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板沉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15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斜板沉淀器,包括箱体、支撑柱、污泥沉淀斗、缓冲槽、反应腔室和净水槽,箱体的底端且靠近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柱,箱体的内壁底端设置有多组污泥沉淀斗,箱体的内壁且位于中间位置设置有缓冲槽,箱体的内壁且位于缓冲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反应腔室,箱体的内壁顶端设置有净水槽,反应腔室的内壁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布水区、填料层和清水区,布水区的内壁且位于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有多组布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能够通过布水管将污水均匀排放到污泥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处理,使得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均匀的沉淀到污泥沉淀斗的底端,可以降低排泥过程中污泥中的含水量,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斜板沉淀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斜板沉淀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污水处理能力存在缺口,再加上近几年我国水体污染事件频繁发生,水务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斜板沉淀器作为污水处理的一个单元,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斜板沉淀器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污水分布不均匀,导致多个沉淀池内沉淀的污泥分散不均匀,且由于沉淀池的排泥口通过排污管串联在一起,在排放污泥的过程中,提高了污泥中的含水量,降低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斜板沉淀器,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斜板沉淀器,包括箱体、支撑柱、污泥沉淀斗、缓冲槽、反应腔室和净水槽,所述箱体的底端且靠近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柱,所述箱体的内壁底端设置有多组污泥沉淀斗,所述箱体的内壁且位于中间位置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箱体的内壁且位于缓冲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反应腔室,所述箱体的内壁顶端设置有净水槽,所述净水槽的内壁底端且位于反应腔室的上方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反应腔室的内壁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布水区、填料层和清水区,所述布水区的内壁且位于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有多组布水管,多组所述布水管的一端与缓冲槽的内壁底端相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且位于缓冲槽的前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缓冲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出水端的下方位置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通过两组固定架分别与缓冲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搅拌扇叶。
[0007]优选的,所述污泥沉淀斗的外表面开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与污泥沉淀斗的内壁底端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污泥沉淀斗的底端与支撑柱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
[0009]优选的,净水槽的内壁底端且位于排水口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锯齿板,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且位于净水槽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
[0010]优选的,所述填料层内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有多组波纹板,多组所述波纹板沿水平方向倾斜30
°‑
45
°
设置。
[0011]优选的,相邻两组所述波纹板的波峰与波谷相互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布水管的外表面且位于底端均匀开设有多组布水孔。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中,可以通过污水对搅拌扇叶形成一定的冲刷,使得搅拌扇叶在水流
的冲刷下进行转动,然后搅拌扇叶通过转轴带动缓冲槽底端的搅拌扇叶进行同步转动,能够对污水进行一定的搅拌,使得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混合的更加均匀;然后通过布水管将污水均匀排放到污泥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处理,使得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均匀的沉淀到污泥沉淀斗的底端,可以降低排泥过程中污泥中的含水量,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斜板沉淀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图1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图1的填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箱体1、支撑柱2、污泥沉淀斗3、缓冲槽4、引流管41、固定架42、转轴43、搅拌扇叶44、反应腔室5、布水区51、填料层52、安装架521、波纹板522、清水区53、净水槽6、溢流堰7、锯齿板8、进水口9、出水口10、排泥口11、布水管12、布水孔1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斜板沉淀器,包括箱体1、支撑柱2、污泥沉淀斗3、缓冲槽4、反应腔室5和净水槽6,箱体1的底端且靠近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柱2,箱体1的内壁底端设置有多组污泥沉淀斗3,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中间位置设置有缓冲槽4,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缓冲槽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反应腔室5,箱体1的内壁顶端设置有净水槽6,净水槽6的内壁底端且位于反应腔室5的上方开设有排水口,反应腔室5的内壁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布水区51、填料层52和清水区53,布水区51的内壁且位于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有多组布水管12,多组布水管12的一端与缓冲槽4的内壁底端相连通。
[0024]当污水进入到缓冲槽4后,可以通过布水管12将污水均匀的排入到布水区51内,然后污水向下流入到污泥沉淀斗3内进行沉淀,使得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均匀的沉淀到污泥沉淀斗3的底端,可以降低排泥过程中污泥中的含水量;然后污水经过填料层52可以减缓水流的流速,提高污水中大颗粒杂质的沉淀效果;接着,沉淀后的澄清水通过清水区53流入到净水槽6内,从而可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箱体1的外表面且位于缓冲槽4的前端开设有进水口9,缓冲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引流管41,引流管41的出水端的下方位置设置有转轴43,转轴43的外表面通过两组固定架42分别与缓冲槽4的内壁转动连接,转轴43的两端分别固
定连接有两组搅拌扇叶44。
[0026]可以通过水泵将污水通过进水口9泵入到引流管41内,然后污水从引流管41的出水端排出,可以对靠近引流管41一侧的搅拌扇叶44形成一定的冲刷,使得搅拌扇叶44在水流的冲刷下进行转动,然后搅拌扇叶44通过转轴43带动缓冲槽4底端的搅拌扇叶44进行同步转动,能够对污水进行一定的搅拌,使得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混合的更加均匀。
[002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污泥沉淀斗3的外表面开设有排泥口11,排泥口11与污泥沉淀斗3的内壁底端相连通;便于污泥的排放。
[002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污泥沉淀斗3的底端与支撑柱2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可以减小支撑柱2的支撑力,进行辅助支撑。
[002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净水槽6的内壁底端且位于排水口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溢流堰7,溢流堰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锯齿板8,箱体1的外表面且位于净水槽6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10。
[0030]当清水区53内的澄清水装满后,澄清水会从锯齿板8处溢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斜板沉淀器,包括箱体(1)、支撑柱(2)、污泥沉淀斗(3)、缓冲槽(4)、反应腔室(5)和净水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端且靠近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柱(2),所述箱体(1)的内壁底端设置有多组污泥沉淀斗(3),所述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中间位置设置有缓冲槽(4),所述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缓冲槽(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反应腔室(5),所述箱体(1)的内壁顶端设置有净水槽(6),所述净水槽(6)的内壁底端且位于反应腔室(5)的上方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反应腔室(5)的内壁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布水区(51)、填料层(52)和清水区(53),所述布水区(51)的内壁且位于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有多组布水管(12),多组所述布水管(12)的一端与缓冲槽(4)的内壁底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板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表面且位于缓冲槽(4)的前端开设有进水口(9),所述缓冲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引流管(41),所述引流管(41)的出水端的下方位置设置有转轴(43),所述转轴(43)的外表面通过两组固定架(42)分别与缓冲槽(4)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桂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