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模组及电池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023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芯组件,所述壳体包括温控底板和两个温控侧板,两个所述温控侧板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温控底板的相对两侧,所述温控底板与所述电芯组件的底面相接触,两个所述温控侧板分别与所述电芯组件的两个侧面相接触;所述温控底板内和所述温控侧板内均设有用于冷却流体或加热流体流通的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不仅冷却/加热效果好,而且结构紧凑,有利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温控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温控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温控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模组及电池温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电池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能源需求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发展电动汽车已是大势所趋。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分,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的性能和成本。
[0003]动力电池放电存在一个最优的温度区间,当电池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导致电池的放电能力急剧下降,限制电池的输出功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电池发生热失控起火。目前一般采用风冷、液冷等方式对电池包进行整包冷却,不仅冷却效果有限,而且相应设置的冷却结构占用空间大,影响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目前电池的液冷一般采用单一的冷却方式(例如只采用水冷),当电池需要快速降温时,无法起到良好的快速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电池温控系统,不仅冷却/加热效果好,而且结构紧凑,有利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芯组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温控底板和两个温控侧板,两个所述温控侧板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温控底板的相对两侧,所述温控底板与所述电芯组件的底面相接触,两个所述温控侧板分别与所述电芯组件的两个侧面相接触;所述温控底板内和所述温控侧板内均设有用于冷却流体或加热流体流通的流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底板的流体入口与所述温控侧板的流体入口相互独立,所述温控底板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温控侧板的流体出口相互独立,使得所述温控底板内和所述温控侧板内能够同时通入相同的冷却流体或加热流体,或者分别通入不同的冷却流体或加热流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侧板上设有侧板汇总管,所述侧板汇总管与所述温控侧板内的流道连通;所述温控底板上设有底板汇总管,所述底板汇总管与所述温控底板内的流道连通;所述侧板汇总管与所述底板汇总管相互独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汇总管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温控侧板相对两端的侧板进口汇总管和侧板出口汇总管,所述侧板进口汇总管和所述侧板出口汇总管分别与所述温控侧板内的流道的进口和出口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温控侧板分别为第一温控侧板和第二温控侧板,所述第一温控侧板上的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兴张卓凡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智源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