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法玻璃锡槽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769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法玻璃锡槽顶盖,包括锡槽底砖以及固定在锡槽底砖上方的锡槽边封砖和锡槽胸墙砖,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浮法玻璃技术领域。该浮法玻璃锡槽顶盖,通过对锡槽加热器进行分组,分为基础组加热器和调节组加热器,其中基础组加热器为较大功率,通过横插基础加热器组成,横贯整个锡槽,用于提供横向大区加热所需的热量,调节组加热器功率较小,分区精细,用于局部温度的精细调节,并且在需要插入基础组加热器的地方设置基础加热器套管,基础加热器套管端头置于锡槽胸墙砖外侧,用于隔离锡槽气氛,基础加热器加热棒横向插入基础加热器套管中,实现可在线更换。实现可在线更换。实现可在线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法玻璃锡槽顶盖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浮法玻璃
,具体为一种浮法玻璃锡槽顶盖。

技术介绍

[0002]浮法玻璃已经有几十年的生产历史,形成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但是在当今对玻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光学玻璃和电子玻璃,对玻璃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如10.5代液晶基板玻璃,厚度为0.5mm,在约10平方米范围内,厚薄差要求稳定在8微米之内。表面质量除粗糙度和波纹度以外,要求任何缺陷不能超过20微米。
[0003]浮法玻璃成型设备厚度和厚薄差的控制主要在拉薄区控制,要想得到高质量合格玻璃板,锡槽内拉薄区需要控制温度梯度,包括横向温度分布和纵向温度梯度,并通过调节平面二维温度场来调节玻璃板的厚度分布。因此锡槽内需要有平面二维加热或冷却装置,且分布越精细,调节精度越高。为了适应高端电子玻璃和光学玻璃对外观质量的要求,需要增加分区密度,其中尤其以拉薄区为重点,需要将加热分区做的更小更密。
[0004]传统做法:锡槽顶部保温层开孔,插入加热器,且在二维方向分割为若干个加热区,每个加热区单独控制加热功率,实现对二维平面的温度场的调节。
[0005]存在以下问题:
[0006](1)加热棒从顶罩内部安装,一旦投入使用,无法维护或更换,工作过程中若出现各种原因的损坏,无法修复,是永久性的,只能等到停炉大修。
[0007](2)为了适应高精度的温度调整,分区数量增多,控制面积减小,每个分区的加热棒数量减少,一旦有加热棒损坏,对整个加热区造成的影响比例更大。
[0008](3)光学玻璃和电子玻璃拉引量普遍偏小,日拉引量一般在50吨以下,比起普通浮法日拉引量动辄几百上千吨,对锡槽影响明显的区别,同时其成型温度又偏高一到二百度,锡槽要保持较高温度,需要加热器提供的热量数倍的增加,加热器功率负荷显著加大,造成加热器加速老化,减少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影响到了锡槽以及整个产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法玻璃锡槽顶盖,解决了上述提出的问题。
[00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浮法玻璃锡槽顶盖,包括锡槽底砖以及固定在锡槽底砖上方的锡槽边封砖和锡槽胸墙砖,所述锡槽边封砖的顶部通过锡槽顶砖隔断有锡槽内部空间,所述锡槽底砖和锡槽边封砖之间依次设置有锡液和玻璃带,所述玻璃带的侧边设置有拉边机孔,所述锡槽内部空间的顶部贯穿有顶插加热器,所述锡槽胸墙砖的内腔插接有与顶插加热器交错分布的横插基础加热器,所述横插基础加热器包括贯穿锡槽胸墙砖和锡槽内部空间的基础加热器套管,所述基础加热器套管的两端均与外界连接,所述基础加热器套管的内腔设置有基础加热器支撑环,所述基础加热器支撑环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基础加热器加热棒,所述基础加热器加热棒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封堵
块,所述封堵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设在基础加热器加热棒表面的套环,所述基础加热器套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卡接圈,所述套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卡接圈的表面开设有与限位块的表面滑动连接的横向限位槽,所述卡接圈的内腔开设有与限位块的表面转动连接的环向限位槽,所述环向限位槽的内腔与横向限位槽的内腔连通。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锡槽顶砖的顶部通过锡槽顶罩钢壳隔断有锡槽顶罩空间。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锡槽顶罩空间的内腔通过空间隔板分别隔断有多个加热区。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插加热器和横插基础加热器均设置有多个,且一一交错间隔分布。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环的表面和卡接圈的内腔弹性密封。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块设置有四个,且在套环的表面对称分布,所述横向限位槽的表面与限位块的位置一一对应。
