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邻近T型交叉口之间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设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878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邻近T型交叉口之间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不少于三车道的进口车道设置用于记录各车道车辆数的检测器,检测各车道通过车辆数据,由此获得进口车道各转向流量交通参数,布设信号机、可变车道预信号机和地面可变车道标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可变导向车道功能属性发生变化后,根据检测器获得各转向交通量,得出各转向车流饱和度,根据饱和度、排队长度开启可变车道的控制方案,然后根据进口车道左转与直行流量、饱和度、排队长度等关系判断可变车道的运行方向;最后根据可变车道的控制方案优化调整信号方案,从而可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减少交叉口延误,进一步保证交通安全。全。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邻近T型交叉口之间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设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控制
,具体为一种邻近T型交叉口之间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设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长,给城市道路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由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远慢于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的速度,这就不可避免造成城市的交通拥堵。
[0003]部分城市用地布局单一及职住分离的生活模式使得城市道路出现了潮汐交通现象。潮汐交通现象导致了一段时间内道路某一方向的交通流量较小,另一方向的道路的交通流量过大,这就造成了交通流量较小的道路在某段时间内存在部分道路资源浪费的现象,而另一方向道路因交通流量过大出现拥堵的问题。
[0004]申请号:2016109138088,公开了一种路网潮汐交通流可变导向车道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视频进行分析,监测交通流,在数据获取方面存在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
[0005]申请号201410004750.6,公开了基于可变导向车道的信号配时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爬山法优化周期时长和相位绿信比,该方法每轮对相位时间重新计算,优化方向不明确,存在计算重复、工作量大的问题,信号配时优化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邻近T型交叉口之间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设置方法,利用逆向可变导向车道,对信号配时优化部分,详细划分可能出现的5种情况,分别对其进行优化改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缓解潮汐交通现象下的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拥堵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邻近T型交叉口之间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进口车道设置至少一条专用左转车道、至少一条专用直行车道计和至少一条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三相位的T型交叉口;
[0010]S2、在步骤S1所述的进口车道获取各进口车道转向交通量;
[0011]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各进口车道转向交通量,计算各转向车流饱和度;
[0012]S4、计算获得各进口车道的车辆排队长度;
[0013]S5、根据步骤S3得到所述各转向车流饱和度、以及步骤S4得到的车辆排队长度开启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控制方案,具体是:
[0014]当某一方向交通流中各进口车道的饱和度均大于0.9且相差小于0.15时,如果左转车道车辆排队出现二次排队现象,则逆向可变导向车道设置为左转专用车道;当各进口车道的饱和度相差大于0.15 时,同时左转车道的饱和度大于直行车道的饱和度,则逆向可变导向车道设置为左转专用车道;
[0015]S51、根据进口车道左转与直行流量、饱和度、排队长度等关系判断所述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运行方向,具体是:
[0016]若该所述某一方向的交通量占所有车道的交通量超过2/3时,依据步骤S5中饱和度和排队长度的关系,开启逆向可变导向车道,并将该逆向可变导向车道运行方向设置为当前所述某一方向交通流运行方向;
[0017]S6、根据所述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控制方案优化调整信号方案,具体是:
[0018]对设置逆向可变导向车道后信号配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在T型交叉口之间设置逆向可变导向车道,计算设置逆向可变导向车道之前各进口车道的饱和度,设置逆向可变导向车道后,进口车道左转通行能力变大,此时根据逆向可变导向车道设置后车辆的通行情况对相位绿灯时间进行调整,信号配时的变换情况有如下几种:
[0019]情况一、重新进行配时,并调整信号周期
[0020]若左转车道和直行车道的饱和度都大于0.9,且饱和度相差小于 0.15,则设置后需要对信号配时进行调整;
[0021]情况二、增加直行相位绿灯时间,并调整信号周期
