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动移载式出入料机构和智能料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61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动移载式出入料机构,包括:入料输送模组、入料移载模组、物料信息读取模组、出料输送模组、以及出料移载模组。入料输送模组包括:入料输送线和入料机械手。入料移载模组包括:第一线轨和两个入料中转台。出料输送模组包括:出料输送线和出料机械手。出料移载模组包括:第二线轨和两个出料中转台。第二线轨平行设置在第一线轨的上方或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料仓。利用入料移载模组和出料移载模组对存入或者取出的物料进行横向线性运动的移载方式,实现物料在不同巷道之间的转移,并且采用双动移载式结构,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控制难度低。控制难度低。控制难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动移载式出入料机构和智能料仓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仓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动移载式出入料机构,以及一种包括该双动移载式出入料机构的智能料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料仓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工作业仓储。智能料仓通过机械自动化的形式解决物料的存取,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其中,仓头作为物料的存入和取出的集聚地,而仓节提供物料存储的空间,堆垛机则取代工人,实现物料在仓头与仓节之间的转移。
[0003]传统的智能料仓存在的缺陷之一为:对于具有多巷道的仓节,每个巷道中会设置一个直线往复行走的轨道式堆垛机。为了实现物料在不同巷道之间的转移,通常还要在仓头处设置物料滚动移载模组,通过来回滚动的滚筒的外侧面携带物料依次地行走在不同巷道之间,当滚筒行走到指定的巷道时由轨道式堆垛机取走(存料时)或着由仓头处的机械手取走(取料时)。这种物料滚动移载模组的缺陷在于,物料所在的位置需要满足当滚筒行走到预设的巷道时,物料此刻刚好处于滚筒的出料位置,对于装置的控制程序的算法要求较高,而且为了精准地控制滚筒的行走和停止,使得滚筒的移动速度受限,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动移载式出入料机构,利用入料移载模组和出料移载模组对存入或者取出的物料进行横向线性运动的移载方式,实现物料在不同巷道之间的转移,并且采用双动移载式结构,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控制难度低。
[0005]一种双动移载式出入料机构,包括:
[0006]入料输送模组;入料输送模组包括:入料输送线和入料机械手;
[0007]入料移载模组;入料移载模组包括:第一线轨和两个滑动连接在第一线轨上的入料中转台;入料中转台用于接收入料机械手从入料输送线抓取的物料,且入料中转台还用于对物料进行定位后移送至预设的巷道处供轨道式堆垛机抓取;
[0008]物料信息读取模组;物料信息读取模组用于读取入料中转台上的物料的信息;
[0009]出料输送模组;出料输送模组包括:出料输送线和出料机械手;以及
[0010]出料移载模组;出料移载模组包括:第二线轨和两个滑动连接在第二线轨上的出料中转台;第二线轨平行设置在第一线轨的上方或下方;出料中转台用于接收轨道式堆垛机从仓节抓取的物料,且出料中转台还用于对物料进行定位后移送至预设的巷道处供出料机械手抓取。
[0011]上述双动移载式出入料机构,入料输送模组为物料存入的输入口,而出料输送模组为物料取出的输出口。入料移载模组和出料移载模组均架设在各个巷道的存取口,可以对接所有的巷道,中转台可以在线轨上快速往复动作,结构简单,控制难度低。当需要存入物料时,物料经由入料输送模组输入后由入料机械手转移至入料中转台上进行定位,经过
物料信息读取模组读取物料信息后,通过入料中转台滑动移载至预设的巷道处,等待轨道式堆垛机取料。同时,两个入料中转台构成双动式配合结构,当其中一个入料中转台被占用时,另一个入料中转台便可以接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理,当需要取出物料时,物料经由轨道式堆垛机取出后转移至出料中转台上进行定位,并通过出料中转台滑动移送至出料输送模组处,等待出料机械手将物料转移至出料输送线上。同时,两个出料中转台构成双动式配合结构,当其中一个出料中转台被占用时,另一个出料中转台便可以接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上述设计,利用入料移载模组和出料移载模组对存入或者取出的物料进行横向线性运动的移载方式,实现物料在不同巷道之间的转移,并且采用双动移载式结构,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控制难度低。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入料中转台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一线轨上的入料滑座、连接入料滑座的入料横移驱动器、以及安装在入料滑座上的入料定位组件。入料横移驱动器带动入料滑座沿着第一线轨滑动,而入料定位组件用于对放物料进行定位。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入料定位组件包括:安装在入料滑座上的第一载板、连接第一载板的第一升降驱动器、以及连接第一升降驱动器的第一外撑定位夹爪;第一载板设有供第一外撑定位夹爪穿入的第一避位孔。对于物料或者用于搭载的物料的料盘具有贯穿孔的情况,可以利用第一升降驱动器带动收拢状态的外撑定位夹爪穿过第一避位孔延伸至物料或者料盘中,接着第一外撑定位夹爪向外撑开,实现物料的定位。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入料定位组件包括:安装在入料滑座上的第一底座、平行于第一底座设置的第二载板、滑动设置在第一底座与第二载板之间的多个第一夹具、以及连接第一夹具的第一定位驱动器;第二载板设有多个均匀间隔设置且以第二载板的中心向外辐射的第一滑槽;一个第一夹具对应滑动连接一个第一滑槽;第一定位驱动器用于带动各第一夹具同步靠拢或者远离。