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熔体的后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848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碳酸酯熔体的后处理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碳酸酯熔体的后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碳酸酯熔体进行催化剂失活处理和脱挥处理,得到聚碳酸酯;其中,所述聚碳酸酯的性能同时满足下述要求:苯酚质量百分含量小于17ppm,碳酸二苯酯的质量百分含量小于13ppm,熔体温度不大于295℃,透光率不小于94%;所述催化剂失活剂处理采用的催化剂失活剂为磷酸三苯酯;所述脱挥处理的压力为50Pa。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处理后得到的聚碳酸酯能够满足对聚碳酸酯各方面性能要求更高的应用领域。对聚碳酸酯各方面性能要求更高的应用领域。对聚碳酸酯各方面性能要求更高的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碳酸酯熔体的后处理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11月30日、申请号为201711241748.0、专利技术名称为《聚碳酸酯熔体的后处理方法及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聚碳酸酯熔体的后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3]聚碳酸酯,线型聚合物,其作为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良好的透明性,其中可见光的透光率高达90%,同时兼具良好的耐热性、耐冲击性和尺寸稳定性。
[0004]传统工业中,聚碳酸酯的生产方法主要采用光气界面缩聚法和熔融酯交换缩聚法。其中,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光气界面缩聚法受到严格的环境和安全限制;而熔融酯交换缩聚法由于生产过程绿色无污染,已成为聚碳酸酯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
[0005]然而,熔融酯交换缩聚法合成聚碳酸酯中需使用催化剂加强反应条件,从而获得高分量的聚碳酸酯(28000以上);基于催化剂经济性和易获得层面的考虑,一般采用适量的碱金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如Na、K、Cs等元素的氢氧化物或碳酸化合物等,但该类碱金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的使用,会使最终得到的聚碳酸酯熔体中残留有少量催化剂杂质(约0.5~1ppm,w%)。众所周知,该类残留的催化剂会继续催化聚碳酸酯结构发生异构化,从而使之出现大量的枝化、交联结构,进而形成大分子凝胶。大量枝化、交联结构、凝胶的存在会使聚碳酸酯的流变行为偏离典型的线型聚合物的流变特性,从而对下游注塑挤出设备的稳定控制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在外观和透明度要求较高的聚碳酸酯应用领域(如聚碳酸酯薄膜等),大分子凝胶会使制品表面出现晶点和/或黄色斑点等。
[0006]基于此,开发一种用于改进聚碳酸酯熔体性能的后处理工艺和/或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聚碳酸酯熔体的后处理方法及装置。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将以双酚A(BPA)和碳酸二苯酯(DPC)为原料,以碱金属化合物为催化剂,采用熔融酯交换法合成的聚碳酸酯熔体,经催化剂失活处理和脱挥处理,得到品质均一、透明度好和稳定性高的聚碳酸酯产品。
[0008]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碳酸酯熔体的后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将聚碳酸酯熔体进行催化剂失活处理和脱挥处理,得到聚碳酸酯;
[0011]其中,所述聚碳酸酯的性能同时满足下述要求:
[0012]苯酚质量百分含量小于17ppm,碳酸二苯酯的质量百分含量小于13ppm,透光率不
小于94%;
[0013]所述催化剂失活剂处理采用的催化剂失活剂为磷酸三苯酯;
[0014]所述脱挥处理的压力为50Pa。
[0015]优选的,所述催化剂失活剂的添加量不大于2ppm,优选1ppm~1.5ppm。
[0016]优选的,所述聚碳酸酯熔体采用下述方法合成:以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为反应原料,以碱金属化合物为催化剂,采用熔融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熔体。
[0017]优选的,所述聚碳酸酯熔体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酸二苯酯和双酚A在反应釜中充分混合,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聚碳酸酯预聚物;得到所述聚碳酸酯预聚物后,输送到下游缩聚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碳酸酯熔体;其中,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270℃~290℃,进一步优选为280℃;压力小于0.5KPa,进一步优选为0.1KPa。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后处理方法制备得到的聚碳酸酯;
