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排插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98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2
一种连排插针器,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板及插针机构,移动板设于移动机构的输出端,插针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均设于移动板上;移动机构采用丝杠驱动的方式对移动板的位置调节;插针机构上具有放置构件与插针构件,放置构件用于多根插针的放置,并推动插针向插针构件的正下方运动,以使插针构件的作用于插针的上端,并使得插针向下运动,并完成插针的插设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连接端子制备时,尤其在进行连接端子插针的插设时,能够根据壳体插针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提高了插针插设时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并且能够自动地实现插针的插设操作,提高了插设的效率,并且能够自动移动,进而避免对连接端子壳体的注塑成形造成影响。免对连接端子壳体的注塑成形造成影响。免对连接端子壳体的注塑成形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排插针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端子壳体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连排插针器。

技术介绍

[0002]连接端子一般呈成对使用,其中一个作为固定端焊接固定在电路板上,而另外一个连接端子设置在连接线上,当在使用时,将活动端的连接端子插接在固定的连接端子上,形成一个连通的数据通路。
[0003]连接端子的壳体在进行制备时,一般通过注塑成形的方式加工而成,在注塑前一般先将连接针头插设在模具上,接着将熔融的塑料注入模具内,成形后将壳体取出即可获得连接端子,而在进行插针插设时,是通过人工插设的方式,这种插设方式简单,但是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并且插设时由于插针孔较小,操作人员需要反复地进行对位,进而增大了插针的难度,而采用机械插针时又存在着不同壳体插针位置不同,而给插针操作造成了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排插针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在进行连接端子制备时,尤其在进行连接端子插针的插设时,能够根据壳体插针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提高了插针插设时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并且能够自动地实现插针的插设操作,提高了插设的效率,并且能够自动移动,进而避免对连接端子壳体的注塑成形造成影响性。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0006]一种连排插针器,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板及插针机构,移动板设于移动机构的输出端,插针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均设于移动板上;
[0007]移动机构采用丝杠驱动的方式对移动板的位置调节;
[0008]插针机构上具有放置构件与插针构件,放置构件用于多根插针的放置,并推动插针向插针构件的正下方运动,以使插针构件的作用于插针的上端,并使得插针向下运动,并完成插针的插设操作。
[0009]进一步地,移动机构包括长条板,长条板的一端设有L形结构的固定板,长条板的两端均安装有移动端座,移动端座之间设有多根移动导杆,位于一端的移动端座安装有移动电机,移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移动丝杆,移动丝杆上设有移动座,移动座的两侧安装有折形臂,移动板安装于折形臂上。
[0010]进一步地,移动板上贯穿前后地开设有一对调节孔,移动板上下两个侧壁均开设有长条孔,长条孔均贯穿至调节孔。
[0011]进一步地,放置构件包括穿于调节孔的一对内伸板,内伸板的外侧端设有调节外板,每个内伸板上均转动地设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的上端均设有转动盘,调节丝杆分别连接有折形卡板,折形卡板的竖直段紧贴于移动板的后壁。
[0012]进一步地,调节外板下端安装有下端封闭设置的凹形壳,凹形壳的两侧分别开设
有运动孔,凹形壳的每个外壁均安装有一对内推端座,每对内推端座之间均设有内推丝杆,每根内推丝杆的上均设有运动座,运动座的内侧端均穿于运动孔,运动座之间设有内推板,其中一根内推丝杆的一端连接有推动电机,内推丝杆的一端均设有传动轮,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凹形壳的内侧端底部开设有下顶孔。
[0013]进一步地,凹形壳的内侧端内壁设有一对斜板,斜板的内侧端向内倾斜延伸,斜板的内侧端均成形有限位板,限位板的端部设有挡板,下顶孔位于限位板的内侧端端部。
[0014]进一步地,插针构件包括安装于调节外板上端的上延安装板,上延安装板上安装有下压气缸,下压气缸的活动端正对于下顶孔。
