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N/AlGaN/GaN异质结的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153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InN/AlGaN/GaN异质结的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及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p沟道MOSFET器件空穴迁移率和二维空穴气浓度低的问题。其自下而上包括:衬底层(1)、GaN缓冲层(2)、AlGaN势垒层(3)、p型层(5)、SiO2栅介质层(6),该介质层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源极(7)和漏极(8),中间刻蚀有栅凹槽,栅凹槽处设有栅极(9),其特征在于,AlGaN势垒层与p型层之间增设有未掺杂的InN沟道层(4),以提升二维空穴气浓度和空穴迁移率,且p型层采用InN材料,以提升空穴迁移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了器件的工作频率和输出功率,可用于GaN基功率集成电路和互补逻辑电路。集成电路和互补逻辑电路。集成电路和互补逻辑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InN/AlGaN/GaN异质结的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可用于制作GaN基功率集成电路和互补逻辑电路。
技术背景
[0002]与传统硅以及砷化镓材料相比,氮化镓GaN材料具有宽禁带、高电子漂移速度、高热导率、高击穿电场等优良特性,可用于制作高压、高频及大功率电子器件。随着新能源汽车,5G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GaN基功率器件和功率模块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目前使用的GaN功率模块中,外围驱动电路和逻辑单元仍然由传统的硅材料构成。这种方案会增加GaN功率模块的尺寸以及引入寄生电感,极大地限制了系统的工作频率和输出功率。理想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将外围驱动电路和逻辑单元也采用GaN材料制作,实现GaN功率器件和GaN互补逻辑电路的单片集成。近几年,基于GaN的互补逻辑电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目前的GaN互补逻辑电路的工作频率和输出功率都很低,不能满足功率集成的要求,原因在于构成此电路的p沟道MOSFET的沟道迁移率低,导通电阻大,载流子浓度低,严重限制了电路性能。
[0003]现有基于GaN/AlGaN/GaN异质结的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结构,如图1所示,其自下而上包括:Si衬底层、GaN缓冲层、AlGaN势垒层、p型GaN层、栅介质层,该栅介质层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源极和漏极,中间刻蚀有栅凹槽,栅凹槽处设有栅极。这种器件主要有以下两个缺点,一是由于采用GaN材料作为p型层和导电沟道,空穴迁移率极低,严重限制器件的运行速度;二是电离杂质散射和刻蚀损伤会降低二维空穴气浓度和空穴迁移率,导致器件输出功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InN/AlGaN/GaN异质结的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及制备方法,以有效提高空穴迁移率和二维空穴气浓度,提高器件工作频率和输出功率。
[0005]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1.一种基于InN/AlGaN/GaN异质结的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自下而上包括:衬底层、GaN缓冲层、AlGaN势垒层、p型层、栅介质层,该栅介质层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源极和漏极,中间刻蚀有栅凹槽,栅凹槽处设有栅极,其特征在于:
[0007]所述的p型层采用InN材料,以提升空穴迁移率;
[0008]所述的栅介质层,采用SiO2材料,以减小栅极漏电;
[0009]所述的AlGaN势垒层和p型层之间增设未掺杂的InN沟道层,以提升二维空穴气浓度和空穴迁移率;
[0010]进一步,所述的衬底层使用<111>晶向的Si衬底或c面蓝宝石衬底;
[0011]进一步,所述的InN沟道层,其厚度为20

30nm;所述的p型InN层,其厚度为60

70nm,掺杂浓度为2
×
10
19
cm
‑3~4
×
10
19
cm
‑3;所述的SiO2栅介质层,其厚度为5

10nm;
[0012]进一步,所述的GaN缓冲层,其厚度为4000

5000nm;所述的AlGaN势垒层,其厚度为20

30nm,Al组分为0.2

0.3;所述的源极和漏极,其厚度均为25

40nm;所述的栅极,其厚度为65

90nm。
[0013]2.一种基于InN/AlGaN/GaN异质结的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4]1)对衬底进行清洗和烘干;
[0015]2)在烘干后的衬底上采用MOCVD工艺生长厚度为4000

5000nm的GaN缓冲层;
[0016]3)在GaN缓冲层上采用MOCVD工艺生长厚度为20

30nm的AlGaN势垒层,Al组分的调整范围0.2

0.3;
[0017]4)在AlGaN势垒层上采用MOCVD工艺生长厚度为20

30nm的InN沟道层;
[0018]5)在InN沟道层上采用MOCVD工艺生长厚度为60

70nm的p型InN层,掺杂元素是Mg,掺杂浓度为2
×
10
19
cm
‑3~4
×
10
19
cm
‑3;
[0019]6)使用低功率等离子体蚀刻工艺,在p型InN层中央刻蚀深度为40

