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831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及电池模组,包括:卷芯;壳体;盖板,与所述壳体共同围合形成适于容纳所述卷芯的容纳腔;所述盖板包括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主体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还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适于在所述卷芯膨胀挤压所述主体部时进行压缩,以增大所述容纳腔的体积,并适于在所述卷芯收缩时带动所述主体部复位。防护结构起到伸缩变换作用,即可在卷芯膨胀挤压作用时,防护结构处会受力压缩,带动主体部与卷芯膨胀方向同向运动,以增大容纳腔的体积,克服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充电时,卷芯的膨胀的反作用力对自身产生挤压,导致卷芯容易变形损坏,影响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的缺陷。缺陷。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及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作为一种可靠的能量存储装置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在锂离子电芯使用过程中,电池和电池之间紧密连接,动力电池通过外部挤压成组装配,并设置有包括壳体和盖板在内的外部保护层,起到密封防护内部卷芯的作用。
[0004]但是,在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内部卷芯会发生膨胀,从而对位于卷芯两侧的壳体和盖板产生挤压作用,由于壳体和盖板通过焊接密封,且自身形变能力较差,卷芯的膨胀作用力难以对壳体和盖板产生作用,最终只能反作用于卷芯,对卷芯自身产生较大的挤压力积累,长此以往,卷芯容易变形损坏,动力电池寿命也随之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充电时,卷芯的膨胀的反作用力对自身产生挤压,导致卷芯容易变形损坏,影响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具有卷芯膨胀保护结构的动力电池。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充电时,卷芯的膨胀的反作用力对自身产生挤压,导致卷芯容易变形损坏,影响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具有卷芯膨胀保护结构的电池模组。
[0007]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括:
[0008]卷芯;
[0009]壳体,适于容纳所述卷芯,所述壳体一侧开口;
[0010]盖板,盖设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共同围合形成适于容纳所述卷芯的容纳腔;
[0011]所述盖板包括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主体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周向密封连接,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卷芯贴合设置或间隙设置;
[0012]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还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适于在所述卷芯膨胀挤压所述主体部时进行压缩,以增大所述容纳腔的体积,并适于在所述卷芯收缩时带动所述主体部复位。
[0013]可选地,所述防护结构为可伸缩结构。
[0014]可选地,所述盖板上一体成型有所述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朝向所述壳体的内周侧方向形成凸起。
[0015]可选地,所述盖板为金属板材。
[0016]可选地,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卷芯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形成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正极端和所述负极端分别形成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
[0017]正极转接片和负极转接片,分别与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电气连接,所述正极转接片的部分适于伸出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负极转接片的部分适于伸出所述第二通孔;
[0018]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外侧,所述正极极柱和所述负极极柱分别与所述正极转接片和所述负极转接片电气连接。
[0019]可选地,还包括:
[0020]第一内部密封垫,设置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上并位于在所述正极转接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0021]第一外部密封垫,设置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上并位于在所述正极极柱与所述壳体的外壁之间;
[0022]第二内部密封垫,设置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上并位于在所述负极转接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0023]第二外部密封垫,设置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上并位于在所述负极极柱与所述壳体的外壁之间。
[0024]可选地,所述壳体上一体成型有防爆阀,所述防爆阀由所述壳体的至少部分区域冲压刻槽而成。
[0025]可选地,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凹腔,所述定位凹腔由所述壳体的侧壁和所述壳体的底面连接处内陷而成。
[002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动力电池,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凹腔,若干所述动力电池沿高度方向堆叠设置,相邻两所述动力电池其中之一的所述连接部与其中另一的所述定位凹腔相抵接。
[0027]可选地,所述定位凹腔的深度小于所述盖板到所述壳体顶部的距离。
[0028]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9]1.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括:卷芯;壳体,适于容纳所述卷芯,所述壳体一侧开口;盖板,盖设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共同围合形成适于容纳所述卷芯的容纳腔;所述盖板包括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主体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周向密封连接,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卷芯贴合设置或间隙设置;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还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适于在所述卷芯膨胀挤压所述主体部时进行压缩,以增大所述容纳腔的体积,并适于在所述卷芯收缩时带动所述主体部复位。
[0030]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防护结构起到伸缩变换作用,即可在卷芯膨胀挤压作用时,防护结构处会受力压缩,带动主体部与卷芯膨胀方向同向运动,以增大容纳腔的体积,避免卷芯受到盖板挤压变形,并且,当卷芯恢复膨胀前状态时,防护结构适于在卷芯收缩时带动主体部复位,为下次卷芯产生膨胀作用做准备。克服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充电时,卷芯的膨胀的反作用力对自身产生挤压,导致卷芯容易变形损坏,影响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的缺陷。
[0031]2.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所述盖板上一体成型有所述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朝向所述壳体的内周侧方向形成凸起。
[0032]利用壳体的内周侧方向形成凸起结构形成S型弯曲,从而起到弹性变形作用,在卷芯的膨胀挤压作用下带动盖板的主体部运动。
[0033]3.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卷芯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形成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正极端和所述负极端分别形成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正极转接片和负极转接片,分别与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电气连接,所述正极转接片的部分适于伸出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负极转接片的部分适于伸出所述第二通孔;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外侧,所述正极极柱和所述负极极柱分别与所述正极转接片和所述负极转接片电气连接。
[0034]正极转接片部分适于伸出第一通孔起正极外部导电功能,并电气连接正极极柱,通过正极极柱接通外部电路,实现外部导电;负极转接片、负极极柱同理。
[0035]4.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还包括:第一内部密封垫,设置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上并位于在所述正极转接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第一外部密封垫,设置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上并位于在所述正极极柱与所述壳体的外壁之间;第二内部密封垫,设置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上并位于在所述负极转接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第二外部密封垫,设置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上并位于在所述负极极柱与所述壳体的外壁之间。
[0036]通过设置若干位于壳体内外壁两侧的密封垫,对连接片、极柱与壳体的连接位置进行密封处理,确保卷芯在容纳腔内的密封环境。
[0037]5.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所述壳体上一体成型有防爆阀,所述防爆阀由所述壳体的至少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卷芯(1);壳体(2),适于容纳所述卷芯(1),所述壳体(2)一侧开口;盖板(3),盖设于所述壳体(2)的开口端,所述盖板(3)与所述壳体(2)共同围合形成适于容纳所述卷芯(1)的容纳腔;所述盖板(3)包括连接部(31)以及与所述连接部(31)相连的主体部(32),所述连接部(31)与所述壳体(2)周向密封连接,所述主体部(32)与所述卷芯(1)贴合设置或间隙设置;所述连接部(31)与所述主体部(32)之间还设置有防护结构(311),所述防护结构(311)适于在所述卷芯(1)膨胀挤压所述主体部(32)时进行压缩,以增大所述容纳腔的体积,并适于在所述卷芯(1)收缩时带动所述主体部(32)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311)为可伸缩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上一体成型有所述防护结构(311),所述防护结构(311)朝向所述壳体(2)的内周侧方向形成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为金属板材。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对应所述卷芯(1)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形成有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所述正极端和所述负极端分别形成有正极极耳(11)和负极极耳(12),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正极转接片(41)和负极转接片(42),分别与所述正极极耳(11)和所述负极极耳(12)电气连接,所述正极转接片(41)的部分适于伸出所述第一通孔(21),所述负极转接片(42)的部分适于伸出所述第二通孔(22);正极极柱(51)和负极极柱(5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21)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稳苏家磊李昌锦张旺李文成张俊川杜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