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表面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97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模具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用洁净的纱布拿取模具,通过脱脂棉沾取湿溶剂进行模具表面的擦拭,对大面积或厚度的污渍进行清除;S2、将初步处理后的模具放入溶液池内,溶液池内浸泡有处理液,处理液的制作为所需求比例的氯乙烯、醋酸乙酯、乙醇、和水的混合物,通过处理液对模具表面的油污和模具拐角内部的油污进行脱脂处理;通过脱脂棉对表面进行初步油污处理,然后通过处理液对模具表面油污污渍进行深度处理,在通过打磨、抛光对其表面进行细化,达到使用需求,然后通过热处理对其表面进行耐磨性能和防腐蚀性能的处理,增大工艺性能,且实现低成本高收益效果。现低成本高收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表面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模具表面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所谓的模具就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铸造、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0003]模具在生产出来后需要对表面进行处理,保证后期的表面精度和模具性能,且模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磨损、氧化、或沾染油污等问题,导致设备出现误差,需要进行更换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表面处理工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用洁净的纱布拿取模具,通过脱脂棉沾取湿溶剂进行模具表面的擦拭,对大面积或厚度的污渍进行清除;
[0009]S2、将初步处理后的模具放入溶液池内,溶液池内浸泡有处理液,处理液的制作为所需求比例的氯乙烯、醋酸乙酯、乙醇、和水的混合物,通过处理液对模具表面的油污和模具拐角内部的油污进行脱脂处理;
[0010]S3、模具在S2步骤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并通过清水多次进行冲洗后进行烘干处理;
[0011]S4、对洁净的模具进行打磨处理,通过在不同精度的砂纸上进行依次打磨,保证模具表面的处理,打磨时按照砂纸的粗细度从粗砂纸依次向精细的砂纸进行多次的打磨;
[0012]S5、对打磨后的模具进行抛光处理,先通过细帆布和Cr2O3溶液在抛光机上对模具进行粗抛光,然后通过锦丝绒和Cr2O3溶液在抛光机上对模具进行细抛光,抛光至磨痕完全除去、表面像镜面时为止,粗糙度小于0.04;
[0013]S6、对抛光后的模具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内进行浸泡,浸泡完毕后先用水洗净,再对其进行烘干处理;
[0014]S7、对模具进行热处理,将模具放入空气电阻炉中进行预氧化处理,一定时间后再将氧化后的模具放入氮化炉内进行热处理,且在热处理时通过电源和电极装置对模具进行施加直流电场;
[0015]S8、将热处理后的模具取出进行水冷,冷却后的模具放入硅烷溶液内进行表面附
着,然后通过干燥箱对其进行固化。
[0016]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处理液中氯乙烯、醋酸乙酯、乙醇、和水的比例为1.5:1:1:15。
[0017]优选的,所述S7步骤中,空气电阻炉中的温度设定为350

400℃,氮化炉内初始温度不低于300℃,氮化炉内热处理时,使其温度上升至550℃

580℃并进行保温处理。
[0018]优选的,所述S7步骤中,电极棒作为正极,所述模具作为负极,所述电极与模具相互保持平行并且两极分别对应联接在外控直流电源装置的正、负极上。
[0019]优选的,所述S8步骤中,配比比例为尿素4

