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及离岸储油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8938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储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及离岸储油系统,其中离岸储油装置包括由至少一部分消浪堤坝围成的储油区域,所述储油区域内设置有用于储油的储油模块,所述消浪堤坝用于减小波浪幅度。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离岸储油装置,用于储油的储油模块位于储油区域内,在储油区域外围围至少一圈消浪设施,消浪设施由至少一部分消浪堤坝组成,从而有效地减小或消除了不利环境荷载对储油模块的影响,使得储油模块受风浪环境影响非常小,进而实现海上储油的目的,系统解决了原油储存用地、环保、环境荷载影响等难题。环境荷载影响等难题。环境荷载影响等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及离岸储油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油
,特别是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及离岸储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原油储存总体包括散装和桶装。散装分为混凝土结构储存和钢结构储存等。当前,我国原油储备量与消耗量之比相对发达国家非常之少。原油在陆上储存受到可用陆地、选址、土地规划等诸多问题的限制,无法实现大规模储存。海上储油受风浪环境影响大。尽管水下储油受环境影响小,但规模十分受限,且提取过程不可避免地对海水环境存在持久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
技术介绍
存在的海上储油受风浪环境影响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及离岸储油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包括由至少一部分消浪堤坝围成的储油区域,所述储油区域内设置有用于储油的储油模块,所述消浪堤坝用于减小波浪幅度。
[0006]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离岸储油装置,用于储油的储油模块位于储油区域内,在储油区域外围围至少一圈消浪设施,消浪设施由至少一部分消浪堤坝组成,从而有效地减小或消除了不利环境荷载(主要为风浪流环境荷载)对储油模块的影响,使得储油模块受风浪环境影响非常小,进而实现海上储油的目的,系统解决了原油储存用地、环保、环境荷载影响等难题。
[0007]优选地,所述储油模块下部连接有锚索。
[0008]基于外围的消浪堤坝能够起到消浪作用,使得储油区域内的水面比较平静,从而使得所述储油模块能够通过锚索来固定位置,允许所述储油模块的上下位移随着潮涨潮落,并允许一定的左右位移。从而大大减小储油模块水中固定的成本。
[0009]优选地,所述储油模块为若干个,所有所述储油模块阵列布置。
[0010]所有所述储油模块阵列布置,使得外围消浪堤坝的长度小,减小工程投资,减小迎风浪流面积。
[0011]优选地,所述储油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相连接的浮箱单元,所述浮箱单元预制成型,所述浮箱单元内部设置有用于储油的储油腔。
[0012]具体地,浮箱单元为混凝土预制件,其内存储由至少一个储油腔,当储油腔为至少两个时,相邻储油腔之间通过混凝土隔板隔开,相邻储油腔之间可以通过孔口相连通,也可以每个储油腔设置单独的输油管路,进行输油。
[0013]优选地,所述浮箱单元的一部分能够浮于水面之上。
[0014]优选地,所述浮箱单元浮体的水线面长30

