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室内突发故障下的SF6气体泄漏快速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000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07
GIS室内突发故障下的SF6气体泄漏快速回收系统,属于GIS室内SF6气体回收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在GIS室内突发SF6气体泄漏的情况下,快速回收泄漏的气体,以减少检修人员伤害、降低环境污染的问题;智能巡检机器人单元可移动设置在GIS室内,风机单元包括多个安装在GIS室内墙壁上的风机,多个风机通过回收管道与混合气体预处理装置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混合气体预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混合气体分离装置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混合气体分离装置的输出端与提纯与储存装置的输入端密封连接;处理后SF6气体纯度提高至95%以上,可直接回充至设备再利用,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了GIS室内检修人员安全的同时,防止了泄漏的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境的污染。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GIS室内突发故障下的SF6气体泄漏快速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GIS室内SF6气体回收
,涉及GIS室内突发故障下的SF6气体泄漏快速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GIS设备自20世纪60年代实用化以来,已广泛运行于世界各地,GIS不仅在高压、超高压领域被广泛应用,而且在特高压领域也被使用。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是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的英文简称,GIS由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避雷器、母线、连接件和出线终端等组成,这些设备或部件全部封闭在金属接地的外壳中,在其内部充有一定压力的SF6绝缘气体,故也称SF6全封闭组合电器。
[0003]SF6气体温室效应是CO2的23900多倍,在空气中能够存在3200多年,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禁止排放的六种气体之一,SF6是的密度是空气的5倍,且宜向空间低洼处聚集;GIS安装地点为室内或者地下密闭空间内,当GIS室内突发SF6气体泄漏时,泄漏的SF6气体会大量聚集在室内低洼处及角落内,造成室内缺氧,对检修人员造成伤害,同时突发泄漏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若不及时对GIS室内泄漏的SF6气体进行快速收集分离储存,会对GIS附近的周边环境造成次生灾害,影响环境安全及人员安全;目前还未有一套GIS室内突发故障下的SF6气体泄漏快速回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GIS室内突发故障下的SF6气体泄漏快速回收系统,解决如何在GIS室内突发SF6气体泄漏的情况下,快速回收泄漏的气体,以减少检修人员伤害、降低环境污染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6]GIS室内突发故障下的SF6气体泄漏快速回收系统,包括:智能巡检机器人单元、风机单元、混合气体预处理装置、混合气体分离装置、提纯与储存装置;所述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单元可移动设置在GIS室内,所述的风机单元包括多个安装在GIS室内墙壁上的风机,多个风机通过回收管道与混合气体预处理装置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所述的混合气体预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混合气体分离装置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所述的混合气体分离装置的输出端与提纯与储存装置的输入端密封连接。
[0007]通过智能巡检机器人单元检测到SF6气体泄漏浓度达到设定阈值时,定位GIS室内SF6气体的泄漏点,同时发送信号至风机单元以及混合气体预处理装置、混合气体分离装置、提纯与储存装置,对GIS室内泄漏的SF6气体进行预处理、分离、回收、提纯与储存,处理后SF6气体纯度提高至95%以上,可直接回充至设备再利用,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了GIS室内检修人员安全的同时,防止了泄漏的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0008]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混合气体预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阀V1、过滤器(10)、第一快速回收泵(11)、第二快速回收泵(12)、气水分离器(13)、第一
分子筛(14)、第二分子筛(15)、第三分子筛(16)、第四分子筛(17);所述的第一电磁阀V1的一端与风机单元的输出端密封连接,输入泄露区域混合气体,第一电磁阀V1的另一端与过滤器(10)的输入端密封连接,过滤器(10)的输出端与第一快速回收泵(11)、第二快速回收泵(12)的并联输入端密封连接,第一快速回收泵(11)、第二快速回收泵(12)的并联输出端与气水分离器(13)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气水分离器(13)的输出端与第一分子筛(14)的底部输入端密封连接,所述的第一分子筛(14)、第二分子筛(15)、第三分子筛(16)、第四分子筛(17)依次密封串联连接,所述的第四分子筛(17)的顶部输出端与混合气体分离装置的输入端密封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混合气体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零压力表P0,所述的第零压力表P0密封安装在第二分子筛(15)的顶部输出端。