工作时,通过第一定位驱动器带动各个第一夹具同步靠拢,利用第一夹具向内夹紧的方式实现物料的定位。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出料中转台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二线轨上的出料滑座、连接出料滑座的出料横移驱动器、以及安装在出料滑座上的出料定位组件。出料横移驱动器带动出料滑座沿着第二线轨滑动,而出料定位组件用于对放物料进行定位。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出料定位组件包括:安装在出料滑座上的第三载板、连接第三载板的第二升降驱动器、以及连接第二升降驱动器的第二外撑定位夹爪;第三载板设有供第二外撑定位夹爪穿入的第二避位孔。对于物料或者用于搭载的物料的料盘具有贯穿孔的情况,可以利用第二升降驱动器带动收拢状态的外撑定位夹爪穿过第二避位孔延伸至物料或者料盘中,接着第二外撑定位夹爪向外撑开,实现物料的定位。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出料定位组件包括:安装在出料滑座上的第二底座、平行于第二底座设置的第四载板、滑动设置在第二底座与第四载板之间的多个第二夹具、以及连接第二夹具的第二定位驱动器;第四载板设有多个均匀间隔设置且以第四载板的中心向外辐射的第二滑槽;一个第二夹具对应滑动连接一个第二滑槽;第二定位驱动器用于带动各第二夹具同步靠拢或者远离。工作时,通过第二定位驱动器带动各个第二夹具同步靠拢,利用第二夹具向内夹紧的方式实现物料的定位。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线轨平行设置在第一线轨的下方时,入料输送模组还包括:连接入料输送线的入料升降组件,入料升降组件用于带动入料输送线升降动作;当
第二线轨平行设置在第一线轨的上方时,出料输送模组还包括:连接出料输送线的出料升降组件,出料升降组件用于带动出料输送线升降动作。通过设置入料升降组件或者出料升降组件,弥补第二线轨和第一线轨在垂直方向上的落差,缩短机械手的动作行程,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物料信息读取模组包括:扫码枪和移料机械手;移料机械手用于将扫码枪无法读取出信息的物料转移至预设的回收点。考虑到可能存在物料的信息无法被读取到的情况,所以设置移料机械手对该类物料进行回收处理。
[0020]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料仓。
[0021]一种智能料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动移载式出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料输送模组;所述入料输送模组包括:入料输送线和入料机械手;入料移载模组;所述入料移载模组包括:第一线轨和两个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线轨上的入料中转台;所述入料中转台用于接收所述入料机械手从所述入料输送线抓取的物料,且所述入料中转台还用于对物料进行定位后移送至预设的巷道处供轨道式堆垛机抓取;物料信息读取模组;所述物料信息读取模组用于读取所述入料中转台上的物料的信息;出料输送模组;所述出料输送模组包括:出料输送线和出料机械手;以及出料移载模组;所述出料移载模组包括:第二线轨和两个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线轨上的出料中转台;所述第二线轨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线轨的上方或下方;所述出料中转台用于接收轨道式堆垛机从仓节抓取的物料,且所述出料中转台还用于对物料进行定位后移送至预设的巷道处供所述出料机械手抓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移载式出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中转台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线轨上的入料滑座、连接所述入料滑座的入料横移驱动器、以及安装在所述入料滑座上的入料定位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移载式出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定位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入料滑座上的第一载板、连接所述第一载板的第一升降驱动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器的第一外撑定位夹爪;所述第一载板设有供所述第一外撑定位夹爪穿入的第一避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移载式出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定位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入料滑座上的第一底座、平行于所述第一底座设置的第二载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二载板之间的多个第一夹具、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夹具的第一定位驱动器;所述第二载板设有多个均匀间隔设置且以所述第二载板的中心向外辐射的第一滑槽;一个所述第一夹具对应滑动连接一个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定位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胜潘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国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