800m,宽5

200m,高7

15m。
[0015]优选地,所述浮箱单元内还设置有压载舱,所述压载舱内存储有压载介质,通过调
节所述压载舱内压载介质的重量能够调整所述浮箱单元浮力及倾斜程度,所述压载舱设置在所述浮箱单元的两侧或边角位置。
[0016]优选地,所述压载介质包括油,通过调节所述压载舱内的储油量来调整所述浮箱单元浮力及倾斜程度。
[0017]压载介质包括油,即可以达到调整所述浮箱单元浮力及倾斜程度的目的,又能够增加离岸储油装置的整体储油量
[0018]优选地,所述储油模块上设置有与储油腔相连通的第一输油通道,所述消浪堤坝上设置有第二输油通道,所述第二输油通道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输油通道通过第三输油通道相连通。
[0019]具体地,输油线路包括第一输油通道、第二输油通道和第三输油通道,整个输油线路由油泵提供动力。
[0020]优选地,所述储油模块与所述消浪堤坝之间设置有悬浮隧道,所述第三输油通道设置于所述悬浮隧道上。
[0021]通过设置悬浮隧道实现储油模块的监控维养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同时不阻碍水上船舶交通。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三输油通道位于所述悬浮隧道内。
[0023]使得第三输油通道的维护、更换及安装受外界风浪流因素影响非常小,以方便第三输油通道的维护、更换及安装。
[0024]优选地,所述悬浮隧道内设置有重量调节腔,所述重量调节腔内存储有重量调节介质,通过调节所述重量调节腔内重量调节介质的重量能够调整所述悬浮隧道浮力及倾斜程度。
[0025]所述悬浮隧道内设置有重量调节腔,通过调节所述重量调节腔内重量调节介质的重量,来控制悬浮隧道浮力及倾斜程度,以方便第三输油通道与第一输油通道或第三输油通道之间的连接,而且,在储油时,通过调节所述重量调节腔内重量调节介质的重量,也能够使悬浮隧道的浮力与所述储油模块的使用浮力相匹配,以减小悬浮隧道与储油模块之间连接结构的内应力。
[0026]具体地,重量调节介质普遍为水,通过抽水泵泵送至重量调节腔,或从重量调节腔内抽出。
[0027]具体地,重量调节腔位于所述悬浮隧道的下部。
[0028]优选地,所述第一输油通道位于所述储油模块上部,所述悬浮隧道包括相连通的横向通道和竖向通道,所述第三输油通道从所述竖向通道顶部伸出后与所述第一输油通道相连通。
[0029]第三输油通道从竖向通道顶部导出,并与位于所述储油模块上部的第一输油通道相连接,来进行输油,该设计能够防止所述储油腔内油太多导致倒灌第三输油通道的情况发生。
[0030]优选地,所述悬浮隧道内还设置有用于人/车行走的交通通道。
[0031]优选地,所述竖向通道内设置有与所述交通通道相连通的升降电梯。
[0032]以实现交通通道内人/车到达储油模块顶部的目的。
[0033]优选地,所述第三输油通道与所述第一输油通道柔性连接;
[0034]优选地,所述第三输油通道与所述第二输油通道柔性连接。
[0035]具体地,所述第三输油通道与所述第一输油通道通过柔性接头或者柔性管道进行连接。
[0036]具体地,所述第三输油通道与所述第二输油通道通过柔性接头或者柔性管道进行连接。
[0037]优选地,所述消浪堤坝上设置有固定体和浮体,所述固定体与所述浮体竖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输油通道设置于所述浮体上。
[0038]当遇到潮涨潮落时,浮体随潮涨潮落相对固定体竖向滑动,使得所述储油模块、第一输油通道、第二输油通道和第三输油通道均能够随着潮涨潮落上下位移,进而大大减小所述储油模块、第一输油通道、第二输油通道和第三输油通道之间连接部位的内应力,从而降低了储油模块、第一输油通道、第二输油通道和第三输油通道之间连接部位的连接要求及困难程度。
[0039]优选地,所述储油模块与所述消浪堤坝之间搭接有浮栈桥,所述第三输油通道设置于所述浮栈桥上。
[0040]优选地,所述储油模块外侧一周设置有防溢油结构。
[0041]所述防溢油结构用于防止所述防溢油结构围成区域内的油泄露至所述防溢油结构围成区域外。
[0042]优选地,所述防溢油结构能够减小波浪幅度。
[0043]通过消浪设施围成一圈,有效地减小或消除了不利环境荷载(主要为风浪流环境荷载)对储油模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所述防溢油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小波浪幅度,使得不利环境荷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至少一部分消浪堤坝(5)围成的储油区域(61),所述储油区域(61)内设置有用于储油的储油模块(6),所述消浪堤坝(5)用于减小波浪幅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模块(6)下部连接有锚索(6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模块(6)为若干个,所有所述储油模块(6)阵列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模块(6)包括至少两个相连接的浮箱单元(1),所述浮箱单元(1)预制成型,所述浮箱单元(1)内部设置有用于储油的储油腔(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单元(1)的一部分能够浮于水面之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单元(1)浮体的水线面长30

800m,宽5

200m,高7

15m。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单元(1)内还设置有压载舱(13),所述压载舱(13)内存储有压载介质,通过调节所述压载舱(13)内压载介质的重量能够调整所述浮箱单元(1)浮力及倾斜程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介质包括油,通过调节所述压载舱(13)内的储油量来调整所述浮箱单元(1)浮力及倾斜程度。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模块(6)上设置有与储油腔(11)相连通的第一输油通道(63),所述消浪堤坝(5)上设置有第二输油通道(64),所述第二输油通道(64)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输油通道(63)通过第三输油通道(66)相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模块(6)与所述消浪堤坝(5)之间设置有悬浮隧道(65),所述第三输油通道(66)设置于所述悬浮隧道(65)上。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油通道(66)位于所述悬浮隧道(65)内。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隧道(65)内设置有重量调节腔(651),所述重量调节腔(651)内存储有重量调节介质,通过调节所述重量调节腔(651)内重量调节介质的重量能够调整所述悬浮隧道(65)浮力及倾斜程度。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油通道(63)位于所述储油模块(6)上部,所述悬浮隧道(65)包括相连通的横向通道(653)和竖向通道(652),所述第三输油通道(66)从所述竖向通道(652)顶部伸出后与所述第一输油通道(63)相连通。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隧道(65)内还设置有用于人/车行走的交通通道(62),所述竖向通道(652)内设置有与所述交通通道(62)相连通的升降电梯(610)。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油通道(66)与所述第一输油通道(63)柔性连接;和/或,
所述第三输油通道(66)与所述第二输油通道(64)柔性连接。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浪堤坝(5)上设置有固定体(501)和浮体(502),所述固定体(501)与所述浮体(502)竖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输油通道(64)设置于所述浮体(502)上。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离岸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模块(6)与所述消浪堤坝(5)之间搭接有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巍刘凌锋邹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