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伟扬专利>正文

一种防折线的光纤模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9314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折线的光纤模组及方法,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光信号端块和电信号端块,所述光信号端块和电信号端块之间设置有曲块,且曲块包括包括弯曲方向相反的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光信号端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第一弯曲段侧面外壁的第一曲壳,电信号端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第二弯曲段侧面外壁的第二曲壳,光信号端块的内部设置有光电转换模块,光电转换模块的光信号端设置有光纤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曲壳、第二曲壳和曲块之间的相对滑动能使得光纤不会出现弯折,进而提高了光纤的使用寿命,减小了电信号端块和集成块连接处的承重,防止光纤模组折断。防止光纤模组折断。防止光纤模组折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折线的光纤模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防折线的光纤模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微电子技术、有源和无源光器件技术的发展,光收发一体模块近年来已经成为普通光模块的主流产品,光纤模组是用于设备之间传输的载体,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核心器件,光纤模组是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简单的说,光纤模组的作用就是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0003]在申请号为CN201110361349.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光纤耦合连接器组件及光纤耦合连接器,其包括相互配接的第一光纤耦合连接器及第二光纤耦合连接器;该第一收容部承载于该上表面上并密封住该第一凹槽。该第一收容部开设有两个“L”形的第一收容孔,且每个第一收容孔的一个开口朝向该上表面并分别与第一发光模组及第一收光模组对准,每个第一收容孔的另一个开口朝向该第二光纤耦合连接器;现有的光纤模组在使用时,光纤在通过光纤模组导出后,由于光纤的走向通常不会和配电盒处于同一水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折线的光纤模组,包括光信号端块(1)和电信号端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端块(1)和电信号端块(12)之间设置有曲块(23),且曲块(23)包括包括弯曲方向相反的第一弯曲段(21)和第二弯曲段(26),光信号端块(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第一弯曲段(21)侧面外壁的第一曲壳(2),电信号端块(12)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第二弯曲段(26)侧面外壁的第二曲壳(10),光信号端块(1)的内部设置有光电转换模块,光电转换模块的光信号端设置有光纤接口,光电转换模块的电信号端连接有位于曲块(23)内部的导电线(27),导电线(27)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连接于电信号端块(12)一端外壁的集成块(8),所述电信号端块(12)的侧面外壁固定连接有外端块(9),且外端壳(9)的侧面外壁开有方形凹槽(4),外端块(9)的侧面外壁滑动连接有抵圈(6),抵圈(6)朝向集成块(8)一侧的侧面外壁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抵头(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折线的光纤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段(21)的侧面外壁开有第一弯槽(28),且第一曲壳(2)的侧面内壁和第一弯槽(28)的侧面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弯曲弹簧(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折线的光纤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曲段(26)的侧面外壁开有第二弯槽(25),且第二曲壳(10)的侧面内壁和第二弯槽(25)的侧面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弯曲弹簧(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折线的光纤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曲段(26)和第一弯曲段(21)的拱起面均开有均匀分布的锁紧孔(22),且第一曲壳(2)的侧面外壁和第二曲壳(10)的侧面外壁均开有锁紧钉孔,锁紧钉孔的侧面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与锁紧孔(22)相对应的锁紧钉(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折线的光纤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圈(6)位于方形凹槽(4)一侧的侧面内壁开有卡块槽(15),且卡块槽(15)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卡块(14),方形凹槽(4)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卡齿(11),卡块(14)的底部外壁设置有与卡齿(11)相适配的定位齿,卡齿(11)的竖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结构,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扬
申请(专利权)人:陈伟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