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出液打磨盘及打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47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心出液打磨盘及打磨机。中心出液打磨盘包括盘体,盘体的底面为打磨区域,打磨区域内开设至少一个出液口,打磨盘的侧部开设至少一个进液口,进液口与出液口通过内部液道相连通。打磨机包括上述的中心出液打磨盘,还包括震动机身,震动机身的下方驱动连接中心出液打磨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震动机身的震动方式为X轴向和Y轴向运行,供液方向与打磨盘运动方向一致,能有效增加打磨局部持续时间,避免打磨局部发热造成产品灼伤。供液路径直接设置在打磨盘内,避开驱动结构路径,使研磨液可精准射出、直接到达产品需喷液处,避免了研磨液的损耗,且提升研磨液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效率,确保产品提升良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心出液打磨盘及打磨机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震动打磨设备,特别是一种中心出液打磨盘及打磨机。

技术介绍

[0002]3C产品金属外观件生产过程中,传统行业打磨装置从外部添加研磨液,由于通过从外部如侧边输入研磨液,打磨过程中无法一边打磨一边排出废铝粉,从而废屑累计与高速旋转打磨装置产生热量,导致打磨工件局部过热造成外观凹陷,以至于产品外观装饰效果变差和生产一部分良率损失。
[0003]人们对产品性能及外观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外观已达不到现在人们的需求,为提升外观标准,行业设计更加细腻的纹理,更为流线的美感,相应对制作工具也随之提高要求,打磨机侧喷液需改为内喷液。
[0004]例如,中国专利文献曾公开了一种中心注水式打磨机【中国专利号:CN201821986967.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心注水式打磨机,其包括壳体、马达组件和打磨轮,所述马达组件包括缸体、叶片转子、注水针、出水针、上盖、下盖、偏心轴、小轴心和底盘螺丝;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通过壳体上的注水管路、注水针、偏心轴上的注水上通道和注水下通道、出水针、小轴心上的接水通道以及底盘螺丝上的出水通道相连通形成中心注水管路,让水能从打磨轮的中心位置喷出,可以使粉尘从中间往外冲洗干净,实现粉尘不会粘附在砂纸表面和滞留在产品表面,从而减少砂纸与粉尘及产品之间的无效摩擦,达到延长砂纸的寿命以及提升产品打磨的效率及良率;另外本技术整体结构紧凑,简单,体积小,使用安全、可靠,劳动强度小,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研磨液从外壳进入与主动轴心通孔进入,再流至从动轴,其中研磨液从外壳流经主动轴时,以及主动轴流经从动轴时,常会因密封圈变形以及收缩不及时造成研磨液外壳渗漏或打磨机内部渗漏,以至研磨液未喷到打磨处,致使产品良率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打磨盘上直接开设供液管,由此缩短供液路径且避开驱动结构,提升供液效率的中心出液打磨盘及打磨机。
[0007]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中心出液打磨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的底面为打磨区域,所述打磨区域内开设至少一个出液口,所述打磨盘的侧部开设至少一个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通过内部液道相连通。
[0008]在上述的中心出液打磨盘中,所述进液口上通过密封接头连接供液管。
[0009]在上述的中心出液打磨盘中,所述进液口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出液口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内部液道呈直角管道,所述内部液道的水平管道连接所述进液口,所述内部液道的竖直管道连接所述出液口。
[0010]在上述的中心出液打磨盘中,所述进液口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出液口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内部液道呈树形管道,所述内部液道的总管道连接所述进液口,所述内部液道的若干分支管道一一对应连接若干所述出液口。
[0011]在上述的中心出液打磨盘中,所述盘体为海绵软体,所述盘体的底面粘接打磨层,所述打磨层具体为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底面具有摩擦毛;所述盘体的顶面粘接装配板,所述装配板具体为塑胶槽板,所述塑胶槽板的底壁上开设若干安装孔。
[0012]在上述的中心出液打磨盘中,所述盘体底面于所述进液口的一侧设置上倾斜坡,所述盘体底面与所述上倾斜坡通过弧形倒角边相衔接,所述魔术贴与所述盘体底面、弧形倒角边和上倾斜坡形成随型贴覆。
[0013]一种打磨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中心出液打磨盘,还包括震动机身,所述震动机身的下方驱动连接所述中心出液打磨盘。
