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斗杆和挖掘机斗杆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968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挖掘机斗杆和挖掘机斗杆的设计方法,挖掘机斗杆包括斗杆本体、前支承以及后支承,斗杆本体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的侧面轮廓线所在的直线L3与下盖板的侧面轮廓线所在的直线L2的夹角具有穿过前支承的铰接孔中心点A的角平分线L1,直线L2与铰接孔中心点A和后支承的铰接孔中心点B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其中,前支承的铰接孔的直径为d1,h1与d1满足关系:0.8≤h1/d1≤1.2,后支承的铰接孔的直径为d2,h2与d2满足关系:0.8≤h2/d2≤1.6。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斗杆的结构较为复杂,导致斗杆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繁琐,开发周期较长的技术问题。开发周期较长的技术问题。开发周期较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挖掘机斗杆和挖掘机斗杆的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挖掘机斗杆和挖掘机斗杆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斗杆为挖掘机的关键动作执行部件,主要由斗杆本体、设置于斗杆本体上的多个支承以及设置于斗杆本体的多个耳板组成,其中,斗杆本体主要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后盖板、前腹板、中腹板以及后腹板,上盖板、后盖板以及下盖板依次相连形成斗杆本体的外框架,前腹板、中腹板以及后腹板沿斗杆本体的前端至后端的方向依次相连于外框架内部,而多个支承则主要包括设于斗杆本体前端的前支承、设于前腹板上的中支承以及设于后腹板上的后支承。在现有的相关技术中,斗杆的结构较为复杂,导致在斗杆的结构设计中,各部分结构的定位难以快速确定,设计过程较为复杂繁琐,开发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挖掘机斗杆和挖掘机斗杆的设计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斗杆的结构较为复杂,导致斗杆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繁琐,开发周期较长,且加工制作难度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挖掘机斗杆,所述挖掘机斗杆包括斗杆本体、设置于所述斗杆本体的前端的前支承以及设置于所述斗杆本体的后端的后支承,所述斗杆本体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前端与所述前支承连接,所述下盖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前支承和所述后支承连接,所述上盖板的侧面轮廓线所在的直线L3与所述下盖板的侧面轮廓线所在的直线L2的夹角具有穿过所述前支承的铰接孔中心点A的角平分线L1,所述直线L2与所述铰接孔中心点A和所述后支承的铰接孔中心点B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其中,所述前支承的铰接孔的直径为d1,所述h1与所述d1满足关系:0.8≤h1/d1≤1.2,所述后支承的铰接孔的直径为d2,所述h2与所述d2满足关系:0.8≤h2/d2≤1.6。
[0005]可选地,所述角平分线L1与所述直线L2之间的夹角为a1,所述角平分线L1与所述直线L3之间的夹角为a2,所述a1和所述a2满足:5
°
≤a1=a2≤7.5
°

[0006]可选地,所述挖掘机斗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斗杆本体上并位于所述前支承和所述后支承之间的中支承,所述中支承具有铰接孔中心点C,所述铰接孔中心点C位于所述角平分线L1上。
[0007]可选地,所述挖掘机斗杆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之间的前腹板和中腹板,所述前腹板的前端与所述前支承的后端相连,所述前腹板的后端与所述中腹板的前端相连,其中,所述前腹板的前端与所述前支承的后端之间的边缘交接线与所述角平分线L1垂直并与所述铰接孔中心点A的距离为h3,所述h3与所述d1满足关系:1.5≤h3/d1≤1.8,所述前腹板的后端与所述中腹板的前端之间的边缘交接线与所述角平分线L1垂直。
[0008]可选地,所述斗杆本体还包括后盖板和后腹板,所述后盖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
盖板的后端和所述下盖板的后端相连,所述后腹板连接于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以及所述后盖板之间,所述后支承连接于所述后腹板上且与所述后腹板之间的边缘交接线包括圆弧段和两段直线段,两段所述直线段分别与所述圆弧段的两端相连,所述圆弧段的圆心与所述铰接孔中心点B重合,且所述圆弧段的直径为d3,所述d3与所述d2满足:3.5≤d3/d2≤4.5;两段所述直线段分别与所述直线L2和所述后盖板的侧面轮廓线相交且朝向所述后支承的外侧的外夹角均为a3,所述a3满足:90
°
≤a3≤120
°

[0009]可选地,所述前支承(3)包括中间钢管(31)和两个连接板(32),两个所述连接板(32)分别对称地焊接于所述中间钢管(31)的两端。
[0010]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挖掘机斗杆中,以前支承的铰接孔和后支承的铰接孔为基准,可方便快速地对斗杆本体的下盖板的侧面轮廓线和上盖板的侧面轮廓线进行定位,也就是说,基于前支承和后支承即可快速地对斗杆本体的侧面轮廓线进行定位设计,有效降低设计难度,而且,本专利技术的挖掘机斗杆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结构强度。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挖掘机斗杆的设计方法,所述挖掘机斗杆包括斗杆本体、设置于所述斗杆本体的前端的前支承以及设置于所述斗杆本体的后端的后支承,所述斗杆本体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前端与所述前支承连接,所述下盖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前支承和所述后支承连接,所述上盖板的侧面轮廓线所在的直线L3与所述下盖板的侧面轮廓线所在的直线L2的夹角具有穿过所述前支承的铰接孔中心点A的角平分线L1,所述设计方法包括:
[0012]所述下盖板的侧面轮廓线的确定步骤,包括:在所述前支承的铰接孔中心点A和所述后支承的铰接孔中心点B的一侧作所述直线L2,所述直线L2与所述铰接孔中心点A的距离为h1,所述直线L2与所述铰接孔中心点B的距离为h2,所述下盖板的侧面轮廓线位于所述直线L2上,其中,所述前支承的铰接孔的直径为d1,所述h1与所述d1满足关系:0.8≤h1/d1≤1.2,所述后支承的铰接孔的直径为d2,所述h2与所述d2满足关系:0.8≤h2/d2≤1.6;和
[0013]所述上盖板的侧面轮廓线的确定步骤,包括:过所述铰接孔中心点A作与所述直线L2的夹角为a1的所述角平分线L1,基于所述直线L2和所述角平分线L1作与所述角平分线L1的夹角为a2的直线L3,所述上盖板的侧面轮廓线位于所述直线L3上,其中,所述a1和所述a2满足:a1=a2。
[0014]可选地,所述a1和所述a2还满足:5
°
≤a1=a2≤7.5
°

