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切开术后防护围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841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术后防护围兜,包括围兜本体和脖套;所述的脖套包括定位片和第一束缚带;所述定位片的中间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围兜本体包括围兜垫和防护罩;所述的防护罩罩于围兜垫的前片;所述的围兜垫上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围兜垫的第二通气孔与定位片的第一通气孔相对应;所述的脖套叠加于围兜本体的后片并与围兜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三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于患者气管切口处的防护具有便于清洁以及减少细菌感染的作用。少细菌感染的作用。少细菌感染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切开术后防护围兜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气管切开术后防护围兜。

技术介绍

[0002]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
[0003]患者的颈部会置入特制的气管套管,从而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引流下呼吸道分泌物。但是普通的气管套管周围没有防护装置,患者气管中的痰液等其他分泌物容易喷射出来,污染周边环境,加重了清洁的任务;另一方面,气管切口处于暴露的状态时,容易引发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术后防护围兜。
[0005]本技术解决的是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其气管中的痰液等其他分泌物容易喷射出来,污染周边环境,加重了清洁的任务,切口处容易受细菌感染的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围兜本体和脖套;所述的脖套包括定位片和第一束缚带;所述定位片的中间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围兜本体包括围兜垫和防护罩;所述的防护罩罩于围兜垫的前片;所述的围兜垫上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围兜垫的第二通气孔与定位片的第一通气孔相对应;所述的脖套叠加于围兜本体的后片并与围兜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三通气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围兜垫包括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的中段和下段的宽度大于上段的宽度;所述上段的高度与人体的脖子长度相适配;所述上段的顶端呈弧形结构;所述的下段朝向围兜垫的前片方向弯折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两侧设有围合侧壁;所述中段与下段的宽度一致。
[0008]再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护罩安装于容置腔的上方,覆盖围兜垫的上段和中段;所述的防护罩包括前板、顶板和侧板,所述防护罩的前板呈倾斜结构,所述前板的顶端接近围兜垫,所述前板的底端远离围兜垫;所述的第三通气孔位于防护罩的前板。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顶板的形状与围兜垫上段的弧形结构相适配,所述的顶板呈曲面结构。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侧板顶端的宽度小于侧板底端的宽度,所述侧板底端的宽度与容置腔的宽度相适配;所述防护罩的其中一侧板与围兜垫的一侧铰接,相对的另一侧板与围兜垫的侧边设有卡合结构。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卡合结构包括卡舌和卡槽;所述的围兜垫上设置卡槽,所述防护罩的侧板边缘设置卡舌。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围兜垫的后片底部设有第二束缚带。
[0013]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设有出水孔,所述的出水孔处安装堵头;所述的容置
腔的底面呈倾斜状结构;所述的出水孔位于容置腔的底面较低的一端。
[0014]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的底边设有限位槽,所述与防护罩接触的容置腔开口处设有凸起的限位条。
[0015]进一步的,所述脖套和围兜本体为柔性材质。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7]1、围兜本体上的防护罩能够起到阻隔痰液等分泌物外喷而污染周边环境的作用。防护罩上有第三通气孔,围兜本体有第二通气孔,保证通气顺畅。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气管进行湿化处理时,可以直接依次穿孔第三通气孔、第二通气孔和第一通气孔进行,无需打开防护罩。