[0010]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混合气体分离装置包括:第二电磁阀V2、第三电磁阀V3、第四电磁阀V4、第五电磁阀V5、第六电磁阀V6、第十五电磁阀V15、第一安全阀VA1、第二安全阀VA2;第一单向阀VD1、大流量压缩机(18)、第一缓存罐(19)、气体分离装置(20)、第二缓存罐(21);所述的第四分子筛(17)的顶部输出端与第二电磁阀V2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二电磁阀V2的另一端与大流量压缩机(18)的输入端密封连接,大流量压缩机(18)的输出端与第三电磁阀V3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三电磁阀V3的另一端与第一缓存罐(19)的底部输入端密封连接,第一缓存罐(19)的上部输出端与第四电磁阀V4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一缓存罐(19)顶部的设置有第一安全阀VA1;第四电磁阀V4的另一端与气体分离装置(20)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气体分离装置(20)的产品气输出端与第六电磁阀V6的一端密封连接,气体分离装置(20)的渗透气输出端与第十五电磁阀V15的一端密封连接,第十五电磁阀V15的另一端作为回充口密封连接在第二电磁阀V2与大流量压缩机(18)的密封连接公共点,气体分离装置(20)的排空端与第一单向阀VD1的输入端密封连接,第一单向阀VD1的输出端与第五电磁阀V5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五电磁阀V5的另一端作为排空口,第六电磁阀V6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存罐(21)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所述的第二缓存罐(21)顶部的设置有第二安全阀VA2,第二缓存罐(21)的输出端与提纯与储存装置的输入端密封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混合气体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表P1、第二压力表P2;所述的第一压力表P1密封安装在第一安全阀VA1的输入端,所述的第二压力表P2密封安装在第二安全阀VA2的输入端。
[0012]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提纯与储存装置包括:第七电磁阀V7、第八电磁阀V8、第九电磁阀V9、第十电磁阀V10、第十一电磁阀V11、第十二电磁阀V12、第十三电磁阀V13、第十四电磁阀V14、第三安全阀VA3、第二单向阀VD2、负压泵(30)、第五分子筛(31)、压缩机(32)、压控开关(33)、低温提纯柱(34)、提纯储存罐(35);所述的第二缓存罐(21)的输出端与第七电磁阀V7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七电磁阀V7的另一端与第十电磁阀V10的一端密封连接,第八电磁阀V8的一端密封连接在第七电磁阀V7与第十电磁阀V10之间,第八电磁阀V8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第十一电磁阀V11与第五分子筛(31)的底部输入端的密封连接公共点;第九电磁阀V9的一端密封连接在第七电磁阀V7、第八电磁阀V8、第十电磁阀V10的密封连接公共点,第九电磁阀V9的另一端作为抽真空接口;第十电磁阀V10的另一端与负压泵(30)的输入端密封连接,负压泵(30)的输出端与第十一电磁阀V11的一端密封连接,第十一电磁阀V11的另一端与第五分子筛(31)的底部输入端密封连接,第五分子筛
(31)的顶部输出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GIS室内突发故障下的SF6气体泄漏快速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巡检机器人单元、风机单元、混合气体预处理装置、混合气体分离装置、提纯与储存装置;所述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单元可移动设置在GIS室内,所述的风机单元包括多个安装在GIS室内墙壁上的风机,多个风机通过回收管道与混合气体预处理装置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所述的混合气体预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混合气体分离装置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所述的混合气体分离装置的输出端与提纯与储存装置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所述的混合气体预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阀V1、过滤器(10)、第一快速回收泵(11)、第二快速回收泵(12)、气水分离器(13)、第一分子筛(14)、第二分子筛(15)、第三分子筛(16)、第四分子筛(17);所述的第一电磁阀V1的一端与风机单元的输出端密封连接,输入泄露区域混合气体,第一电磁阀V1的另一端与过滤器(10)的输入端密封连接,过滤器(10)的输出端与第一快速回收泵(11)、第二快速回收泵(12)的并联输入端密封连接,第一快速回收泵(11)、第二快速回收泵(12)的并联输出端与气水分离器(13)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气水分离器(13)的输出端与第一分子筛(14)的底部输入端密封连接,所述的第一分子筛(14)、第二分子筛(15)、第三分子筛(16)、第四分子筛(17)依次密封串联连接,所述的第四分子筛(17)的顶部输出端与混合气体分离装置的输入端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IS室内突发故障下的SF6气体泄漏快速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气体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零压力表P0,所述的第零压力表P0密封安装在第二分子筛(15)的顶部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GIS室内突发故障下的SF6气体泄漏快速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气体分离装置包括:第二电磁阀V2、第三电磁阀V3、第四电磁阀V4、第五电磁阀V5、第六电磁阀V6、第十五电磁阀V15、第一安全阀VA1、第二安全阀VA2;第一单向阀VD1、大流量压缩机(18)、第一缓存罐(19)、气体分离装置(20)、第二缓存罐(21);所述的第四分子筛(17)的顶部输出端与第二电磁阀V2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二电磁阀V2的另一端与大流量压缩机(18)的输入端密封连接,大流量压缩机(18)的输出端与第三电磁阀V3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三电磁阀V3的另一端与第一缓存罐(19)的底部输入端密封连接,第一缓存罐(19)的上部输出端与第四电磁阀V4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一缓存罐(19)顶部的设置有第一安全阀VA1;第四电磁阀V4的另一端与气体分离装置(20)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气体分离装置(20)的产品气输出端与第六电磁阀V6的一端密封连接,气体分离装置(20)的渗透气输出端与第十五电磁阀V15的一端密封连接,第十五电磁阀V15的另一端作为回充口密封连接在第二电磁阀V2与大流量压缩机(18)的密封连接公共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跃马凤翔董王朝朱峰李建国汪献忠程伟刘子恩陈英朱姗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