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型空气循环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07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舒适型空气循环防护服,主要包括防护服内、外两层、进气扇、单向排气阀、电池、过滤消毒层、温湿度传感器、显示面板及控制器。防护服外层为保护层,内层为有孔的可吸汗材料,小孔用于梳理新鲜空气,使其均匀散布到全身。背部装有进气扇,进气扇与外层连接,往内外夹层充入空气,空气通过内层小孔进入防护服内部;人体两侧靠近膝盖部分安装单向排气阀,通过正压将防护服内污浊空气排出去,最终通过进气扇与单向排气阀的共同作用达到防护服内部空气循环。减少穿戴人员的汗液凝聚,增加舒适感。加舒适感。加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舒适型空气循环防护服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防护
,具体指一种舒适性空气循环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医护人员的卫生健康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有传染性疾病爆发时,医护人员乃至社会服务行业人员的的防护问题尤为重要。
[0003]2020年初全世界范围内均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于目前的防护服透气性差,会导致医护人员出现闷热、出汗、缺水、呼吸不畅、晕厥等不良症状,不仅使穿戴着感觉不适还会对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舒适型空气循环防护服,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医护人员的舒适感,避免医护人员因缺水而造成晕厥等健康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进气扇与出气孔的共同作用达到防护服内部空气循环的目的。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将防护服划分为三层结构,由内向外为内部面料层、空气流动层、外部面料层,空气流动层处于内部面料层和外部面料层之间。内层(内部面料层)为有孔的可吸汗材料,将内外夹层之间(内部面料层和外部面料层之间)的新鲜空气均匀地送入防护服内部空间。外部面料层用于隔绝空气中的灰尘、微小颗粒、细菌、病毒。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空气层后防护服内部面料层和外部面料层间距应不大于2cm,防止防护服过于鼓胀而使医护人员行动不便。
[0008]本专利技术将脸部设计成透明面罩,且不产生水雾,保证医务人员良好的视线;同时避免头罩软塌在脸部,影响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本专利技术设计面罩,将头罩支撑起来。
[0009]本专利技术在身体两侧膝盖高度位置设置单向排气阀,排出人体产生的污浊空气。
[0010]单向排气阀的原理是:当封闭空间内气体对阀门达到一定压力时,气体可由内向外推开排气阀片,向外排出多余的气体;当防护服内压力减小到不足以顶开阀片时阀门自动关闭。
[0011]且只有在空间内压力高于外界压力时阀门才会自动开启,反之不会开启,外面的空气、水蒸气则不能进入。
[0012]进气扇与外部面料层连接;使内部面料层和外部面料层夹层充气,空气再从内部面料层小孔进入防护服,防护服内部进行空气循环,最终防护服内的空气被单向排气阀排出。
[0013]本专利技术在进气扇前方设置过滤层,过滤空气中存在的灰尘、微小颗粒、细菌、病毒。
[0014]本专利技术将电池、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收集在一个集中盒中,集中盒表面安有显示面板,将集中盒通过粘合胶条粘贴在进气扇上方。
[0015]更进一步,进气扇与防护服进行可拆卸连接。
[0016]进气扇外围有螺纹,防护服进气口装有带有内螺纹的塑料口,二者再通过粘合胶条进行无缝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防护服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8](1)防护服为三层结构,由内向外为内部面料层、空气流动层、外部面料层,空气流动层处于内部面料层和外部面料层之间。内部面料层和外部面料层形成的空气流动夹层可以输送新风,内部面料层表面有孔,达到梳理新风作用,保证新风均匀送达人体各部分,内层(内部面料层)材料为吸汗材料,在新风流动过程中也可以带走人体汗液,保证医护人员随时处在清爽舒适的环境中。
[0019](2)防护服背部设有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显示面板,显示面板随时监测防护服内温湿度情况,而且控制器与温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当防护服内温湿度适宜时控制器自动关闭进气扇,达到节能的目的。
[0020](3)本专利技术可长时间单人使用,不用担心定时更换防护服,或者防护服数量不够用等资源短缺问题。
[0021](4)本专利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医护人员因闷热带来的胸闷、体力不支等问题,有利于医护人员的健康及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舒适型空气循环防护服做详细附图介绍。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舒适型空气循环防护服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舒适型空气循环防护服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进气扇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内部面料层开孔布局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8]1‑
单向排气阀、2

排气口、3

进风口、4

集中盒、5

内部面料层、6

外部面料层、 7

空气流动层、8

面罩、9

显示面板、3
‑1‑
防护罩、3
‑2‑
过滤消毒层、3
‑3‑
进气扇外壳、3
‑4‑ꢀ
进气扇、3

5螺丝、3
‑6‑
带有内螺纹塑料口、3
‑7‑
不干胶层、5
‑1‑
送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参见附图1、2、3、4所示,本专利技术舒适型空气循环防护服,包括外部面料层6、内部面料层5、送风孔5

1、进气扇外壳3

3、进气扇3

4、单向排气阀1及电池、温湿度显示器、控制器集中盒4。
[0031]本专利技术中,外部面料层6上有进气孔6

1、排气孔2,进气孔6

1与进气扇外壳3

3连接;内部面料层5表面有附图4所示的送风孔5

1,保证人体散热均匀迅速,且开有排气孔2,排气孔2与单向排气阀1连接。
[003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单向排气阀1分别设置在人体左、右侧膝盖高度,由于防护服内气压大于外部气压,达到单向排气目的,且不会因为气流过大而吹起底面灰尘,也不会因为位置过高而使患者造成二次感染。
[0033]如附图3所示,过滤消毒层3

2设置在进气扇3

4前方,材料为HEPA高效滤网,此材料为多层折叠滤网,滤净功能与其表面积成正比,HEPA高效滤网最强可过滤 0.3微米的粒子,滤净率可达99.97%过滤性能极强,且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洁净厂房等需要高洁净度环境的地方。
[003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进气扇外壳3

3与外部面料层6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进气扇外壳3

3外围有外螺纹,与外部面料层6连接的带有内螺纹塑料口3

6内表面有内螺纹,进气扇外壳3

3旋入带有内螺纹塑料口3

6完成固定,防护服使用完毕后或者检修进气扇时可单独拆下;带有内螺纹塑料口通过不干胶层3

7固定在进气孔6

1处;排气孔2 大小均相等,单向排气阀1穿过排气孔2进行扣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舒适型空气循环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服由内向外为内部面料层、空气流动层、外部面料层;背部设置有进气扇,进气口开在防护服的外部面料层与空气流动层连通;单向排气阀与防护服的内部面料层、外部面料层同时连接;过滤消毒层设置于进气扇处;控制器与进气扇连接,用于控制进气扇的转动与停止;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传递温湿度信号;显示面板与温湿度传感器电性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型空气循环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面料层为有吸汗功能材料,表面不同位置设置有送风孔,送风孔的排列方式为:后背有三个送风孔,呈正三角排列;大臂、小臂、大腿、小腿中间位置后侧至少各有一个送风孔,内部面料层的送风孔不少于11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型空气循环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温湿度传感器将防护服内温湿度反映到显示面板上,监测防护服内的温湿度值;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在温湿度达到人体舒适指标时,通过控制器关闭进气扇,达到节能目的;温湿度不够人体舒适指标时,通过所述控制器开启进气扇,进行空气循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型空气循环防护服,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甜张振迎刘含常莉陈艳华王昆黄春松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