[0018]2、脖套与围兜本体叠加固定连接,脖套利用第一束缚带固定在颈部,围兜本体由第二束缚带束缚在患者身体,达到固定的效果。
[0019]3、防护罩的顶部是弧形结构,可便于患者支撑头部。防护罩的保护能够适当避免气管部位受到细菌感染,又能保证正常通气。
[0020]4、防护罩的前板是倾斜设置,便于喷射的分泌物滑入容置腔内,容置腔的底部有出水孔,对围兜本体进行清洁后,污水能够从出水孔排出,无需患者脱离本围兜。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之防护罩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之防护罩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4]图4是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5]图5是本技术卡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防护罩;2、卡舌;3、第三通气孔;4、限位槽;5、第二束缚带;6、堵头;7、限位条;8、卡槽;9、围兜垫;90、上段;91、中段;92、下段;920、容置腔;921、出水孔;900、第二通气孔;901、弧形结构;10、第一束缚带;11、定位片;12、第一通气孔;100、顶板;101、前板;102、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围兜本体和脖套。脖套和围兜本体为柔性材质。增加与患者皮肤接触的舒适度。
[0029]脖套包括定位片11和第一束缚带10。定位片11的中间设有第一通气孔12。定位片11利用第一束缚带10束缚在患者的颈部,第一通气孔12对准患者的颈部切口。
[0030]围兜本体包括围兜垫9和防护罩1。防护罩1罩于围兜垫9的前片。防护罩1上设有第三通气孔3
[0031]围兜垫9上设有第二通气孔(900);围兜垫9的第二通气孔(900)与定位片11的第一通气孔12相对应;脖套叠加于围兜本体的后片并与围兜本体固定连接。脖套和围兜本体的叠加连接设置是为了便于围兜本体的使用,由于患者颈部空间的局限,以及为了患者穿戴围兜的舒适性,将颈部围合部分(脖套)与围兜分离设置,但使用时又是一体连接,既能起到
方便使用的作用又能起到护理的作用。
[0032]如图1、3、4所示,围兜垫9包括上段90、中段91和下段92。中段91和下段92的宽度大于上段90的宽度。上段90的高度与人体的脖子长度相适配;上段90的顶端呈弧形结构901;下段92朝向围兜垫9的前片方向弯折形成容置腔920;容置腔920的两侧设有围合侧壁;中段91与下段92的宽度一致。
[0033]如图1、3、4所示,防护罩1安装于容置腔920的上方,覆盖围兜垫9的上段90和中段91。防护罩1包括前板101、顶板100和侧板102,防护罩1的前板101呈倾斜结构,前板101的顶端接近围兜垫9,前板101的底端远离围兜垫9。防护罩1的前板101倾斜的设计是为了便于患者颈部切口处外喷的痰液等其他分泌物能够顺着前板101滑入容置腔920或者粘结在前板101上,在受到重力的影响下,直接落入容置腔920。
[0034]第三通气孔3位于防护罩1的前板101。第三通气孔3的作用主要保证患者切口处的呼吸,以及对颈部切口处进行湿化护理时,能够直接将管子从第三通气孔3伸入再穿入第二通气孔900、第一通气孔12,无需打开防护罩1。
[0035]如图1所示,防护罩1顶板100的形状与围兜垫9上段的弧形结构901相适配,顶板100呈曲面结构。顶板100的曲面结构与患者下巴的弧度相适配,由于患者颈部存在切口,头部与颈部的活动受限,因此顶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切开术后防护围兜,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兜本体和脖套;所述的脖套包括定位片和第一束缚带;所述定位片的中间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围兜本体包括围兜垫和防护罩;所述的防护罩罩于围兜垫的前片;所述的围兜垫上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围兜垫的第二通气孔与定位片的第一通气孔相对应;所述的脖套叠加于围兜本体的后片并与围兜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三通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术后防护围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兜垫包括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的中段和下段的宽度大于上段的宽度;所述上段的高度与人体的脖子长度相适配;所述上段的顶端呈弧形结构;所述的下段朝向围兜垫的前片方向弯折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两侧设有围合侧壁;所述中段与下段的宽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术后防护围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罩安装于容置腔的上方,覆盖围兜垫的上段和中段;所述的防护罩包括前板、顶板和侧板,所述防护罩的前板呈倾斜结构,所述前板的顶端接近围兜垫,所述前板的底端远离围兜垫;所述的第三通气孔位于防护罩的前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术后防护围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玲芳程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