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扇平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988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扇平齐结构,包括:外窗框和内窗框,内窗框安装于外窗框的内壁顶部中心处的左侧,内窗框和外窗框的内部均安装有玻璃板,外窗框和内窗框的内部且在玻璃板的背面安装有玻外胶条,外窗框和内窗框的内部且在玻璃板的正面安装有玻内胶条,外窗框靠近内窗框的位置安装有平齐模块,外窗框的内部且在靠近玻璃板位置处安装有隔热条,外窗框的内部且在靠近隔热条的位置处安装有水气分离胶条,外窗框的内部且在水气分离胶条的左侧开设有地漏式排水孔,外窗框的内部且在地漏式排水孔对应位置处安装有排水孔盖,隔热条的外壁且在靠近玻璃板位置处安装有挡水胶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框扇平齐结构,结构简单合理,视觉效果美观大方。美观大方。美观大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框扇平齐结构


[0001]本技术是关于窗户
,特别是关于一种框扇平齐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在现代汉语中窗户则单指窗,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
[0003]目前现有的窗户在使用时,密封性不好,外界的湿气容易进入室内,使室内的湿度上升,对室内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且扇和框并不平齐,严重影响了视觉效果。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扇平齐结构,结构简单合理,扇与框平齐,视觉效果美观大方,且密封性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框扇平齐结构,包括:外窗框和内窗框,内窗框安装于外窗框的内壁顶部中心处的左侧,内窗框和外窗框的内部均安装有玻璃板,外窗框和内窗框的内部且在玻璃板的背面安装有玻外胶条,外窗框和内窗框的内部且在玻璃板的正面安装有玻内胶条,外窗框靠近内窗框的位置安装有平齐模块,外窗框的内部且在靠近玻璃板位置处安装有隔热条,外窗框的内部且在靠近隔热条的位置处安装有水气分离胶条,外窗框的内部且在水气分离胶条的左侧开设有地漏式排水孔,外窗框的内部且在地漏式排水孔对应位置处安装有排水孔盖,隔热条的外壁且在靠近玻璃板位置处安装有挡水胶条。
[000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外窗框和内窗框均由6060

T66铝型材制成。
[000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玻外胶条为软硬共挤胶条。
[000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隔热条与水气分离胶条的连接处安装有发泡胶条。
[00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玻内胶条由偏硬三元乙丙胶条制成。
[00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平齐模块的固定压线为长尾形状。
[00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平齐模块靠近隔热条的右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框扇平齐结构,结构简单合理,扇与框平齐,视觉效果美观大方,且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框扇平齐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框扇平齐结构的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框扇平齐结构的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8]1‑
外窗框,2

内窗框,3

玻璃板,4

玻外胶条,5

玻内胶条,6

平齐模块,7

隔热条,8

水气分离胶条,9

地漏式排水孔,10

挡水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0]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1]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框扇平齐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框扇平齐结构的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框扇平齐结构的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框扇平齐结构,包括:外窗框1和内窗框2,内窗框2安装于外窗框1的内壁顶部中心处的左侧,内窗框2和外窗框1的内部均安装有玻璃板3,外窗框1和内窗框2的内部且在玻璃板3的背面安装有玻外胶条4,外窗框1和内窗框2的内部且在玻璃板3的正面安装有玻内胶条5,外窗框1靠近内窗框2的位置安装有平齐模块6,外窗框1的内部且在靠近玻璃板3位置处安装有隔热条7,外窗框1的内部且在靠近隔热条7的位置处安装有水气分离胶条8,外窗框1的内部且在水气分离胶条8的左侧开设有地漏式排水孔9,外窗框1的内部且在地漏式排水孔9对应位置处安装有排水孔盖,隔热条7的外壁且在靠近玻璃板3位置处安装有挡水胶条10。
[002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外窗框1和内窗框2均由6060

T66铝型材制成。玻外胶条4为软硬共挤胶条。
[002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隔热条7与水气分离胶条8的连接处安装有发泡胶条。玻内胶条5由偏硬三元乙丙胶条制成。平齐模块6的固定压线为长尾形状。平齐模块6靠近隔热条7的右侧。
[0027]在实际应用中,本技术的框扇平齐结构,由6060

T66铝型材制成的外窗框1和内窗框2强度较高,抗风压和抗变形性能优异。玻外胶条4为软硬共挤胶条,玻内胶条5由偏硬三元乙丙胶条制成,由软硬共挤胶条制成的玻外胶条4的压缩量较大,在外界风压过大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玻外胶条4与玻璃板3保持紧密贴合,采用偏硬三元乙丙胶条制成的玻内胶条5能够确保玻外胶条4与玻璃板3之间具有充分的压缩量,进一步提高了玻外胶条4与玻璃板3之间的贴合程度。隔热条7与水气分离胶条8的连接处安装有发泡胶条,隔热条7与水气分离胶条88搭接处采用发泡胶条连接,能够有效增强隔热条7和水气分离胶条8之间的密封性。而框内部增加与扇平齐结构(平齐模块6),使扇与框平齐,视觉效果美观大方,且固定压线设计成长尾形状,从而提升了气密性能。
[0028]本技术框扇平齐结构的工作流程如下:隔热条7和水气分离胶条8能够将外界空气中的水气隔开,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气进入室内,隔热条7与水气分离胶条8搭接处采用发泡胶条连接,能够有效增强隔热条7和水气分离胶条8之间的密封性,同时挡水胶条10
隔断室内外气体流动路径,提高密封性,室外的湿气不容易进入室内,室内的湿度不会上升,对室内人员的身体不会造成伤害,外窗框1内的水气会凝结成水滴并通过地漏式排水孔9排出,而排水孔盖能够有效防止雨水倒灌,并防止蚊虫进入外窗框1内。
[0029]由软硬共挤胶条制成的玻外胶条4的压缩量较大,在外界风压过大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玻外胶条4与玻璃板3保持紧密贴合,采用偏硬三元乙丙胶条制成的玻内胶条5能够确保玻外胶条4与玻璃板3之间具有充分的压缩量,进一步提高了玻外胶条4与玻璃板3之间的贴合程度。而框内部增加与扇平齐结构(平齐模块6),使扇与框平齐,视觉效果美观大方,且固定压线设计成长尾形状,从而提升了气密性能。
[0030]总之,本技术的框扇平齐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1]1、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扇平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窗框和内窗框,所述内窗框安装于所述外窗框的内壁顶部中心处的左侧,所述内窗框和所述外窗框的内部均安装有玻璃板,所述外窗框和所述内窗框的内部且在所述玻璃板的背面安装有玻外胶条,所述外窗框和所述内窗框的内部且在所述玻璃板的正面安装有玻内胶条,所述外窗框靠近所述内窗框的位置安装有平齐模块,所述外窗框的内部且在靠近所述玻璃板位置处安装有隔热条,所述外窗框的内部且在靠近所述隔热条的位置处安装有水气分离胶条,所述外窗框的内部且在所述水气分离胶条的左侧开设有地漏式排水孔,所述外窗框的内部且在所述地漏式排水孔对应位置处安装有排水孔盖,所述隔热条的外壁且在靠近所述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昌勇夏国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墅标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