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定制化安全芯片的可疑代码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851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芯片安全系统领域的,一种基于定制化安全芯片的可疑代码识别系统,适用该系统中的识别装置包括安装架和装有芯片的安装盒,所述安装架表面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安装架顶端固定连接有识别室,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对称设置有隔板,其中一个所述隔板表面阵列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数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阵列固定连接在第二输送机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隔板滑槽和推动机构,可以快速将芯片上的可疑代码进行识别,并将该可疑代码的芯片进行收集,进行回收整改,避免当芯片发生损害时,维修人员无法及时了解芯片相关信息,从而增大维修难度的问题。从而增大维修难度的问题。从而增大维修难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定制化安全芯片的可疑代码识别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芯片安全系统领域的,一种基于定制化安全芯片的可疑代码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芯片是一般是指集成电路,主要包括半导体设备,也包括被动组件等,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0003]现有技术中,在生产芯片时,需要在芯片表面刻有芯片代码,作为芯片的身份认证,以便维修人员及时查询到芯片信息,但是在刻印代码过程中,相关代码容易出现错打印和漏打印现象发生,这就导致当芯片发生损害时,维修人员无法及时了解芯片相关信息,从而增大维修难度的问题。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定制化安全芯片的可疑代码识别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定制化安全芯片的可疑代码识别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现有技术中,在生产芯片时,需要在芯片表面刻有芯片代码,作为芯片的身份认证,以便维修人员及时查询到芯片信息,但是在刻印代码过程中,相关代码容易出现错打印和漏打印现象发生,这就导致当芯片发生损害时,维修人员无法及时了解芯片相关信息,从而增大维修难度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定制化安全芯片的可疑代码识别系统,适用该系统中的识别装置包括安装架和装有芯片的安装盒,所述安装架表面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安装架顶端固定连接有识别室,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对称设置有隔板,其中一个所述隔板表面阵列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数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阵列固定连接在第二输送机构表面,所述安装板表面滑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端部贯穿隔板后与隔板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杆另一端部固定连接头牵引磁块,所述推动杆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牵引磁块和安装板上;
[0007]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感应电磁,所述感应电磁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上,所述感应电磁表面套接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与外设控制中心电连接;
[0008]所述安装架靠近滑槽一侧设置有第一收集机构,所述安装架端部设置有第二收集机构;
[0009]工作时,现有技术中,在生产芯片时,需要在芯片表面刻有芯片代码,作为芯片的
身份认证,以便维修人员及时查询到芯片信息,但是在刻印代码过程中,相关代码容易出现错打印和漏打印现象发生,这就导致当芯片发生损害时,维修人员无法及时了解芯片相关信息,从而增大维修难度的问题,该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操作如下:开启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随后将安装盒放在第一输出机构上,由两个隔板将安装盒两侧限定,此时滑槽与安装盒联通,推动杆抵住安装盒的另一侧,当第一输送机构带动安装盒进入到识别室,采集芯片表面代码,并进行身份认证,当身份认证成功,感应线圈不通电,推动杆顺利通过感应电磁,随后将身份认证的芯片通过第二收集机构进行收集,当身份认证失败后,感应线圈通电,使得感应电磁通磁,当推动杆穿过识别室,牵引磁块与感应电磁接触时,在斥力的作用下,使得推动杆推动安装盒,使得安装盒通过滑槽进入到第一收集机构内,从而快速将芯片上的可疑代码进行识别,并将该可疑代码的芯片进行收集,进行回收整改,避免当芯片发生损害时,维修人员无法及时了解芯片相关信息,从而增大维修难度的问题,当牵引磁块通过感应电磁后,斥力取消,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推动杆复位,从而为下次推动安装盒做准备。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槽对称开设在识别室两侧;工作时,为避免识别室同时识别到两个不同性质的芯片,导致感应线圈通电异常,从而无法及时分离出异常代码芯片,导致当芯片发生损害时,维修人员无法及时了解芯片相关信息,增大维修难度的问题,将滑槽对称开设在识别室两侧,保证识别室每次只识别一个芯片,从而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避免发生干涉作用,降低识别误差,使刻有可疑代码的芯片能够即使被分离出。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架靠近滑槽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端部穿过识别室后延伸至第一收集机构处;工作时,通过设置密封板,避免在识别时,安装盒发生晃动,从而降低了识别误差,提高识别准确性。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盒一侧开设有卡接插槽,所述卡接插槽滑动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固定连接在推动杆端部;工作时,通过设置卡接插槽和卡接块,便于人工快速将安装盒与滑槽对齐。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两个传动辊,所述传动辊对称转动连接在安装架内侧壁上,两个所述传动辊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一输送带,所述隔板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输送带上,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辊端部传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安装架外侧壁上;工作时,通过启动电机,使得传动辊转动,继而使得第一输送带传动,为持续识别提供动力。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两端分别传动连接在传动辊表面,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第二输送带上;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二输送机构,使得推动杆能始终与安装盒保持相同速度输送,避免造成干涉,导致安装盒发生晃动,脱离滑槽处。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收集装置包括引流槽和输送板,所述引流槽开设在安装架侧壁上,所述输送板固定连接在第一输送带侧面,所述输送板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板另一端与引流槽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外侧壁固定在引流槽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收集箱;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一收集机构,用于收集可疑代码芯片。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收集机构包括第二引流板,所述第二引流板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输送带表面,所述第二引流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收集箱,所述第
二收集箱固定连接在安装架内侧壁上;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二收集机构,用于收集正确的代码芯片。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包括用于采集芯片表面代码的采集模块,用于处理采集代码过程中干扰信息的处理模块,用于对应对比采集模块中的数据是否正确的对比模块,将得出的结果进行输出的输出模块;工作时,当芯片通过识别室时,通过采集模块采集芯片表面代码,随后通过处理模块处理采集代码过程中干扰信息,再通过对比模块对比采集模块中的数据是否正确,将得出的结果通过输出模块进行输出,正确感应线圈不通电,错误感应线圈通电,从而正确识别处可疑代码。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隔板滑槽和推动机构,可以快速将芯片上的可疑代码进行识别,并将该可疑代码的芯片进行收集,进行回收整改,避免当芯片发生损害时,维修人员无法及时了解芯片相关信息,从而增大维修难度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定制化安全芯片的可疑代码识别系统,适用该系统中的识别装置包括安装架(1)和装有芯片的安装盒(2),所述安装架(1)表面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安装架(1)顶端固定连接有识别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对称设置有隔板(4),其中一个所述隔板(4)表面阵列开设有滑槽(5),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数个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阵列固定连接在第二输送机构表面,所述安装板(6)表面滑动连接有推动杆(7),所述推动杆(7)端部贯穿隔板(4)后与隔板(4)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杆(7)另一端部固定连接头牵引磁块(8),所述推动杆(7)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9),所述复位弹簧(9)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牵引磁块(8)和安装板(6)上;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感应电磁(10),所述感应电磁(10)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上,所述感应电磁(10)表面套接有感应线圈(11),所述感应线圈(11)与外设控制中心电连接;所述安装架(1)靠近滑槽(5)一侧设置有第一收集机构,所述安装架(1)端部设置有第二收集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定制化安全芯片的可疑代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对称开设在识别室(3)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定制化安全芯片的可疑代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靠近滑槽(5)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2),所述密封板(12)端部穿过识别室(3)后延伸至第一收集机构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定制化安全芯片的可疑代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2)一侧开设有卡接插槽(13),所述卡接插槽(13)滑动连接有卡接块(14),所述卡接块(14)固定连接在推动杆(7)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嘉平于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紫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