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面冲洗式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87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冲洗式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包括引流冲洗组件与医用泡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冲洗组件包括吸盘,所述吸盘内部设有冲洗分流通道与引流管,冲洗管通过所述冲洗分流通道与冲洗内管相连通,所述引流冲洗组件与医用泡绵通过吸盘贴膜相连接。吸盘贴膜相连接。吸盘贴膜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面冲洗式负压引流护创材料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全面冲洗式负压引流护创材料。

技术介绍

[0002]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创面治疗的一种技术,该技术是将具有一定通透性的海绵敷料封闭与创面上,而后与吸引装置连接后进行吸引,使创面保持负压状态,对创面进行持续或间歇的负压引流,从而将各种渗出物经海绵敷料的微孔和引流管及时排出,从而减轻创面水肿、改善创面血运、促进肉芽生长,从而缩短创面愈合周期的技术。该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烧伤科、骨科、创面修复中心、普外科等,主要用作各种复杂、难愈合性创面的辅助治疗,效果显著。
[0003]在临床工作中,目前的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冲洗液出口多在吸盘上的引流口附近或由插入到海绵的冲洗管进行冲洗,冲洗液进入海绵后向创缘周围扩散,冲洗液将需引流出去的污物冲到创面边缘,导致创面进一步污染,给临床创面治疗带来严重风险。技术CN207055684U公开了一种医用可冲洗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可从创面边缘位置进行冲洗,由于使用了冲洗槽与牙盘结构,吸盘盘体重量较大,会对创面造成较大压迫,不利于创面的恢复,且冲洗槽结构冲洗位置固定,无法适用于不同创面的负压引流冲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种全面冲洗式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可适用于不同创面的全面负压引流冲洗,且不会对创面造成过大的压迫。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全面冲洗式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包括引流冲洗组件与医用泡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冲洗组件包括吸盘,所述吸盘内部设有冲洗分流通道与引流管,冲洗管通过所述冲洗分流通道与冲洗内管相连通,所述引流冲洗组件与医用泡绵通过吸盘贴膜相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洗内管呈放射状。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洗分流通道转接管数量与冲洗内管数量相对应,所述冲洗内管的数量至少为2。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洗内管长度可根据创面情况进行剪切。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洗内管冲洗口与医用泡绵边缘间留有一定缓冲距离。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所述冲洗内管冲洗口与医用泡绵边缘间缓冲距离为0.5

1cm。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管与吸盘之间设有吸盘贴膜,所述吸盘贴膜用于固定吸盘与冲洗内管。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洗管上设有冲洗接头,冲洗接头接通冲洗
液。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使用创面边缘管路冲洗结构,冲洗液直达创面边缘将污物创面中间冲洗,而后通过引流管引流走,避免传统的中间冲洗将污物冲到创面边缘导致的创面二次污染。
[0016]2、本技术采用了冲洗内管与吸盘配合的引流冲洗组件结构,并使用吸盘贴膜进行连接,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降低了引流冲洗组件的重量,减轻了装置对创面的压迫。
[0017]3、本技术中,多个冲洗内管呈放射状分布,增大了清洗面积,避免了清洗死角,且冲洗内管长度可根据创面情况进行剪切,适用于不同创面的负压引流冲洗。
[0018]4、本技术中,医用海绵、引流冲洗组件及贴膜可预先进行组装,有效减少临床封闭操作。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附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2为本技术中引流冲洗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3为本技术中吸盘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4为本技术中吸盘贴膜示意图。
[0024]附图5为本技术中无菌敷贴示意图。
[0025]附图6为本技术使用过程中冲洗液流向示意图。
[0026]图中:1为吸盘,2为冲洗分流通道,3为引流管,4为冲洗管,5为冲洗内管,6为医用泡棉,7为吸盘贴膜,8为冲洗接头,9为无菌敷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如图1所示,一种全面冲洗式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包括引流冲洗组件与医用泡绵6,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冲洗组件包括吸盘1,所述吸盘1内部设有冲洗分流通道2与引流管3,冲洗管4通过所述冲洗分流通道2与冲洗内管5相连通,所述引流冲洗组件与医用泡绵6通过吸盘贴膜7相连接。
[0029]优选的,医用泡绵6选用聚氨酯材质,多孔结构,所述吸盘贴膜7上开设有与吸盘1相配合的圆孔。
[003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冲洗内管5呈放射状。
[003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冲洗分流通道2转接管数量与冲洗内管5数量
相对应,所述冲洗内管5的数量至少为2,优选数量为4或8。
[003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冲洗内管5长度可根据创面情况进行剪切。
[003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冲洗内管5冲洗口与医用泡绵6边缘间留有一定缓冲距离, 防止使用过程中冲洗液溢出或医用泡绵6收缩冲洗内管5刺伤患者。
[003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冲洗内管5冲洗口与医用泡绵6边缘间缓冲距离为0.5

1cm。
[003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3与吸盘1之间设有吸盘贴膜7,所述吸盘贴膜7用于固定吸盘1与冲洗内管5。
[003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冲洗管4上设有冲洗接头8,冲洗接头8接通冲洗液。
[0037]优选的,所述全面冲洗式负压引流护创材料通过无菌敷贴9固定于创面,无菌敷贴9覆盖医用泡绵6与引流冲洗组件,并完全封闭创面。
[0038]工作原理:
[0039]本实施例中,医用泡绵6为聚氨酯材质,多孔结构,孔径0.4

0.65mm,海绵厚度为1

4cm,规格为15*10*3cm,即长15cm,宽10cm,厚度3cm,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他长、宽和厚度。
[0040]本实施例中,引流管3为长度为20cm,粘接于吸盘1的引流孔上;冲洗管4长度为10cm,粘接与吸盘1的冲洗孔上。
[00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面冲洗式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包括引流冲洗组件与医用泡绵(6),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冲洗组件包括吸盘(1),所述吸盘(1)内部设有冲洗分流通道(2)与引流管(3),冲洗管(4)通过所述冲洗分流通道(2)与冲洗内管(5)相连通,所述冲洗内管(5)呈放射状,所述引流冲洗组件与医用泡绵(6)通过吸盘贴膜(7)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面冲洗式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分流通道(2)转接管数量与冲洗内管(5)数量相对应,所述冲洗内管(5)的数量至少为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面冲洗式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内管(5)长度可根据创面情况进行剪切。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永飞聂小梦程静静崔洪涛禹志永张轲赵辉振雷程威郝国梁李晶司永生刘芬司周旗刘莹左仁杰刘姣楠甄彦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驼人贝斯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