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植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11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骶骨植入装置包括固定于腰骶连接处附近的骶骨两侧的第一和第二骶骨板。骶骨板包括至少一个椎弓根斜向安装装置以将骶骨板刚性地固定于骶骨。第一和第二杆件沿脊柱腰部向上延伸。一个或更多的连接件将杆件系在一起。待固定的最上方骶骨用专门的错开固定板和椎弓根螺钉连接至植入装置。需要时也可使用常规的椎骨钩。中间椎骨由一直连接板和椎弓根螺钉连接至植入装置。(*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骶骨植入器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将稳定器具固定到骶骨和胺椎的改进的植入装置。脊柱融合,特别是腰部和骶部的脊柱融合,常常用来矫正和稳定脊柱曲线,以防止再发生脊柱弯曲,并且使由于椎间盘变性、关节疾病、后柱缺陷、脊柱骨折以及其他衰弱性问题而产生的躯干虚弱之处得到稳定。脊柱植入装置常常用来在密实的脊柱融合进行时暂时稳定住腰椎和骶椎。有几种暂时的稳定装置目前正在使用。所有这些都可以胜任,但仍有可改进的地方。比如,需要开发一种植入装置,用来将最上方的腰椎(L1)与植入物相连而不影响次最上方的椎骨的运动。另外,也需要植入装置可实现更牢固的骶骨固定、用于多段固定时更容易并且容易用于脊柱变形。而且,必须开发更好的植入装置以将装置的底座刚性地连系在骶骨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骶骨植入装置,它可刚性地将植入装置的底座固定在骶骨上,同时安装方便,设计灵活。而且,本装置提供了用来将植入装置的上部固定到比如L-1骶骨的器械,而不影响次最上方骶骨(T-12)和任何其间的骶骨。本专利技术的骶骨植入装置包括用来安装在靠近腰骶接合处的骶骨两侧上的第一和第二骶骨板。每个骶骨板至少有一用来刚性地将每个骶骨板固定到骶骨的椎弓根斜向安装装置。此植入装置也包括沿向上并基本与各自骶骨板成平行关系地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杆件。杆件位于矢状平面的两侧。还有将杆件刚性固定在各骶骨板的机构。至少采用一个连接件用来将骶骨板上方某一位置的杆件相互刚性连接起来。最后,采用一具有一横向部和一中间部的上固定板来将要融合的最上方椎骨固定到植入装置。一椎弓根螺钉固定到并穿过椎弓根。固定板的横向部刚性地固定到椎弓根螺钉。固定板的中间部向上错开一足够距离以避开次最上方椎骨的下关节突。以这种方式,次最上方椎骨可在暂时稳定期间以正常方式相对于待融合椎骨而移动。更可取地,还用一横向固定板用于中间椎骨的椎弓根固定。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专门的椎弓根螺钉用来将错开的横向固定板连接到椎骨。螺钉包括一拧入椎骨的第一螺纹部、一小头部和从小头部突出的一第二螺纹部。第二螺纹部可接纳一螺母。小头部直径大于第二螺纹部并有一在一与螺钉轴线基本正交的平面内的面向上的肩部。在使用时,肩部与固定板的前表面配合,而螺母拧合在第二螺纹部上并向下抵靠在板的后表面上以将板和螺钉固定在一起。通过参考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更容易欣赏和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各方面及许多伴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脊柱植入装置施用于腰脊时的等角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成的右侧骶骨板的等角视图;图3是图2所示骶骨板的平面图(位于骶骨平面);图4是沿图3中线4-4的横剖图;图5是沿图3中线5-5的横剖图;图6和图7是与骶骨板一起使用的固定螺钉的立体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成的错开的固定板的平面图;图9是与图8固定板一起使用的椎弓根螺钉的立体图;图10是图9固定板和螺钉的分解等角视图,图中示出它们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固定杆件和紧固装置相结合。图11是一直的固定板的平面图;图12是骶骨上部的放大脊椎视图,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植入的骶骨板;图13是沿图1中线13-13穿过骶骨剖切并在本专利技术骶骨植入装置处向内看去的放大剖视图;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植入的椎弓根螺钉和错开的固定板沿图1线14-14剖切并从向内方向看去的放大剖视图;图15是图14所示的错开的固定板从右向左的侧视图;图16是图2和图3的骶骨板的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图(在骶骨平面内);图17是沿图16线17-17的横剖图。参看图1,本专利技术的脊柱植入装置20固定在腰部脊柱上,总体用22表示。植入装置包括一对骶骨板24和26,它们固定在靠近腰骶连接处的骶骨28。一对固定杆件30和32在矢平面的两侧沿向上方向从骶骨板后部延伸到腰椎L5、L4、L3、L2和L1。杆件30和32终止于椎骨L1的上部附近。常规的紧固件34和36分别将杆件30和32牢固地固定到骶骨板24和26。在杆件的上端,一对错开的固定板40和42将杆件上端固定到L1椎骨。在此位置下方,一对常规的下方钩件44和46抓住L1椎骨的下部以使其相对于杆件30和32而固定。在中间位置,采用一直的固定板48将椎骨L3固定到杆件30和32。紧靠在骶骨板的上方,一连接件50使杆件30和32相对固定。本