[0015]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0016]本技术在进行连接端子制备时,尤其在进行连接端子插针的插设时,能够根据壳体插针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提高了插针插设时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并且能够自动地实现插针的插设操作,提高了插设的效率,并且能够自动移动,进而避免对连接端子壳体的注塑成形造成影响,其中,移动机构的设置能对插针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当在插针插设时将插针转移至模具的正上方,从而方便进行插针的自动插设,而当插针完成后,可将插针机构转出,避免对壳体的注塑成形造成影响。间距可调的设置在插针机构上的插针机构方便进行插针的插设,同时能够根据相邻两个壳体之间的间距进行具体的调节,从而适用于不同壳体的插针插设操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8]图1示出了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一。
[0019]图2示出了A处放大图。
[0020]图3示出了B处放大图。
[0021]图4示出了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图4所示,一种连排插针器,包括移动机构1、移动板2及插针机构3,移动板2设于移动机构1的输出端,插针机构3的数量为多个,且均设于移动板2上,移动机构1采用丝杠驱动的方式对移动板2的位置调节,插针机构3上具有放置构件与插针构件,放置构件用于多根插针的放置,并推动插针向插针构件的正下方运动,以使插针构件的作用于插针的上端,并使得插针向下运动,并完成插针的插设操作。
[0023]在进行插针插设时,先根据注塑装置上相邻两个注塑模型之间的间距对相邻两个插针机构3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当调节完成后,通过移动机构1将插针机构3转移至注塑模具插孔的正上方,而后通过插针构件进行插针的插设操作,当该排插针完成后,通过设置在移动机构1上的水平移动丝杠对移动机构1的位置进行调节,接着对每个壳体另外的插针进行插针操作,如此反复调节直至完成连排壳体所有插针的插设操作为止,而后通过移动机构1将插针机构3移出,接着进行壳体的注塑成形操作。
[0024]移动机构1包括长条板10,长条板10的一端设有L形结构的固定板11,长条板10的
两端均安装有移动端座12,移动端座12之间设有多根移动导杆13,位于一端的移动端座12安装有移动电机14,移动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有移动丝杆15,移动丝杆15上设有移动座16,移动座16的两侧安装有折形臂17,移动板2安装于折形臂17上。
[0025]采用移动丝杆15传动的方式能够提高对移动板2位置调节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并且当在操作时,通过移动电机14带动移动丝杆15进行转动,移动丝杆15的转动将带动移动座16沿着移动导杆13的轴向进行移动,并最终完成对移动板2的位置调节操作。
[0026]移动板2上贯穿前后地开设有一对调节孔20,移动板2上下两个侧壁均开设有长条孔21,长条孔21均贯穿至调节孔20。
[0027]放置构件包括穿于调节孔20的一对内伸板31,内伸板31的外侧端设有调节外板30,每个内伸板31上均转动地设有调节丝杆32,调节丝杆32的上端均设有转动盘33,调节丝杆32分别连接有折形卡板34,折形卡板34的竖直段紧贴于移动板2的后壁。调节外板30下端安装有下端封闭设置的凹形壳40,凹形壳40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运动孔400,凹形壳40的每个外壁均安装有一对内推端座43,每对内推端座43之间均设有内推丝杆44,每根内推丝杆44的上均设有运动座48,运动座48的内侧端均穿于运动孔400,运动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排插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1)、移动板(2)及插针机构(3),移动板(2)设于移动机构(1)的输出端,插针机构(3)的数量为多个,且均设于移动板(2)上;移动机构(1)采用丝杠驱动的方式对移动板(2)的位置调节;插针机构(3)上具有放置构件与插针构件,放置构件用于多根插针的放置,并推动插针向插针构件的正下方运动,以使插针构件的作用于插针的上端,并使得插针向下运动,并完成插针的插设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排插针器,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1)包括长条板(10),长条板(10)的一端设有L形结构的固定板(11),长条板(10)的两端均安装有移动端座(12),移动端座(12)之间设有多根移动导杆(13),位于一端的移动端座(12)安装有移动电机(14),移动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有移动丝杆(15),移动丝杆(15)上设有移动座(16),移动座(16)的两侧安装有折形臂(17),移动板(2)安装于折形臂(1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排插针器,其特征在于,移动板(2)上贯穿前后地开设有一对调节孔(20),移动板(2)上下两个侧壁均开设有长条孔(21),长条孔(21)均贯穿至调节孔(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排插针器,其特征在于,放置构件包括穿于调节孔(20)的一对内伸板(31),内伸板(31)的外侧端设有调节外板(30),每个内伸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品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