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夷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可变截面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062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截面导流装置,包括方形盒体、楔形件、第一弹性件和拖拽杆;所述楔形件包括第一单板、第二单板和第三单板,依次可转动连接组成楔形件;所述方形盒体的左右板内壁对称设置有楔形件,所述楔形件与方形盒体内壁组成可上下转动的平行四面调节板;所述左右楔形件的第一单板上表面分别通过第一弹性件与各自侧的方形盒体内壁连接;所述拖拽杆两端分别与方形盒体前后板内壁抵接,所述左右楔形件的第三单板通过第一牵引绳索与拖拽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只需将方形盒体上下开口接入脱硫塔底部就能完成安装;通过第一弹性件和第一牵引绳索带动楔形件转动,减少原有塔底截面,达到提高烟气流速、避免塔底部发生落灰的目的。发生落灰的目的。发生落灰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截面导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截面导流
,尤其涉及一种可变截面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设备,以塔式设备居多,即为脱硫塔。脱硫塔最初以花岗岩砌筑的应用的最为广泛,其利用水膜脱硫除尘原理,又名花岗岩水膜脱硫除尘器,或名麻石水膜脱硫除尘器。优点是易维护,且可通过配制不同的除尘剂,同时达到除尘和脱硫(脱氮)的效果。随着玻璃钢技术的发展,脱硫塔改用玻璃钢制造。相比花岗岩脱硫塔,玻璃钢脱硫塔制作成本低、加工容易、不锈不烂、重量轻,因此成为今后脱硫塔的发展趋势。经过多年的改进,已发展成文丘里型、旋流板型、旋流柱型、浮球型、筛板型、气动乳化型等各种类型的脱硫塔,设备技术日趋成熟,各有优点和不足,企业可依自身需要选用不同类型。
[0003]在脱硫塔内的锅炉或烧结机实际运行中,其负荷会根据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比如经济萧条时,会低负荷运行,经济景气时会满负荷运行。当满负荷运行时,干法脱硫塔底部流速能满足不落灰要求,无需补烟气;但在低负荷运行时,脱硫塔底部流速较低,需要在脱硫塔的底部额外补充高流速的烟气,才能保证脱硫塔底部不产生落灰现象。从节能的角度而言,对脱硫塔额外补充高流速的烟气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不利于节能;此外,对于业主而言,他们的装置大部分是低负荷的设备,在不额外补充烟气的前提下,很难达到脱硫塔底部不落尘的要求,时间久了塔底会积累相当多的烟尘,并且很难清理。
[0004]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脱硫吸收塔内的锅炉或烧结机低负荷运转时,在不额外补充烟气的情况下,无法保障脱硫吸收塔底部不落尘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变截面导流装置,包括方形盒体、楔形件、第一弹性件和拖拽杆;其中,所述楔形件包括第一单板、第二单板和第三单板,并且,所述第一单板、第二单板和第三单板可转动的依次连接组成所述楔形件,具体的:
[0007]所述方形盒体的左板内壁和右板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楔形件,并且,所述楔形件的第一单板、第二单板、第三单板,以及与楔形件连接的方形盒体内壁组成可上下转动的平行四面调节板结构;
[0008]所述方形盒体左右两侧楔形件的第一单板上表面分别通过第一弹性件与各自侧的方形盒体内壁连接;
[0009]所述拖拽杆的一端与方形盒体前板内壁抵接,另一端方形盒体后板的内壁抵接,并可旋转的设置在左右楔形件的下方,所述左板内壁设置的楔形件的第三单板下表面和右板内壁设置的楔形件的第三单板下表面通过第一牵引绳索分别与拖拽杆连接。
[0010]优选的,还包括拖拽杆驱动件,所述拖拽杆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驱动力臂、第二驱动力臂和第一磁铁;
[0011]所述第一驱动力臂的一端固定在拖拽杆的一端上,所述第二驱动力臂的一端与第一电机轴连,所述第一驱动力臂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力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磁铁磁性连接;
[0012]所述第一驱动力臂设置在方形盒体内,所述第二驱动力臂设置在方形盒体外,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力臂与第二驱动力臂呈对称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拖拽杆与方形盒体抵接处设置有带孔的轴承夹,所述拖拽杆的端部可旋转的插入轴承夹的孔内,并通过轴承夹与所述方形盒体的内壁固定。
[0014]优选的,还包括棘轮锁件,所述棘轮锁件包括棘轮、棘轮爪和第二磁铁;其中,所述棘轮爪的中部设置有与棘轮匹配的凸起,具体的:
[0015]所述棘轮与拖拽杆的另一端轴连;
[0016]所述棘轮爪设置在棘轮正上方,所述棘轮爪的一端与固定在方形盒体的内壁上;
[0017]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棘轮爪另一端对应方形盒体的外壁上,并与棘轮爪磁性连接,通过第二磁铁带动棘轮爪上的凸起卡入/滑出棘轮,用于实现对拖拽杆的锁定/解锁。
[0018]优选的,所述棘轮爪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牵引绳索与第二磁铁连接,用于提供棘轮爪锁定/解锁拖拽杆的动力。