内普通熟练人员很容易明白可根据需要采用一个或更多的连接件50、直的固定板48以及钩件44。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成并采用的植入装置20为腰部脊柱提供了一种刚性稳定装置。此装置刚性地将骶骨连接于一个或更多的腰椎。而且,错开的固定板40和42允许植入装置的上部刚性地固定于最上方腰椎L1而不与次最上方椎骨T12的下突接触。以这种方式,T12椎骨可在腰部脊柱稳定的同时以正常方式移动。现请参看图2、3、4和5,图示了右边的骶骨板。右边的骶骨板和左边的骶骨板是对称的,因此,只详细描述右边的板。右边的骶骨板26有一具有一后表面和一前表面的底座60。板的前表面设计用来与腰骶连接处附近的骶骨后表面紧密接触。在位置上,底座60基本位于一与腰骶连接处附近的骶骨部分基本相切的平面内。为了描述,此平面称为骶骨平面或脊柱平面。U形法兰62从底座60的中间部分向后延伸。法兰62的中间表面有一沿上下方向的槽64以接纳固定杆件32。采用一常规的杆件夹68用来牢固地且刚性地将杆件32固定于法兰62上的槽64内。骶骨板26的横向部分有三个孔,它们从底座60的后表面沿基本向前的方向延伸。这些孔是椎弓板孔70、横向孔72和斜向孔74。孔70、72和74虽然沿向前方向延伸,但不与骶骨平面正交。椎弓根孔70有一圆柱形部分80,其轴线83沿一与中间方向错开的前内方向延伸,此方向最好与正交于骶骨平面的直线成15度角。埋头孔81位于圆柱形部分80的后部并露出于骶骨板的后表面。此角度可在0度至20度之间变化,这取决于要固定的具体骶骨构造。然而,应当明白延伸穿过此孔的螺钉延伸穿过骶骨的椎弓根且必须总是位于椎弓根内。已经发现在取向上15度角适用最广。在本实施例中,轴线82相当于与骶骨平面垂直的平面在上下方向上是不倾斜的。然而它可向上倾斜,这样骶骨终板,而不是前皮层,就能与螺钉端部拧合了。横向孔72有一圆柱形部分84,其轴线86沿一前外方向延伸,此方向最好与正交于骶骨平面的直线在横向上错开30度。如果需要,一个普通熟练人员也可将此横向角度从30度改变直到45度。最好轴线86相对于骶骨板在上下方向上不倾斜。然而,根据骶骨构造,从骶骨平面内看,轴线可向上从0度变到15度。一埋头孔85位于圆柱形部分25的后部并露出骶骨板的后部面。斜向孔74也有一圆柱形部分88,其轴线90也在横向和向下方向错开。当在骶骨平面内看时,首先,轴线90最好与横向直线错开45度,但也能在30度至60度之间变化。其次,在横向上,轴线90最好与正交于骶骨平面的直线错开30度,但同样也可在30至50度之间变化。埋头孔89位于圆柱形部分88后部,且也露出骶骨板的后表面。现请参看图6,和骶骨板一起使用的椎弓根螺钉94有独特的构造。它有一较下的螺纹部96、一较上的扩张头部98和紧挨在头部98下面的圆柱形部分100。头部也有一六角插口102,这样螺钉就能旋入钻在椎弓根里的洞。较下的螺纹部96上的与骨头拧合的螺纹是常规形式的。圆柱形部分100有一直径稍小于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骶骨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来安装在腰骶连接处附近的所述骶骨两侧上的第一和第二分开的骶骨板,每个骶骨板有至少一个用来将各个所述骶骨板独立地安装于所述骶骨的相对两侧部的椎弓根斜向安装装置,位于所述腰脊中线两侧从各所述骶骨板向上基本平行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杆件,以及用来将所述杆件刚性地固定到所述骶骨板上的装置,至少一个用来将所述骶骨板上方的所述杆件相互连接的连接件,以及一刚性地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杆件的错开的上固定板,一固定于脊椎椎弓根并穿入其中的椎弓根螺钉,以及将所述椎弓根刚性地固定于所述错开的固定板的装置;每个所述的椎弓根斜向安装装置包括一固定螺钉,固定螺钉有一螺纹部、一头部和一靠近所述头部的圆柱段,所述骶骨板包括对应于所述椎弓根斜向安装装置的圆柱形孔,每个所述的孔的直径稍大于所述各固定螺钉上的各圆柱段的直径以使所述螺钉能在所述孔内旋转和往复运动但基本没有所述螺钉相对于所述板的成角度的运动,所述椎弓根安装装置的所述圆柱形孔的轴线从所述骶骨板向前内方向延伸,所述椎弓根安装装置的所述圆柱形孔位于所述斜向安装装置的圆柱形孔的中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尔斯R雷理查德B阿什曼
申请(专利权)人:萨卢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