综合利用率较高,实用性较强。
[00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膜过滤设备,包括物料罐和膜过滤器,所述物料罐上设置有抽料管和进料盖,所述膜过滤器包括膜壳、进料口、排料口和透过料口,所述抽料管的输出端设置有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罐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机架包括板框,所述板框上偏置有用来安装物料罐的立框,所述立框的内侧设置有与物料罐的底部连接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与泵连接,所述泵设置在机箱中,所述机箱中远离物料罐的一内壁上设置有开关电源,所述膜过滤器竖直设置在机箱的前侧且其内部设置有陶瓷膜,所述机箱的前侧还设置有流量计、控制仪和与泵电性连接的急停按钮,所述流量计通过透过料输出管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洪娟崔峰秦庆洪马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纳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