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处理中的原液添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075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白酒或饮品行业中的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中的原液添加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原液槽和添加槽,还包括控制装置、第一进液单元和第二进液单元,第一进液单元包括第一泵体、第一电磁调节阀和第一电磁流量计,第一泵体设置有原液进液端,所述原液进液端通过第一进液管与原液槽连通,第一电磁流量计设置有第一出液端,所述第一出液端与添加槽连通;第二进液单元包括第二泵体、第二电磁调节阀和第二电磁流量计,第二泵体设置进水端,进水端通过第二进液管用于与水槽连通,第二电磁流量计设置有第二出液端,第二出液端与添加槽连通。本系统能够准确控制原液和水的添加量,保证了原液的稀释比例。保证了原液的稀释比例。保证了原液的稀释比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处理中的原液添加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白酒或饮品行业中的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中的原液添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白酒或饮品行业,需进行水处理工艺。在现有水处理工艺中,需将阻垢剂、絮凝剂等原液稀释一定比例后,再进行添加处理。现有添加方式是人工将原液桶抬起,将原液倒入1.2m~1.5m高的添加桶内,由于添加桶的高度相对较高,且原液桶重25kg以上,人工搬起并倾倒原液桶的方式劳动强度较大。为方便进行原液的添加,现有方式进一步引入虹吸管,但现有方式均无法准确控制原液和水的添加量,即无法控制原液的稀释比例,从而对后续生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处理中的原液添加系统,本系统能够准确控制原液和水的添加量,保证了原液的稀释比例。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用于水处理中的原液添加系统包括原液槽和添加槽,还包括控制装置、第一进液单元和第二进液单元,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一进液单元和第二进液单元电气连接,第一进液单元包括第一泵体、第一电磁调节阀和第一电磁流量计,所述第一电磁调节阀设置在第一泵体和第一电磁流量计之间,第一泵体、第一电磁调节阀和第一电磁流量计通过流通管连通,第一泵体设置有原液进液端,所述原液进液端通过第一进液管与原液槽连通,第一电磁流量计设置有第一出液端,所述第一出液端通过第一出液管与添加槽连通;
[0005]第二进液单元包括第二泵体、第二电磁调节阀和第二电磁流量计,所述第二电磁调节阀设置在第二泵体和第二电磁流量计之间,第二泵体、第二电磁调节阀和第二电磁流量计通过流通管连通,第二泵体设置进水端,所述进水端通过第二进液管用于与水槽连通,第二电磁流量计设置有第二出液端,所述第二出液端通过第二出液管与添加槽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液单元还包括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一止回阀设置有第一止回阀进液端和第一止回阀出液端,所述第一止回阀进液端通过第一进液管与原液槽连通,第一止回阀出液端通过流通管与原液进液端连通。
[0007]进一步地,包括进液总管,所述进液总管设置有总进液端和总出液端,所述总进液端与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连通,所述总出液端与添加槽连通。
[0008]进一步地,包括浓度传感器,所述浓度传感器连接在添加槽上,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添加槽的液体浓度,所述浓度传感器、第一进液单元、第二进液单元与控制装置电气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液单元还包括第二止回阀,所述第二止回阀设置有第二止回阀进液端和第二止回阀出液端,所述第二止回阀进液端通过第二进液管用于与水槽连
通,第二止回阀出液端通过流通管与进水端连通。
[0010]本技术,引入控制装置、第一进液单元和第二进液单元,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一进液单元和第二进液单元电气连接,在第一进液单元设置有第一电磁调节阀,在第二进液单元设置有第二电磁调节阀,控制装置与第一电磁调节阀、第二电磁调节阀进行联动动作,其中,电磁调节阀是一种流量调节装置,其能够对流量进行精度控制。具体有:在控制装置处输入既定的原液稀释比例,控制装置控制第一电磁调节阀、第二电磁调节阀进行阀开度的动作,从而实现本系统对原液流量和水流量的初步控制。