[0015]可选地,所述挖掘机斗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斗杆本体上并位于所述前支承和所述后支承之间的中支承,所述中支承具有铰接孔中心点C,所述铰接孔中心点C位于所述角平分线L1上,所述设计方法还包括:
[0016]所述中支承的铰接孔中心点C的确定步骤,包括:在角平分线L1上作与铰接孔中心点A的距离为h5的基准点,所述基准点为铰接孔中心点C。
[0017]可选地,所述挖掘机斗杆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之间的前腹板,所述前腹板的前端与所述前支承的后端相连,所述设计方法还包括:
[0018]所述前支承与所述前腹板之间的边缘交接线的确定步骤,包括:作垂直于所述角平分线L1并与所述铰接孔中心点A的距离为h3的前交接基准线,所述前交接基准线与所述上盖板的侧面轮廓线具有交点D,并与所述下盖板的侧面轮廓线具有交点E,所述交点D和所述交点E的连线DE为所述前支承与所述前腹板之间的边缘交接线,其中,所述h3与所述d1满
足关系:1.5≤h3/d1≤1.8。
[0019]可选地,所述挖掘机斗杆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之间的中腹板,所述前腹板的后端与所述中腹板的前端相连,所述设计方法还包括:
[0020]所述前腹板与所述中腹板之间的边缘交接线的确定步骤,包括:作垂直于所述角平分线L1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掘机斗杆,所述挖掘机斗杆包括斗杆本体、设置于所述斗杆本体的前端的前支承(3)以及设置于所述斗杆本体的后端的后支承(4),所述斗杆本体包括上盖板(1)和下盖板(2),所述上盖板(1)的前端与所述前支承(3)连接,所述下盖板(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前支承(3)和所述后支承(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的侧面轮廓线所在的直线L3与所述下盖板(2)的侧面轮廓线所在的直线L2的夹角具有穿过所述前支承(3)的铰接孔中心点A的角平分线L1,所述直线L2与所述铰接孔中心点A和所述后支承(4)的铰接孔中心点B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其中,所述前支承(3)的铰接孔的直径为d1,所述h1与所述d1满足关系:0.8≤h1/d1≤1.2,所述后支承(4)的铰接孔的直径为d2,所述h2与所述d2满足关系:0.8≤h2/d2≤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平分线L1与所述直线L2之间的夹角为a1,所述角平分线L1与所述直线L3之间的夹角为a2,所述a1和所述a2满足:5
°
≤a1=a2≤7.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机斗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斗杆本体上并位于所述前支承(3)和所述后支承(4)之间的中支承(5),所述中支承(5)具有铰接孔中心点C,所述铰接孔中心点C位于所述角平分线L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挖掘机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机斗杆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上盖板(1)和所述下盖板(2)之间的前腹板(6)和中腹板(7),所述前腹板(6)的前端与所述前支承(3)的后端相连,所述前腹板(6)的后端与所述中腹板(7)的前端相连,其中,所述前腹板(6)的前端与所述前支承(3)的后端之间的边缘交接线与所述角平分线L1垂直并与所述铰接孔中心点A的距离为h3,所述h3与所述d1满足关系:1.5≤h3/d1≤1.8,所述前腹板(6)的后端与所述中腹板(7)的前端之间的边缘交接线与所述角平分线L1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斗杆本体还包括后盖板(9)和后腹板(8),所述后盖板(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板(1)的后端和所述下盖板(2)的后端相连,所述后腹板(8)连接于所述上盖板(1)、所述下盖板(2)以及所述后盖板(9)之间,所述后支承(4)连接于所述后腹板(8)上且与所述后腹板(8)之间的边缘交接线包括圆弧段和两段直线段,两段所述直线段分别与所述圆弧段的两端相连,所述圆弧段的圆心与所述铰接孔中心点B重合,且所述圆弧段的直径为d3,所述d3与所述d2满足:3.5≤d3/d2≤4.5;两段所述直线段分别与所述直线L2和所述后盖板(9)的侧面轮廓线相交且朝向所述后支承(4)的外侧的外夹角均为a3,所述a3满足:90
°
≤a3≤12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承(3)包括中间钢管(31)和两个连接板(32),两个所述连接板(32)分别对称地焊接于所述中间钢管(31)的两端。7.一种挖掘机斗杆的设计方法,所述挖掘机斗杆包括斗杆本体、设置于所述斗杆本体的前端的前支承(3)以及设置于所述斗杆本体的后端的后支承(4),所述斗杆本体包括上盖板(1)和下盖板(2),所述上盖板(1)的前端与所述前支承(3)连接,所述下盖板(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前支承(3)和所述后支承(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的侧面轮廓线所在的直线L3与所述下盖板(2)的侧面轮廓线所在的直线L2的夹角具有穿过所述前支承(3)的铰接孔中心点A的角平分线L1,所述设计方法包括:所述下盖板(2)的侧面轮廓线的确定步骤,包括:在所述前支承(3)的铰接孔中心点A和所述后支承(4)的铰接孔中心点B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达鑫彭智杨凌云冯志锋唐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联西部土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