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效抗菌抗病毒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943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20
本申请涉及一种长效抗菌抗病毒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该人造革其包括涂饰层、PVC面层、PVC发泡层和基布层;所述涂饰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水性聚氨酯80~120份、抗菌抗病毒剂0.5~10份、流平剂1~3份、手感剂1~3份和交联剂5~10份;其中,抗菌抗病毒剂为水性纳米铜水溶液。本申请采用单层抗菌抗病毒结构设计,通过赋予涂饰层抗菌抗病毒性能,即可保证制得的人造革产品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性能,且在长期严苛工况条件后,仍然具有抗菌抗病毒效果。菌抗病毒效果。菌抗病毒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效抗菌抗病毒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人造革
,特别涉及一种长效抗菌抗病毒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的保有量逐年上升,汽车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汽车内饰也由原来单一的功能要求,发展成为兼具舒适、安全、健康等多需求的产品。目前,汽车内饰零部件中与驾乘人员经常接触的部位基本实现软质包覆,极大增加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感。PVC(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人造革经过制备技术和表面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PVC人造革产品具备优良的耐磨、防霉、耐热等性能,而且作为一种成本竞争力强、具备优良触感的人造革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内饰零部件上。
[0003]作为经常使用和接触的汽车,封闭的座舱环境为细菌和病毒的大量繁殖和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鉴于汽车使用工况的复杂性,开发应用于汽车内饰用抗菌抗病毒,同时能满足汽车各种严苛的使用工况的PVC人造革材料极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长效抗菌抗病毒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单层抗菌抗病毒结构设计,通过赋予涂饰层抗菌抗病毒性能,即可保证制得的人造革产品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性能,且在长期严苛工况条件后,仍然具有抗菌抗病毒效果。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长效抗菌抗病毒人造革,其包括涂饰层、PVC面层、PVC发泡层和基布层;
[0006]所述涂饰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水性聚氨酯80~120份、抗菌抗病毒剂0.5~10份、流平剂1~3份、手感剂1~3份和交联剂5~10份;其中,抗菌抗病毒剂为水性纳米铜水溶液。
[000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性纳米铜水溶液中纳米铜颗粒含量为30~150ppm,所述纳米铜颗粒粒径分布D50为40~80nm,D90为70~120nm。
[000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性纳米铜水溶液采用如下制备方法得到:
[0009]在50~60℃、搅拌条件下,向还原剂与包覆剂的混合水溶液中添加二价铜盐水溶液,通过沉淀洗涤后制得固体物;
[0010]将所述固体物加入浓度为0.01~0.1mol/L的含羧基的硫醇水溶液中,搅拌30min~1h,通过沉淀洗涤后,加水制得水性纳米铜水溶液。
[00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还原剂为抗坏血酸、水合肼、NaBH4中的一种;
[0012]和/或,所述包覆剂为柠檬酸盐、PVP、PEI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和/或,所述二价铜盐为CuSO4、CuCl2、Cu(acac)2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和/或,所述的含羧基的硫醇为巯基乙酸、3

巯基丙酸、6

巯基己酸一种或多种。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PVC面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PVC树脂粉100~150份、增塑剂35~75份、稳定剂5~10份和抗氧化剂1~5份。
[00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PVC发泡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PVC树脂粉100份、增塑剂50~70份、发泡剂1~5份和分散剂0.1~5份。
[00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PVC树脂粉的聚合度为1250~1600,K值为71~76;
[0018]和/或,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酯类、磷酸酯类、环氧类增塑剂、生物基增塑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稳定剂选自金属皂、钙锌类、有机锡、环氧化合物、稀土稳定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2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布层以天然纤维、再生纤维或合成纤维为基材,通过编织或纺织工艺制得。
[0021]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任一所述的长效抗菌抗病毒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0022]面层制备:配制PVC面层浆料,将PVC面层浆料均匀涂覆在离型纸上,烘干形成PVC面层;
[0023]发泡层制备:配制PVC发泡层浆料,将PVC发泡层浆料均匀涂覆在PVC面层上,烘干形成PVC发泡层;
[0024]将基布层贴合于PVC发泡层上,并烘干;
[0025]涂饰层制备:将水性聚氨酯、水性纳米铜水溶液、流平剂、手感剂、交联剂混合并搅拌以得到涂饰层浆料,去除离型纸,将涂饰层浆料均匀涂覆到PVC面层上,烘干,即得长效抗菌抗病毒人造革。
[0026]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7]本申请中起到抗菌抗病毒作用的原料为水性纳米铜水溶液,相对于银离子抗菌剂,具有成本低的优势。同时,纳米铜颗粒与含羧基的硫醇小分子一端的巯基结合,而分子另一端的羧基能够提升水溶性,因而可以制得水性纳米铜水溶液,不使用载体,即可在水性聚氨酯表面处理剂中进行良好分散。与此同时,小分子包裹在纳米铜颗粒表面,可以有效解决含纳米铜颗粒的氧化、含纳米铜抗菌剂的长久存储问题。
[0028]本申请制得的长效抗菌抗病毒人造革采用单层抗菌抗病毒结构设计,仅通过赋予涂饰层抗菌抗病毒性能,即可保证制得的人造革产品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性能,且在长期严苛工况条件后,仍然具有抗菌抗病毒效果。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003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水性纳米铜水溶液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长效抗菌抗病毒人造革,可应用于汽车内饰软质包覆零件,如仪表板、门护板、座椅、顶棚等零件上,其包括涂饰层、PVC面层、PVC发泡层和基布层,涂饰层、PVC面层、PVC发泡层和基布层依次布置。
[0034]其中,涂饰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水性聚氨酯80~120份、抗菌抗病毒剂0.5~10份、流平剂1~3份、手感剂1~3份和交联剂5~10份;其中,抗菌抗病毒剂为水性纳米铜水溶液。
[0035]PVC面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PVC树脂粉100~150份、增塑剂35~75份、稳定剂5~10份和抗氧化剂1~5份。
[0036]PVC发泡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PVC树脂粉100份、增塑剂50~70份、发泡剂1~5份和分散剂0.1~5份。
[0037]基布层以天然纤维、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效抗菌抗病毒人造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涂饰层、PVC面层、PVC发泡层和基布层;所述涂饰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水性聚氨酯80~120份、抗菌抗病毒剂0.5~10份、流平剂1~3份、手感剂1~3份和交联剂5~10份;其中,抗菌抗病毒剂为水性纳米铜水溶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效抗菌抗病毒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纳米铜水溶液中纳米铜颗粒含量为30~150ppm,所述纳米铜颗粒粒径分布D50为40~80nm,D90为70~120n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效抗菌抗病毒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纳米铜水溶液采用如下制备方法得到:在50~60℃、搅拌条件下,向还原剂与包覆剂的混合水溶液中添加二价铜盐水溶液,通过沉淀洗涤后制得固体物;将所述固体物加入浓度为0.01~0.1mol/L的含羧基的硫醇水溶液中,搅拌30min~1h,通过沉淀洗涤后,加水制得水性纳米铜水溶液。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效抗菌抗病毒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抗坏血酸、水合肼、NaBH4中的一种;和/或,所述包覆剂为柠檬酸盐、PVP、PEI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二价铜盐为CuSO4、CuCl2、Cu(acac)2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的含羧基的硫醇为巯基乙酸、3

巯基丙酸、6

巯基己酸一种或多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效抗菌抗病毒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PVC面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玉洁张旭刘洲朱磊李彬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