[0022]若直行车道的饱和度超过左转车道的饱和度0.15,且设置后左转车道的通行能力有富余,则将富余的绿灯时间分给直行相位;
[0023]情况三、信号配时不做改变
[0024]若左转车道的饱和度超过直行车道的饱和度0.15,设置后左转车道刚好能满足左转需求,则此时的信号配时不做改变;
[0025]情况四、增加直行相位绿灯时间,并调整信号周期
[0026]若左转车道的饱和度超过直行车道的饱和度0.15,且设置后左转车道的通行能力有富余,则将富余的绿灯时间分给直行相位;
[0027]情况五、增加左转相位绿灯时间,并调整信号周期
[0028]若左转车道的饱和度超过直行车道的饱和度0.15,且设置后左转需求仍不能满足,直行车道通行能力富余,则将富余的绿灯时间分给左转相位;
[0029]S7、计算比较逆向可变导向车道设置前后延误值,分析逆向可变导向车道设置效果。
[0030]进一步的,步骤S1具体是:
[0031]进口车道所述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出口道处至少有3条车道。
[0032]进一步的,步骤S2具体是:
[0033]在至少三车道的进口车道设置用于记录各车道车辆数的检测器,检测各车道通过车辆数据,由此获得进口车道各转向流量交通量,所述检测器设在进口车道停车线前25

200米;
[0034]布设主信号机、预信号机以及可变车道动态标志,其中,所述预信号机布设在进口车道上游45米处。
[0035]进一步的,步骤S6中,调整T型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具体包括如下两种情况:
[0036]若所述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运行方向为直行,运行逆向可变导向车道为直行时的信号配时;
[0037]若所述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运行方向为左转,运行逆向可变导向车道运行方向为
左转时的信号配时。
[0038]进一步的,步骤S3中,每个进口车道的第i个车道饱和度计算公式为:
[0039][0040]其中:
[0041]q
i
为进口车道当前的交通流量(pcu);
[0042]CAP为进口车道的通行能力(pcu/h);
[0043]S
i
为i条车道的饱和流率(pcu/h);
[0044]λ
i
为绿信比;
[0045]n
i
为进口车道车道数(条);
[0046]Q
i
为i个周期的有效绿灯时间(s);
[0047]g
i
为一个周期内的有效绿灯时间(s);
[0048]h
i
为饱和车头时距(s)。
[0049]进一步的,步骤S4中,采用SIGNAL94模型计算排队长度,第一项计算正常来车引起的排队,第二项计算前一周期滞留下来的排队车辆数;
[0050]Q
n+1
=Tq
n+1
R+D
n
[0051]D
n
通过下式计算:
[0052][0053]其中:
[00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邻近T型交叉口之间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进口车道设置至少一条专用左转车道、至少一条专用直行车道计和至少一条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三相位的T型交叉口;S2、在步骤S1所述的进口车道获取各进口车道转向交通量;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各进口车道转向交通量,计算各转向车流饱和度;S4、计算获得各进口车道的车辆排队长度;S5、根据步骤S3得到所述各转向车流饱和度、以及步骤S4得到的车辆排队长度开启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控制方案,具体是:当某一方向交通流中各进口车道的饱和度均大于0.9且相差小于0.15时,如果左转车道车辆排队出现二次排队现象,则逆向可变导向车道设置为左转专用车道;当各进口车道的饱和度相差大于0.15时,同时左转车道的饱和度大于直行车道的饱和度,则逆向可变导向车道设置为左转专用车道;S51、根据进口车道左转与直行流量、饱和度、排队长度等关系判断所述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运行方向,具体是:若该所述某一方向的交通量占所有车道的交通量超过2/3时,依据步骤S5中饱和度和排队长度的关系,开启逆向可变导向车道,并将该逆向可变导向车道运行方向设置为当前所述某一方向交通流运行方向;S6、根据所述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控制方案优化调整信号方案,具体是:对设置逆向可变导向车道后信号配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在T型交叉口之间设置逆向可变导向车道,计算设置逆向可变导向车道之前各进口车道的饱和度,设置逆向可变导向车道后,进口车道左转通行能力变大,此时根据逆向可变导向车道设置后车辆的通行情况对相位绿灯时间进行调整,信号配时的变换情况有如下几种:情况一、重新进行配时,并调整信号周期若左转车道和直行车道的饱和度都大于0.9,且饱和度相差小于0.15,则设置后需要对信号配时进行调整;情况二、增加直行相位绿灯时间,并调整信号周期若直行车道的饱和度超过左转车道的饱和度0.15,且设置后左转车道的通行能力有富余,则将富余的绿灯时间分给直行相位;情况三、信号配时不做改变若左转车道的饱和度超过直行车道的饱和度0.15,设置后左转车道刚好能满足左转需求,则此时的信号配时不做改变;情况四、增加直行相位绿灯时间,并调整信号周期若左转车道的饱和度超过直行车道的饱和度0.15,且设置后左转车道的通行能力有富余,则将富余的绿灯时间分给直行相位;情况五、增加左转相位绿灯时间,并调整信号周期若左转车道的饱和度超过直行车道的饱和度0.15,且设置后左转需求仍不能满足,直行车道通行能力富余,则将富余的绿灯时间分给左转相位;S7、计算比较逆向可变导向车道设置前后延误值,分析逆向可变导向车道设置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近T型交叉口之间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是:进口车道所述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出口道处至少有3条车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近T型交叉口之间逆向可变导向车道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李万衡胡晓健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