50nm的栅凹槽;
[0020]7)在p型InN层上左右两侧使用电子束蒸发技术蒸发钛、铝、镍、金混合金属,沉积厚度均为25

40nm的源极和漏极;
[0021]8)采用MOCVD工艺在p型InN层的凹槽处生长厚度为5

10nm的SiO2栅介质层;
[0022]9)在栅介质层上使用电子束蒸发技术蒸发钛、铝、镍、金混合金属,沉积厚度为70

100nm的栅极,完成器件制作。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4]第一、本专利技术采用InN材料作为p型层和沟道层,由于InN材料的空穴迁移率很高,故可提高器件的工作频率。
[0025]第二、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SiO2材料作为栅介质层,可减小栅极漏电,提高器件可靠性。
[0026]第三、本专利技术由于在AlGaN势垒层与p型层中间插入未掺杂的InN沟道层,一方面,可以增强器件的极化电场,提升二维空穴气浓度,提高器件输出功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弱电离杂质散射和刻蚀损伤对沟道的影响,加快空穴迁移速率,提高器件工作速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现有GaN/AlGaN/GaN异质结的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结构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基于InN/AlGaN/GaN异质结的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结构图;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制作图2结构的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参照图2,本专利技术的器件结构包括:衬底1、GaN缓冲层2、AlGaN势垒层3、InN沟道层4、p型InN层5、栅介质层6、源极7、漏极8、栅极9。其中:
[0032]所述衬底1,采用<111>晶向的Si衬底或c面蓝宝石衬底;
[0033]所述GaN缓冲层2,位于衬底1之上,其厚度为4000

5000nm;
[0034]所述AlGaN势垒层3,位于GaN缓冲层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InN/AlGaN/GaN异质结的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自下而上包括:衬底层(1)、GaN缓冲层(2)、AlGaN势垒层(3)、p型层(5)、栅介质层(6),该栅介质层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源极(7)和漏极(8),中间刻蚀有栅凹槽,凹槽处设有栅极(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型层(5)采用InN材料,以提升空穴迁移率;所述的栅介质层(6),采用SiO2材料,以减小栅极漏电;所述的AlGaN势垒层(3)与p型层(5)之间增设有未掺杂的InN沟道层(4),以提升二维空穴气浓度和空穴迁移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底层(1)使用<111>晶向的Si衬底或c面蓝宝石衬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nN沟道层(4),其厚度为20

30nm;所述的p型InN层(5),其厚度为60

70nm,掺杂浓度为2
×
10
19
cm
‑3‑4×
10
19
cm
‑3;所述的SiO2栅介质层(6),其厚度为5

1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aN缓冲层(2),其厚度为4000

5000nm;所述的AlGaN势垒层(3),其厚度为20

30nm,Al组分为0.2

0.3;所述的源极(7)和漏极(8),其厚度均为25

40nm;所述的栅极(9),其厚度为70

100nm。5.一种基于InN/AlGaN/GaN异质结的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衬底(1)进行清洗和烘干;2)在烘干后的衬底上采用MOCVD工艺生长厚度为4000

5000nm的GaN缓冲层(2);3)在GaN缓冲层(2)上采用MOCVD工艺生长厚度为20

30nm的AlGaN势垒层(3),Al组分的调整范围为0.2

0.3;4)在AlGaN势垒层(3)上采用MOCVD工艺生长厚度为20

30nm的InN沟道层(4);5)在InN沟道层(4)上采用MOCVD工艺生长厚度为60

70nm的p型InN层(5),掺杂元素是Mg,掺杂浓度为2
×
10
19
cm
‑3~4
×
10
19
cm
‑3;6)使用低功率等离子体蚀刻工艺,在p型InN层(5)中央刻蚀深度为40

50nm的栅凹槽;7)在p型InN层(5)上左右两侧使用电子束蒸发技术蒸发钛、铝、镍、金混合金属,沉积厚度均为25

40nm的源极(7)和漏极(8);8)采用MOCVD工艺在p型InN层(5)的凹槽上生长厚度为5

10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晟瑞徐爽刘旭王心灏卢颢张涛张雅超薛军帅张进成郝跃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