5ml,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3

3.5ml,碳酸钠0.3

0.4ml,硅酸乙酯0.2

0.3ml,五水偏硅酸钠0.5

0.6ml,葡萄糖酸钠1.5

1.8ml,去离子水10

15ml。
[0020]优选的,所述S8步骤中,干燥箱内温度为100℃

120℃,固化时间60

80分钟。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表面处理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通过脱脂棉对表面进行初步油污处理,然后通过处理液对模具表面油污污渍进行深度处理,在通过打磨、抛光对其表面进行细化,达到使用需求,然后通过热处理对其表面进行耐磨性能和防腐蚀性能的处理,增大工艺性能,且实现低成本高收益效果。
[0024](2)、本专利技术通过空气电阻炉中对模具先进行预氧化处理,除去模具表层的水分,使模具表面形成一层淡蓝色的氧化膜,促进氮原子的渗入,使得模具的外观色泽均匀,通过施加直流电场对模具表面形成一层具有高的耐磨性和耐蚀性的渗层组织,模具表面获得强化改性,并且模具表面几乎不发生变形。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具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用洁净的纱布拿取模具,通过脱脂棉沾取湿溶剂进行模具表面的擦拭,对大面积或厚度的污渍进行清除;
[0028]S2、将初步处理后的模具放入溶液池内,溶液池内浸泡有处理液,处理液的制作为所需求比例的氯乙烯、醋酸乙酯、乙醇、和水的混合物,通过处理液对模具表面的油污和模具拐角内部的油污进行脱脂处理;
[0029]S3、模具在S2步骤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并通过清水多次进行冲洗后进行烘干处理;
[0030]S4、对洁净的模具进行打磨处理,通过在不同精度的砂纸上进行依次打磨,保证模具表面的处理,打磨时按照砂纸的粗细度从粗砂纸依次向精细的砂纸进行多次的打磨;
[0031]S5、对打磨后的模具进行抛光处理,先通过细帆布和Cr2O3溶液在抛光机上对模具进行粗抛光,然后通过锦丝绒和Cr2O3溶液在抛光机上对模具进行细抛光,抛光至磨痕完全除去、表面像镜面时为止,粗糙度小于0.04;
[0032]S6、对抛光后的模具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内进行浸泡,浸泡完毕后先用水洗净,再对其进行烘干处理;
[0033]S7、对模具进行热处理,将模具放入空气电阻炉中进行预氧化处理,一定时间后再将氧化后的模具放入氮化炉内进行热处理,且在热处理时通过电源和电极装置对模具进行施加直流电场;
[0034]S8、将热处理后的模具取出进行水冷,冷却后的模具放入硅烷溶液内进行表面附着,然后通过干燥箱对其进行固化。
[0035]方法还设置有空气电阻炉中的温度设定为350

400℃,氮化炉内初始温度不低于300℃,氮化炉内热处理时,使其温度上升至550℃

580℃并进行保温处理,电极棒作为正极,所述模具作为负极,所述电极与模具相互保持平行并且两极分别对应联接在外控直流电源装置的正、负极上,通过电源对其施加直流电场。
[00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用洁净的纱布拿取模具,通过脱脂棉沾取湿溶剂进行模具表面的擦拭,对大面积或厚度的污渍进行清除;S2、将初步处理后的模具放入溶液池内,溶液池内浸泡有处理液,处理液的制作为所需求比例的氯乙烯、醋酸乙酯、乙醇、和水的混合物,通过处理液对模具表面的油污和模具拐角内部的油污进行脱脂处理;S3、模具在S2步骤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并通过清水多次进行冲洗后进行烘干处理;S4、对洁净的模具进行打磨处理,通过在不同精度的砂纸上进行依次打磨,保证模具表面的处理,打磨时按照砂纸的粗细度从粗砂纸依次向精细的砂纸进行多次的打磨;S5、对打磨后的模具进行抛光处理,先通过细帆布和Cr2O3溶液在抛光机上对模具进行粗抛光,然后通过锦丝绒和Cr2O3溶液在抛光机上对模具进行细抛光,抛光至磨痕完全除去、表面像镜面时为止,粗糙度小于0.04;S6、对抛光后的模具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内进行浸泡,浸泡完毕后先用水洗净,再对其进行烘干处理;S7、对模具进行热处理,将模具放入空气电阻炉中进行预氧化处理,一定时间后再将氧化后的模具放入氮化炉内进行热处理,且在热处理时通过电源和电极装置对模具进行施加直流电场;S8、将热处理后的模具取出进行水冷,冷却后的模具放入硅烷溶液内进行表面附着,然后通过干燥箱对其进行固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红金谈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