[0016]在使用时,通过横插基础加热器和顶插加热器对其内部进行加热,当需要对横插基础加热器进行安装时,将基础加热器加热棒插接进基础加热器套管内,然后将封堵块和套环分别套设在基础加热器加热棒的两端,将套环抵接在卡接圈的表面,然后转动两端的封堵块,带动套环转动,将限位块抵接在横向限位槽表面,然后推动套环,将限位块插接进横向限位槽内,插接到底部后,转动套环带动限位块转动到环向限位槽的内腔,对套环和封堵块进行限位,将基础加热器加热棒进行限位密封,进行保温,对锡槽加热器进行分组,分为基础组加热器和调节组加热器,其中基础组加热器为较大功率,通过横插基础加热器组成,横贯整个锡槽,用于提供横向大区加热所需的热量,调节组加热器功率较小,分区精细,用于局部温度的精细调节,在需要插入基础组加热器的地方设置基础加热器套管,基础加热器套管端头置于锡槽胸墙砖外侧,用于隔离锡槽气氛,基础加热器加热棒横向插入基础加热器套管中,实现可在线更换,调节组加热器通过顶插加热器组成,置于锡槽顶罩空间,可以按照传统方式排布,基础加热器套管选用烧结刚玉或烧结莫来石材料,横插基础加热器可以根据温度需要更换不同功率加热器,在需要冷却的地方,甚至可以将加热器替换为冷却风管或冷却水包,由于调节组加热器功率明显减小,甚至可以不用打开,热负荷大幅度降低,从而降低损坏的几率和老化的速度,延长加热器使用寿命,延长产线寿命,提高企业效益,由于横插基础加热器可以更换,调节组功率非常小,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锡槽加热器进行分组,分为基础组加热器和调节组加热器,其中基础组加热器为较大功率,通过横插基础加热器组成,横贯整个锡槽,用于提供横向大区加热所需的热量,调节组加热器功率较小,分区精细,用于局部温度的精细调节,并且在需要插入基础组加热器的地方设置基础加热器套管,基础加热器套管端头置于锡槽胸墙砖外侧,用于隔离锡槽气氛,基础加热器加热棒横向插入基础加热器套管中,实现可在线更换。
[0019]2、本专利技术,通过锡槽顶罩空间的内腔通过空间隔板分别隔断有多个加热区,调节组加热器通过顶插加热器组成,置于锡槽顶罩空间,可以按照传统方式排布,由于调节组加热器功率明显减小,甚至可以不用打开,热负荷大幅度降低,从而降低损坏的几率和老化的速度,延长加热器使用寿命,延长产线寿命,提高企业效益。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锡槽结构纵剖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锡槽结构横剖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横插基础加热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卡接圈的结构俯视图。
[0024]图中:1、锡槽底砖;11、锡液;12、玻璃带;2、锡槽边封砖;21、拉边机孔;3、锡槽内部空间;4、锡槽顶砖;5、锡槽顶罩空间;51、空间隔板;6、锡槽顶罩钢壳;7、锡槽胸墙砖;8、顶插加热器;9、横插基础加热器;91、基础加热器套管;92、基础加热器支撑环;93、基础加热器加热棒;94、封堵块;95、套环;96、卡接圈;97、横向限位槽;98、环向限位槽;99、限位块。
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法玻璃锡槽顶盖,包括锡槽底砖(1)以及固定在锡槽底砖(1)上方的锡槽边封砖(2)和锡槽胸墙砖(7),所述锡槽边封砖(2)的顶部通过锡槽顶砖(4)隔断有锡槽内部空间(3),其特征在于:所述锡槽底砖(1)和锡槽边封砖(2)之间依次设置有锡液(11)和玻璃带(12),所述玻璃带(12)的侧边设置有拉边机孔(21),所述锡槽内部空间(3)的顶部贯穿有顶插加热器(8),所述锡槽胸墙砖(7)的内腔插接有与顶插加热器(8)交错分布的横插基础加热器(9),所述横插基础加热器(9)包括贯穿锡槽胸墙砖(7)和锡槽内部空间(3)的基础加热器套管(91),所述基础加热器套管(91)的两端均与外界连接,所述基础加热器套管(91)的内腔设置有基础加热器支撑环(92),所述基础加热器支撑环(9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基础加热器加热棒(93),所述基础加热器加热棒(93)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封堵块(94),所述封堵块(9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设在基础加热器加热棒(93)表面的套环(95),所述基础加热器套管(9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卡接圈(96),所述套环(9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平李钰涵张冲孙继臣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