[0014]在上述的打磨机中,所述震动机身包括具有旋转腔的外壳,所述旋转腔内装设偏心转轮,所述旋转腔的侧壁上开设高压进气口和高压出气口,所述偏心转轮内穿设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下方通过双列轴承驱动连接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之间具有偏心距,所述从动轴的底端通过销轴固连所述中心出液打磨盘。
[0015]在上述的打磨机中,所述偏心转轮的周壁上呈辐射状开设若干导滑槽,所述导滑槽的外侧为通口,所述导滑槽内呈滑移插入叶片,所述叶片的外边沿与所述旋转腔内壁形成滑动连接。
[0016]在上述的打磨机中,所述震动机身与所述中心出液打磨盘之间夹设弹性阻尼块,所述弹性阻尼块的底端通过螺栓组件与所述装配板固装,所述弹性阻尼块的顶端通过螺栓组件与所述外壳固装。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中心出液打磨盘及打磨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震动机身的震动方式为X轴向和Y轴向运行,供液方向与打磨盘运动方向一致,能有效增加打磨局部持续时间,避免打磨局部发热造成产品灼伤。
[0019]2、供液路径直接设置在打磨盘内,避开驱动结构路径,使研磨液可精准射出、直接到达产品需喷液处,避免了研磨液的损耗,且提升研磨液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效率,确保产品提升良率。
[0020]3、同时因避开驱动结构路径,防止了设备侧部喷液造成机身腐蚀生锈,以及轴承卡顿损坏,有效延长整机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中心出液打磨盘的立体结构图。
[0022]图2是本打磨机的内部剖视结构图。
[0023]图3是本打磨机的外部立体结构图。
[0024]图4是本打磨机中的偏心转轮立体结构图。
[0025]图中,1、盘体;1a、进液口;1b、出液口;1c、弧形倒角边;1d、上倾斜坡;2、密封接头;3、供液管;4、装配板;5、外壳;5a、高压进气口;5b、高压出气口;6、偏心转轮;7、叶片;8、主动轴;9、双列轴承;10、从动轴;11、销轴;12、弹性阻尼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中心出液打磨盘,包括盘体1,盘体1的底面为打磨区域,打磨区域内开设至少一个出液口1b,打磨盘的侧部开设至少一个进液口1a,进液口1a与出液口1b通过内部液道相连通。
[0029]进液口1a上通过密封接头2连接供液管3。在打磨作业中,通过供液管3持续向进液口1a输入研磨液,并持续由出液口1b流出作用在打磨件表面。
[0030]进液口1a的数量为一个,出液口1b的数量为一个,内部液道呈直角管道,内部液道的水平管道连接进液口1a,内部液道的竖直管道连接出液口1b。出液口1b的形状可为方口、圆口、椭圆口及规则多边形口等等。
[0031]一个出液口1b可根据打磨区域的需要进行开设,可以位于打磨盘的底面正中位置,也可以偏离正中位置在中部区域范围内。由此将研磨液第一时间输入打磨操作中心,提高降温和排废屑效率。
[0032]盘体1为海绵软体,盘体1的底面粘接打磨层,打磨层具体为魔术贴,魔术贴的底面具有摩擦毛;盘体1的顶面粘接装配板4,装配板4具体为塑胶槽板,塑胶槽板的底壁上开设若干安装孔。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出液打磨盘,包括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的底面为打磨区域,所述打磨区域内开设至少一个出液口,所述打磨盘的侧部开设至少一个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通过内部液道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心出液打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上通过密封接头连接供液管。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心出液打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出液口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内部液道呈直角管道,所述内部液道的水平管道连接所述进液口,所述内部液道的竖直管道连接所述出液口。4.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心出液打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出液口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内部液道呈树形管道,所述内部液道的总管道连接所述进液口,所述内部液道的若干分支管道一一对应连接若干所述出液口。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心出液打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为海绵软体,所述盘体的底面粘接打磨层,所述打磨层具体为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底面具有摩擦毛;所述盘体的顶面粘接装配板,所述装配板具体为塑胶槽板,所述塑胶槽板的底壁上开设若干安装孔。6.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中心出液打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鑫袁玉坤
申请(专利权)人:立铠精密科技盐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