[0011]此外,本技术在第一进液单元设置有第一泵体和第一电磁流量计,第一泵体将原液进行泵取,原液先流经第一电磁调节阀,之后,控制装置作用于第一电磁流量计以实现对原液总输入流量的终控制;本技术在第二进液单元设置有第二泵体和第二电磁流量计,第二泵体将水进行泵取,水先流经第二电磁调节阀,之后,控制装置作用于第二电磁流量计以实现对水的总输入流量的终控制。本系统结构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流量的分级控制,能够准确控制原液和水的添加量,保证了原液的稀释比例。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当设置有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时,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1、原液槽;2、添加槽;3、控制装置;41、第一泵体;42、第一电磁调节阀;43、第一电磁流量计;44、第一止回阀;51、第二泵体;52、第二电磁调节阀;53、第二电磁流量计;54、第二止回阀;6、水槽;7、浓度传感器;100、第一进液管;200、第二进液管;300、第一出液管;400、第二出液管;500、进液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17]如图1所示,用于水处理中的原液添加系统,包括原液槽1和添加槽2,还包括控制装置3、第一进液单元和第二进液单元,所述控制装置3与第一进液单元和第二进液单元电气连接,第一进液单元包括第一泵体41、第一电磁调节阀42和第一电磁流量计43,所述第一电磁调节阀42设置在第一泵体41和第一电磁流量计43之间,第一泵体41、第一电磁调节阀42和第一电磁流量计43通过流通管连通,第一泵体41设置有原液进液端,所述原液进液端通过第一进液管100与原液槽1连通,第一电磁流量计43设置有第一出液端,所述第一出液端通过第一出液管300与添加槽2连通;
[0018]第二进液单元包括第二泵体51、第二电磁调节阀52和第二电磁流量计53,所述第二电磁调节阀52设置在第二泵体51和第二电磁流量计53之间,第二泵体51、第二电磁调节
阀52和第二电磁流量计53通过流通管连通,第二泵体51设置进水端,所述进水端通过第二进液管200用于与水槽6连通,第二电磁流量计53设置有第二出液端,所述第二出液端通过第二出液管400与添加槽2连通。
[0019]所述第一泵体41和第二泵体51可选用12V直流微型PWM调节泵。
[0020]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首先,连接各管道,在控制装置3处设定原液添加量和水添加量;之后,在第一进液单元中,控制装置3控制第一泵体41泵取原液,第一电磁调节阀42根据稀释要求进行相关阀开度的调节,第一电磁流量计43显示总输入原液流量,在第二进液单元中,控制装置3控制第二泵体51泵取水,第二电磁调节阀52根据稀释要求进行相关阀开度的调节,第二电磁流量计53显示总输入水流量;最后,当原液添加量和水添加量达到既定的要求时,控制装置3控制第一进液单元和第二进液单元停止动作。
[0021]在原液量和水量的添加过程中,可分阶段进行,如:在初段添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水处理中的原液添加系统,包括原液槽(1)和添加槽(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3)、第一进液单元和第二进液单元,所述控制装置(3)与第一进液单元和第二进液单元电气连接,第一进液单元包括第一泵体(41)、第一电磁调节阀(42)和第一电磁流量计(43),所述第一电磁调节阀(42)设置在第一泵体(41)和第一电磁流量计(43)之间,第一泵体(41)、第一电磁调节阀(42)和第一电磁流量计(43)通过流通管连通,第一泵体(41)设置有原液进液端,所述原液进液端通过第一进液管(100)与原液槽(1)连通,第一电磁流量计(43)设置有第一出液端,所述第一出液端通过第一出液管(300)与添加槽(2)连通;第二进液单元包括第二泵体(51)、第二电磁调节阀(52)和第二电磁流量计(53),所述第二电磁调节阀(52)设置在第二泵体(51)和第二电磁流量计(53)之间,第二泵体(51)、第二电磁调节阀(52)和第二电磁流量计(53)通过流通管连通,第二泵体(51)设置进水端,所述进水端通过第二进液管(200)用于与水槽(6)连通,第二电磁流量计(53)设置有第二出液端,所述第二出液端通过第二出液管(400)与添加槽(2)连通。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斌李文静钟敬伟沈俊杨磊陈建飞彭熙敏尹健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