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内开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988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内开窗,包括:外窗框和内窗框,内窗框安装于外窗框的内壁顶部中心处的左侧,内窗框和外窗框的内部均安装有玻璃板,外窗框和内窗框的内部且在玻璃板的背面安装有玻外胶条,外窗框和内窗框的内部且在玻璃板的正面安装有玻内胶条,内窗框内且在玻内胶条的一侧安装有弹性胶条。其中,外窗框与内窗框之间还设置有转换框,转换框的内部且在靠近外窗框的位置处安装有水气分离胶条。其中,外窗框、内窗框和转换框内均设置有隔热条。其中,内窗框的外侧嵌入安装有纱窗框。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内开窗,结构简单合理,密封性好,防水性好,且外观美观大方。且外观美观大方。且外观美观大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内开窗


[0001]本技术是关于窗户
,特别是关于一种双内开窗。

技术介绍

[0002]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在现代汉语中窗户则单指窗,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
[0003]目前现有的窗户在使用时,密封性和防水性不好,外界的湿气容易进入室内,使室内的湿度上升,对室内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因此需要一种双内开窗来改善这一问题。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内开窗,其结构简单合理,密封性好,防水性好,且外观美观大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内开窗,包括:外窗框和内窗框,内窗框安装于外窗框的内壁顶部中心处的左侧,内窗框和外窗框的内部均安装有玻璃板,外窗框和内窗框的内部且在玻璃板的背面安装有玻外胶条,外窗框和内窗框的内部且在玻璃板的正面安装有玻内胶条,内窗框内且在玻内胶条的一侧安装有弹性胶条。其中,外窗框与内窗框之间还设置有转换框,转换框的内部且在靠近外窗框的位置处安装有水气分离胶条。其中,外窗框、内窗框和转换框内均设置有隔热条。其中,内窗框的外侧嵌入安装有纱窗框。
[000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外窗框、转换框和内窗框均由6060

T66铝型材制成。
[000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玻外胶条为软硬共挤胶条。
[000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玻内胶条由偏硬三元乙丙胶条制成。
[00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转换框与外窗框的结合处外部设置有软胶条,且转换框与内窗框的结合处外部也设置有软胶条。
[00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纱窗框的外侧设置有滴水岩。
[00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外窗框下端的隔热条的外壁且靠近玻璃板位置处安装有挡水胶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双内开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外窗框、内窗框、转换框、隔热条以及水气分离胶条,隔热条和水气分离胶条能够将外界空气中的水气隔开,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气进入室内,解决了目前现有的窗户在使用时,密封性不好,外界的湿气容易进入室内,使室内的湿度上升,对室内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问题;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玻外胶条和玻内胶条,由软硬共挤胶条制成的玻外胶
条的压缩量较大,在外界风压过大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玻外胶条与玻璃板保持紧密贴合,采用偏硬三元乙丙胶条制成的玻内胶条能够确保玻外胶条与玻璃板之间具有充分的压缩量,进一步提高了玻外胶条与玻璃板之间的贴合程度;
[0016]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外窗框、转换框和内窗框,由6060

T66铝型材制成的外窗框和内窗框强度较高,抗风压和抗变形性能优异;
[0017]4、本技术中,通过转换框与外窗框和内窗框结合处外部采用软胶条,极大的提高了密封性能,水密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转换框外部设置了滴水岩,可以有效防止雨水倒灌;
[0018]5、本技术中,纱窗框嵌入与内窗框中,外观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双内开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双内开窗的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双内开窗的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外窗框,2

内窗框,3

玻璃板,4

玻外胶条,5

玻内胶条,6

隔热条,7

水气分离胶条,8

转换框,9

纱窗框,10

磁条,11

挡水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5]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6]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双内开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双内开窗的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双内开窗的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双内开窗,包括:外窗框1和内窗框2,内窗框2安装于外窗框1的内壁顶部中心处的左侧,内窗框2和外窗框1的内部均安装有玻璃板3,外窗框1和内窗框2的内部且在玻璃板3的背面安装有玻外胶条4,外窗框1和内窗框2的内部且在玻璃板3的正面安装有玻内胶条5,内窗框2内且在玻内胶条5的一侧安装有弹性胶条。其中,外窗框1与内窗框2之间还设置有转换框8,转换框8的内部且在靠近外窗框1的位置处安装有水气分离胶条7。其中,外窗框1、内窗框2和转换框8内均设置有隔热条6。其中,内窗框2的外侧嵌入安装有纱窗框9。
[002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外窗框1、转换框8和内窗框2均由6060

T66铝型材制成。玻外胶条4为软硬共挤胶条。玻内胶条5由偏硬三元乙丙胶条制成。
[002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转换框8与外窗框1的结合处外部设置有软胶条,且转换框8与内窗框2的结合处外部也设置有软胶条。纱窗框9的外侧设置有滴水岩。外窗框1下端的隔热条6的外壁且靠近玻璃板3位置处安装有挡水胶条11。
[003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纱窗框9的纱窗部位设置有自吸式磁条10,开关方便,也增加了密封性能,且还配置有纱窗专用锁,可以有效防止小孩因打开纱窗导致坠落的风险。
[0031]在实际应用中,本技术的双内开窗,由6060

T66铝型材制成的外窗框1、转换框8和内窗框2强度较高,抗风压和抗变形性能优异。玻外胶条4为软硬共挤胶条,玻内胶条5由偏硬三元乙丙胶条制成,由软硬共挤胶条制成的玻外胶条4的压缩量较大,在外界风压过大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玻外胶条4与玻璃板3保持紧密贴合,采用偏硬三元乙丙胶条制成的玻内胶条5能够确保玻外胶条4与玻璃板3之间具有充分的压缩量,进一步提高了玻外胶条4与玻璃板3之间的贴合程度。隔热条6与水气分离胶条7的连接处安装有发泡胶条,隔热条6与水气分离胶条7搭接处采用发泡胶条连接,能够有效增强隔热条6和水气分离胶条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内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窗框和内窗框,所述内窗框安装于所述外窗框的内壁顶部中心处的左侧,所述内窗框和所述外窗框的内部均安装有玻璃板,所述外窗框和所述内窗框的内部且在所述玻璃板的背面安装有玻外胶条,所述外窗框和所述内窗框的内部且在所述玻璃板的正面安装有玻内胶条,所述内窗框内且在所述玻内胶条的一侧安装有弹性胶条;其中,所述外窗框与所述内窗框之间还设置有转换框,所述转换框的内部且在靠近所述外窗框的位置处安装有水气分离胶条;其中,所述外窗框、所述内窗框和所述转换框内均设置有隔热条;其中,所述内窗框的外侧嵌入安装有纱窗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内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世明斯维兰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墅标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