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排量CO2压驱增压升温工艺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103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排量CO2压驱增压升温工艺方法及装置,包括供液系统和加热系统系统,通过二氧化碳槽车将液态的二氧化碳传输至供液系统,供液系统将液态的二氧化碳进行升压,并通过加热系统进行加热;加热系统包括冷却液罐、加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和循环泵;以页岩油CO2压驱技术为基础,形成了一种大排量CO2压驱增压升温装置,能够满足页岩油CO2压驱大排量、出口温度为0℃以上和长时间连续作业等要求,同时还具备了数据采集和PLC控制装置,装置的尺寸满足陆路运输的要求,为后期的安装、使用减少员工劳动量,提高员工劳动效率。工劳动效率。工劳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排量CO2压驱增压升温工艺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
,尤其涉及一种大排量CO2压驱增压升温工艺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油田正在积极开展页岩油开发,需要高压、高排量的地面注入系统对页岩油地层进行增能,低温液态二氧化碳长期注入造成井下管柱低温脆断,形成井下工程事故;槽车拉运的二氧化碳气源为2MPa、

20~

25℃液态二氧化碳、在用高压柱塞泵增压前需要将低温液态二氧化碳升温至0℃以上,并保持液体二氧化碳为一般液态,从而满足高压柱塞泵对二氧化碳相态要求,高压柱塞泵额定压力为105MPa,若在高压柱塞泵后进行CO2升温,成本高、难度大;若采用注二氧化碳压驱增能技术,需要注入的二氧化碳总量大,速度高,现场二氧化碳储存能力需达500t,排量应达到40m3/h,压力应达到105MPa,温度控制在 5℃以上入井。在二氧化碳进入高压柱塞泵增压前,需在低压端将二氧化碳增压升温至5MPa、0℃的过冷状态。
[0003]目前现有常规设备仅支持100t/d、65MPa以下二氧化碳驱油工艺,不能满足页岩油CO2压驱排量大、压力高、长时间连续作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排量CO2压驱增压升温工艺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常规设备仅支持100t/d、65MPa以下二氧化碳驱油工艺,不能满足页岩油CO2压驱排量大、压力高、长时间连续作业需求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排量CO2压驱增压升温装置,包括供液系统和加热系统,通过二氧化碳槽车将液态的二氧化碳输送至所述供液系统,所述供液系统将液态的二氧化碳进行升压,并通过所述加热系统进行加热;
[0006]所述供液系统包括12个DN100接口形式为Fig206的液相CO2入口管汇、 10个DN65接口形式为Fig206的气相CO2平衡管汇、4个DN100接口形式为 Fig206的液相CO2出口管汇、1个DN65接口形式为Fig206的液相回流管口、缓冲罐、滑片泵、屏蔽泵、管壳式换热器管程;所述缓冲罐与所述滑片泵管道连接,所述屏蔽泵与所述滑片泵管道连接,所述管壳式换热器管程与所述屏蔽泵管道连接,所述缓冲罐的一侧设置有12个进液口、10个气相平衡口,所述管壳式换热器的一侧设置有4个出液口。
[0007]其中,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冷却液罐、管壳式换热器壳程、循环泵和电加热器,所述冷却液罐通过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电加热器管道连接,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壳程管道连接,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与所述冷却液罐连接。
[0008]其中,所述冷却液罐、管壳式换热器壳程、循环泵和电加热器的内部换热介质为甘油和水混合液。
[0009]其中,所述滑片泵,压差为0.8MPa,耐压为4MPa,排量为0.83m3/min,功率为
18.5kW。
[0010]其中,所述屏蔽泵,压差为2.2MPa,耐压为6.3MPa,排量为0.83m3/min,功率为65kW。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大排量CO2压驱增压升温工艺方法,采用上述所述的大排量CO2压驱增压升温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0012]利用由二氧化碳车运抵至压驱现场后,每台槽车接入一个撬装装置进液口,将二氧化碳注入缓冲罐稳定流量后进入所述滑片泵;
[0013]利用所述化片泵增压稳压后再进入所述屏蔽泵增压,增压后进入所述管壳式换热器换热;
[0014]利用所述加热系统对甘油和水混合液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甘油和水混合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所述管壳式换热器管程内的二氧化碳进行加热。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排量CO2压驱增压升温工艺方法及装置,进入撬装装置前的二氧化碳为液态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车运抵至压驱现场后,每台槽车接入一个撬装装置进液口,后进入缓冲罐稳定流量后进入所述滑片泵,增压稳压后再进入所述屏蔽泵增压,后进入所述管壳式换热器换热,采用管壳程换热升温方式,通过所述加热系统对甘油和水混合液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甘油和水混合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所述管壳式换热器管程内的二氧化碳进行加热;以页岩油CO2压驱技术为基础,形成了一种大排量CO2压驱增压升温工艺方法及装置,能够满足页岩油CO2压驱大排量、出口温度为0℃以上和长时间连续作业等要求,同时还具备了数据采集和PLC控制装置,装置的尺寸满足陆路运输的要求,为后期的安装、使用减少员工劳动量,提高员工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大排量CO2压驱增压升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下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大排量CO2压驱增压升温工艺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21]1‑
缓冲罐、2