[0019]所述聚碳酸酯的性能同时满足下述要求:
[0020]苯酚质量百分含量小于17ppm,碳酸二苯酯的质量百分含量小于13ppm,熔体温度不大于295℃,透光率不小于94%。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聚碳酸酯熔体的后处理装置,所述后处理装置包括:双螺杆挤出机5,开设有真空脱挥口6;动力系统8,与双螺杆挤出机5相连通;真空系统7,与真空脱挥口6相连通;静态混合器2,静态混合器2的一端通过第一熔体管道9与双螺杆挤出机5相连通,静态混合器2的另一端与第二熔体管道1的一端相连通,第二熔体管道1的另一端与聚碳酸酯熔体反应器相连通;注射阀3,通过第三熔体管道10与所述第二熔体管道1相连通。所述后处理装置用于聚碳酸酯熔体的催化剂失活处理和脱挥处理中,从而最终得到目标产物聚碳酸酯。
[0022]优选的,所述后处理装置还包括熔体进料阀4:第一熔体管道9上设置有熔体进料阀4,所述熔体进料阀4用于控制物料的进料速度。
[0023]优选的,双螺杆挤出机5为同向啮合双螺杆挤出机,所述同向啮合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L/D不大于24;优选地,所述同向啮合双螺杆挤出机上不设高剪切螺纹元件和左旋螺纹元件。所述静态混合器2的长径比L/D为10,所述真空脱挥口6的长度为8D;所述真空系统7的压力为50Pa。
[0024]优选的,所述后处理装置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二熔体管道1需要伴热,所述伴热温度为270℃~290℃。
[0025]所述后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将催化剂失活剂通过注射阀3加入到第二熔体管道1(即反应器出口管道)中,进而通过静态混合器2与聚碳酸酯熔体充分混合使催化剂失活;当聚碳酸酯熔体经催化剂失活剂处理之后,处理产物经熔体进料阀4进入双螺杆挤出机5,经进一步混合和真空脱挥后出料,得到理想的目标产物聚碳酸酯产品。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27](1)申请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将熔融酯交换法合成的聚碳酸酯熔体经催化剂失活处理和脱挥处理,得到品质均一、透明度好和稳定性高的聚碳酸酯产品,从而满足对聚碳酸酯各方面性能要求更高的应用领域。
[0028](2)将以双酚A(BPA)和碳酸二苯酯(DPC)为原料,以碱金属化合物为催化剂,采用
熔融酯交换法合成的聚碳酸酯熔体,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和装置进行后处理,不仅可以得到性能优异的聚碳酸酯,而且工艺稳定。
[0029]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聚碳酸酯熔体后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其中,
[0032]1‑
第二熔体管道;2

静态混合器;3

注射阀;4

熔体进料阀;5

双螺杆挤出机;6

真空脱挥口;7

真空系统;8

动力系统;9

第一熔体管道;10

第三熔体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碳酸酯熔体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聚碳酸酯熔体进行催化剂失活处理和脱挥处理,得到聚碳酸酯;其中,所述聚碳酸酯的性能同时满足下述要求:苯酚质量百分含量小于17ppm,碳酸二苯酯的质量百分含量小于13ppm,熔体温度不大于295℃,透光率不小于94%;所述催化剂失活剂处理采用的催化剂失活剂为磷酸三苯酯;所述脱挥处理的压力为50P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失活剂的添加量不大于2pp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熔体采用下述方法合成:以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为反应原料,以碱金属化合物为催化剂,采用熔融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熔体。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后处理方法制备得到的聚碳酸酯;所述聚碳酸酯的性能同时满足下述要求:苯酚质量百分含量小于17ppm,碳酸二苯酯的质量百分含量小于13ppm,熔体温度不大于295℃,透光率不小于94%。5.一种聚碳酸酯熔体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装置包括:双螺杆挤出机(5),开设有真空脱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鹏刚郭胜立史吉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濮源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普通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