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烫金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65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喷墨打印技术领域,解决了打印介质在传输过程中位置产生偏移会影响打印效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喷墨烫金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打印介质的厚度值;根据打印介质的厚度值调整作用在打印介质上的摩擦力;定位打印介质的位置,其为通过摩擦力定位打印介质的位置;获取打印介质上Mark点的实际坐标值,依据实际坐标值计算打印坐标值;依据打印坐标值在打印介质上进行喷墨打印;在打印介质上进行烫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喷墨烫金工艺首先根据打印介质的厚度来定位打印介质的位置,然后获取打印介质上Mark点的实际坐标值,再依据实际坐标值计算出打印坐标值,最后依据打印坐标值在打印介质上进行喷墨打印,从而提高图像在打印介质上打印的准确性。介质上打印的准确性。介质上打印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墨烫金工艺
[0001]本申请是2020年3月17日提交、专利技术名称为“喷墨烫金工艺”申请号为202010188040.9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喷墨打印
,具体是一种喷墨烫金工艺。

技术介绍

[0003]目前,人们越来越注重印刷制品和包装制品的装饰效果。烫金工艺在印刷和包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是利用热压转移的原理,将电化铝中的铝层转印到承印物表面以形成特殊的金属效果。烫金后的图案呈现出强烈的金属光泽,色彩鲜艳夺目,能增强印品的艺术性,使制品呈现高档质感,并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大大提升了印品的附加值。现有喷墨烫金工艺依靠输送机构的高速传送效率可实现不停机的高速打印,纸制的打印介质重量较轻,高速打印作业中采用皮带传输打印介质的表面与打印介质表面的摩擦力较小,再加之皮带传输的速度较快,共同导致打印介质在传输过程中位置容易产生偏移,从而影响打印介质的打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墨烫金工艺,用以解决打印介质在传输过程中位置产生偏移会影响打印效果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墨烫金工艺,喷墨烫金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打印介质的厚度值;
[0007]根据打印介质的厚度值调整作用在打印介质上的摩擦力;定位打印介质的位置,定位打印介质的位置为通过摩擦力定位打印介质的位置;获取打印介质上Mark点的实际坐标值,依据实际坐标值计算打印坐标值;依据打印坐标值在打印介质上进行喷墨打印;在打印介质上进行烫金。
[0008]作为上述喷墨烫金工艺的优选方案,摩擦力为打印介质与第一圆球和第二圆球接触时的摩擦力;第一圆球的重量大于第二圆球的重量;根据打印介质的厚度值调整作用在打印介质上的摩擦力包括以下步骤:设定打印介质的预设厚度,打印介质的厚度为预设厚度时,与打印介质接触的第一圆球的数量为M个,与打印介质接触的第二圆球的数量为K个;当打印介质的厚度大于预设厚度时,减少第一圆球的数量以减小作用在打印介质上的摩擦力;当打印介质的厚度小于预设厚度时,增加第一圆球的数量以增大作用在打印介质上的摩擦力。
[0009]作为上述喷墨烫金工艺的优选方案,第一圆球的数量M与第二圆球的数量K的和为N,其中,N为固定值。
[0010]作为上述喷墨烫金工艺的优选方案,依据打印坐标值在打印介质上进行喷墨打印
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输送打印介质至喷墨打印区,在输送打印介质的过程中将打印介质吸附在输送装置的工作面上,以保证打印介质在输送至喷墨打印区的过程中不发生偏移。
[0011]作为上述喷墨烫金工艺的优选方案,输送装置的工作面上沿与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分割为若干个吸风区域;输送打印介质至喷墨打印区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打印介质的尺寸数值;根据打印介质的尺寸数值控制与打印介质的尺寸数值相应的吸风区域工作。
[0012]作为上述喷墨烫金工艺的优选方案,在打印介质上进行烫金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输送打印介质至烫金区,在输送打印介质的过程中将打印介质吸附在输送装置的工作面上,以保证打印介质在输送至烫金区的过程中不发生偏移。
[0013]作为上述喷墨烫金工艺的优选方案,在依据打印坐标值在打印介质上进行喷墨打印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对打印介质上的油墨进行第一次固化。
[0014]作为上述喷墨烫金工艺的优选方案,在打印介质上进行烫金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对打印介质上的油墨及烫金层进行第二次固化,第二次固化的功率大于第一次固化的功率。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喷墨烫金工艺中,首先根据打印介质的厚度调整打印介质的摩擦力,并通过摩擦力定位所述打印介质的位置,然后获取打印介质上Mark点的实际坐标值,再依据实际坐标值计算出打印坐标值,最后依据打印坐标值在打印介质上进行喷墨打印,从而提高了图像在打印介质上打印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喷墨烫金一体化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供料装置、第一输送机构及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2]图5为图3中B

B处的剖视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第一输送机构及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第一拉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图7中F

F处的剖视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定位装置去掉机架及皮带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图6中H

H处的剖视图
[0028]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升降喷墨装置、刮墨装置及第二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升降喷墨装置的主视图;
[0030]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第一墨盒及第二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刮墨装置未设置防溅网、挡墨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刮墨装置设置了防溅网和挡墨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6为图15中G

G处的剖视图;
[0034]图17为图第一预定轨迹及第二预定轨迹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吸风机构及第二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皮带防偏机构与机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7]图20为图19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8]图2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皮带防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皮带防偏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图2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第二输送机构、过桥机构及第三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过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图2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烫金装置及第三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2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烫金装置的主视图;
[0044]图27为图26中D

D处的剖视图;
[0045]图2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喷墨烫金工艺的流程图。
[0046]图中零件部件及编号:
[0047]100、机架;
[0048]200、供料装置;210、送料飞达;211、吸嘴;220、升降平台;230、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墨烫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烫金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打印介质的厚度值;根据打印介质的厚度值调整作用在打印介质上的摩擦力;定位打印介质的位置,所述定位打印介质的位置为通过摩擦力定位所述打印介质的位置;获取所述打印介质上Mark点的实际坐标值,依据所述实际坐标值计算打印坐标值;依据所述打印坐标值在所述打印介质上进行喷墨打印;在所述打印介质上进行烫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烫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力为所述打印介质与第一圆球和第二圆球接触时的摩擦力;所述第一圆球的重量大于第二圆球的重量;所述根据打印介质的厚度值调整作用在打印介质上的摩擦力包括以下步骤:设定打印介质的预设厚度,打印介质的厚度为预设厚度时,与所述打印介质接触的所述第一圆球的数量为M个,与所述打印介质接触的所述第二圆球的数量为K个;当打印介质的厚度大于预设厚度时,减少第一圆球的数量以减小作用在打印介质上的摩擦力;当打印介质的厚度小于预设厚度时,增加第一圆球的数量以增大作用在打印介质上的摩擦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烫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球的数量M与所述第二圆球的数量K的和为N,其中,N为固定值。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喷墨烫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打印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勇何凯胡标文孟祥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