滑片泵、3

屏蔽泵、4

管壳式换热器、5

进液口、6

出液口、 7

冷却液罐、8

循环泵、9

电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3]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大排量CO2压驱增压升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下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排量CO2压驱增压升温装置,包括供液系统和加热系统,所述进液组件供液系统将液态的二氧化碳进行升压至5MPa,并通过所述加热组件加热系统进行加热;所述供液系统包括12 个DN100接口形式为Fig206的液相CO2入口管汇、10个DN65接口
形式为 Fig206的气相CO2平衡管汇、4个DN100接口形式为Fig206的液相CO2出口管汇、1个DN65接口形式为Fig206的液相回流管口、缓冲罐1、滑片泵2、屏蔽泵3、管壳式换热器管程;所述缓冲罐1与所述滑片泵2管道连接,所述屏蔽泵3与所述滑片泵2管道连接,所述管壳式换热器管程与所述屏蔽泵3管道连接,所述缓冲罐的一侧设置有12个进液口5、10个气相平衡口,所述管壳式换热器4的一侧设置有4个出液口6。
[002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壳式换热器4采用管壳式管壳式换热器4,换热面积52m2,管程耐压5.75MPa;所述滑片泵2采用滑片泵,压差0.8MPa,耐压4MPa,排量为0.83m3/min,功率为18.5kW;所述屏蔽泵3采用屏蔽泵,压差2.2MPa,耐压6MPa,排量为0.83m3/min,功率为65kW;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排量CO2压驱增压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液系统和加热系统,通过二氧化碳槽车将液态的二氧化碳输送至所述供液系统,所述供液系统将液态的二氧化碳进行升压至5MPa,并通过所述加热系统进行加热;所述供液系统包括12个DN100接口形式为Fig206的液相CO2入口管汇、10个DN65接口形式为Fig206的气相CO2平衡管汇、4个DN100接口形式为Fig206的液相CO2出口管汇、1个DN65接口形式为Fig206的液相回流管口、缓冲罐、滑片泵、屏蔽泵、管壳式换热器管程;所述缓冲罐与所述滑片泵管道连接,所述屏蔽泵与所述滑片泵管道连接,所述管壳式换热器管程与所述屏蔽泵管道连接,所述缓冲罐的一侧设置有12个进液口、10个气相平衡口,所述管壳式换热器的一侧设置有4个出液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排量CO2压驱增压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冷却液罐、管壳式换热器壳程、循环泵和电加热器,所述冷却液罐通过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电加热器管道连接,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壳程管道连接,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锋曹胜江陈兴明廖松林钱洋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集团华东石油局江苏华扬液碳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