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05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08
一种断路器,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该断路器包括外壳以及分别设于外壳内的手柄机构、操作机构、动触头、静触头、进线机构和出线机构,手柄机构和操作机构传动连接,操作机构与动触头传动连接,以驱动动触头和静触头分闸或者合闸;外壳呈长方体结构,进线机构和出线机构沿外壳的长度方向分布于操作机构的相对两侧,出线机构的两出线端子沿外壳的宽度方向排布。该断路器布局合理、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利于断路器小型化。利于断路器小型化。利于断路器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它的操作性能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当系统中出现故障时,断路器快速切除系统中故障机构,或者切断整个电源供电,以防止故障扩大,避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0003]随着断路器在各种电器设备上的广泛使用,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电器设备的安装需要,断路器的结构也逐渐朝向小型化发展。然而,现有的断路器在安装布局中,由于其内部空间设计、结构或元件排布不合理,导致断路器内部空间浪费,进而使得断路器整体结构紧凑性较低,整体体积较大,难以满足断路器轻薄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其布局合理、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利于断路器小型化。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外壳以及分别设于外壳内的手柄机构、操作机构、动触头、静触头、进线机构和出线机构,手柄机构和操作机构传动连接,操作机构与动触头传动连接,以驱动动触头和静触头分闸或者合闸;外壳呈长方体结构,进线机构和出线机构沿外壳的长度方向分布于操作机构的相对两侧,出线机构的两出线端子沿外壳的宽度方向排布。该断路器布局合理、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利于断路器小型化。
[0007]可选地,两出线端子之间的连线与外壳的宽度方向平行。
[0008]可选地,手柄机构和出线机构位于操作机构的同侧。
[0009]可选地,断路器还包括设于外壳内的指示件,指示件上设有合闸标识和分闸标识,外壳上设有指示窗口,指示件用于在断路器合闸时受驱将合闸标识与指示窗口对应,并在断路器分闸时受驱将分闸标识与指示窗口对应。
[0010]可选地,指示窗口和两出线端子的出线口设于外壳的同一面,且指示窗口位于手柄机构的上方或者下方。
[0011]可选地,手柄机构用于在断路器合闸或者分闸时驱动指示件运动,且手柄机构和指示件的排布方向与两出线端子的排布方向平行。
[0012]可选地,断路器还包括设于外壳内且与手柄机构配合的卡扣件,卡扣件用于在断路器安装至机箱内时,将外壳锁止在机箱内,卡扣件位于手柄机构远离两出线端子的一侧。
[0013]可选地,断路器还包括转动连接于外壳内且与手柄机构配合的解锁件,解锁件用于锁止或者解锁手柄机构,其中,解锁件和卡扣件沿外壳的长度方向排布,且解锁件靠近卡扣件的一端与卡扣件靠近解锁件的一端铰接。
[0014]可选地,断路器还包括旋拧于外壳上的调节螺钉以及设于外壳内的双金属片和动引弧板,双金属片分别与引弧板和进线机构连接,用于在受热膨胀时驱动断路器分闸,调节螺钉和动引弧板沿外壳的宽度方向排布,且调节螺钉抵接于动引弧板的中间位置,用于通过动引弧板调节双金属片的位置。
[0015]可选地,断路器还包括设于外壳内的灭弧机构,灭弧机构的开口对应设于动触头和静触头的接触处,且在断路器进行分闸和合闸操作时,动触头的运动路径至少部分位于灭弧机构的开口内。
[0016]可选地,所述断路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静触头电连接,用于采集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接入的负载回路的电路信息;其中,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断路器的灭弧机构之间通过隔离壁隔开。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8]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外壳以及分别设于外壳内的手柄机构、操作机构、动触头、静触头、进线机构和出线机构,手柄机构和操作机构传动连接,操作机构与动触头传动连接,以驱动动触头和静触头分闸或者合闸;外壳呈长方体结构,进线机构和出线机构沿外壳的长度方向分布于操作机构的相对两侧,出线机构的两出线端子沿外壳的宽度方向排布。这样,本申请通过将外壳设置成长方形结构,且将进线机构和出线机构沿外壳的长度方向分布于操作机构的相对两侧,并且将出线机构的两个出线端子沿外壳的宽度方向排布,相对现有技术而言,可以优化断路器内各个零部件的布局,通过本断路器的零部件的布局形式,可以减小断路器的外壳的整体厚度,实现断路器的薄型化需求,进而使得断路器的整体机构更加紧凑,且空间利用率更高,利于断路器小型化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1]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在分闸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在合闸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断手柄机构、卡扣件和解锁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0025]图标:10

外壳;a

外壳的长度方向;b

外壳的宽度方向;c

外壳的厚度方向;11

指示窗口;20

手柄机构;30

操作机构;40

动触头;50

静触头;60

进线机构;70

出线机构;71

出线端子;72

安装孔;80

指示件;91

卡扣件;92

解锁件;93

调节螺钉;94

双金属片;95

动引弧板;96

灭弧机构;97

信号端子;98

隔离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手柄机构、操作机构、动触头、静触头、进线机构和出线机构,所述手柄机构和所述操作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操作机构与所述动触头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分闸或者合闸;所述外壳呈长方体结构,所述进线机构和所述出线机构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分布于所述操作机构的相对两侧,所述出线机构的两出线端子沿所述外壳的宽度方向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出线端子之间的连线与所述外壳的宽度方向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指示件,所述指示件上设有合闸标识和分闸标识,所述外壳上设有指示窗口,所述指示件用于在断路器合闸时受驱将所述合闸标识与所述指示窗口对应,并在所述断路器分闸时受驱将所述分闸标识与所述指示窗口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窗口和两所述出线端子的出线口设于所述外壳的同一面,且所述指示窗口位于所述手柄机构的上方或者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机构用于在所述断路器合闸或者分闸时驱动所述指示件运动,且所述手柄机构和所述指示件的排布方向与两所述出线端子的排布方向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手柄机构配合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用于在所述断路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连云飞李自强陈望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