[0019]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棘轮爪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在棘轮爪下方的方形盒体内壁上,用于提供棘轮爪复位锁定棘轮的动力。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驱动力臂之间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电机支架,并且,所述电机支架的中部设置有电机配位孔,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电机配位孔与第二驱动力臂轴连。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弹性件、橡胶弹性件和塑料弹性件的一种或多种。
[0022]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弹性件、橡胶弹性件和塑料弹性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优选的,所述第一牵引绳索为牵引铁绳、牵引钢丝绳和牵引铜丝绳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本技术结构简单,只需要将导流装置的方形盒体上下开口套接入脱硫塔底部就能实现本技术的安装;再通过调节第一弹性件和第一牵引绳索带动楔形件上的第一单板、第二单板和第三单板转动,进而减少烟气流动的原有塔底截面,以达到提高烟气流速、避免脱硫塔底部发生落灰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变截面导流装置的楔形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变截面导流装置的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变截面导流装置的棘轮锁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变截面导流装置的棘轮锁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变截面导流装置的棘轮爪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变截面导流装置的电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实施例1:
[00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变截面导流装置,包括方形盒体1、楔形件2、第一弹性件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截面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盒体(1)、楔形件(2)、第一弹性件(3)和拖拽杆(4);其中,所述楔形件(2)包括第一单板(21)、第二单板(22)和第三单板(23),并且,所述第一单板(21)、第二单板(22)和第三单板(23)可转动的依次连接组成所述楔形件(2),具体的:所述方形盒体(1)的左板内壁和右板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楔形件(2),并且,所述楔形件(2)的第一单板(21)、第二单板(22)、第三单板(23),以及与楔形件(2)连接的方形盒体(1)内壁组成可上下转动的平行四面调节板结构;所述方形盒体(1)左右两侧楔形件(2)的第一单板(21)上表面分别通过第一弹性件(3)与各自侧的方形盒体(1)内壁连接;所述拖拽杆(4)的一端与方形盒体(1)前板内壁抵接,另一端方形盒体(1)后板的内壁抵接,并可旋转的设置在左右楔形件(2)的下方,所述左板内壁设置的楔形件(2)的第三单板(23)下表面和右板内壁设置的楔形件(2)的第三单板(23)下表面通过第一牵引绳索(5)分别与拖拽杆(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截面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拖拽杆驱动件(6),所述拖拽杆驱动件(6)包括第一电机(61)、第一驱动力臂(62)、第二驱动力臂(63)和第一磁铁(64);所述第一驱动力臂(62)的一端固定在拖拽杆(4)的一端上,所述第二驱动力臂(63)的一端与第一电机(61)轴连,所述第一驱动力臂(62)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力臂(6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磁铁(64)磁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力臂(62)设置在方形盒体(1)内,所述第二驱动力臂(63)设置在方形盒体(1)外,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力臂(62)与第二驱动力臂(63)呈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截面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拽杆(4)与方形盒体(1)抵接处设置有带孔的轴承夹(7),所述拖拽杆(4)的端部可旋转的插入轴承夹(7)的孔内,并通过轴承夹(7)与所述方形盒体(1)的内壁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先保林权李华能何磊许颖仪
申请(专利权)人:武夷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