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微型钢板骨折固定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95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钛合金微型钢板骨折固定术,该固定术在骨折处设计切口,分离外侧软组织,选择一形或V形、L形、T形、Y形钛合金微型钢板,弯制与骨面外形一致,在骨面上钻孔,将钛合金螺钉旋入钻好的孔内。微型钢板及螺钉的亲和性、生物相容性好,留置体内不需取出;只需分离骨折外侧面,手术损伤小;骨折复位准确,无早期愈合中内软骨和外骨痂形成阶段,愈合时间短,适于各种颅颌面骨折的固定。(*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颅颌面骨折固定术。目前,颅颌面骨折复位固定一般采用单颌牙弓夹板、颌间结扎、牵引、口外塑料夹板、骨间不锈钢丝结扎、克氏针固定等复位固定术(见上海第二医学院主编的《口腔颌面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年第1版)。该固定术手术损伤大,需二次手术取钢丝,复位固定性能差,骨折愈合时间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钛合金微型钢板骨折固定术,它手术损伤小,不需二次取钢丝,骨折愈合时间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先用钛合金经机械加工成螺钉及平面为一形、V形、L形、T形和Y形的微型钢板。螺钉长0.4-0.9cm,D0.2cm;钢板长为1-2cm,宽为0.3cm,厚为0.1cm,钢板上有2-8孔。然后在骨折处设计切口,分离外侧软组织达骨面,正确复位达到解剖位;选择一形或V形、L形、T形、Y形钛合金微型钢板一块或数块,弯制与骨面外形一致。再根据所选钢板,以垂直于或与骨折面成角5度,在骨面上钻孔2-8个,把钢板置于骨面上,用固位器将钛合金螺钉旋人钻好的孔内。最后冲洗创腔,缝合软组织、皮肤,包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微型钢板及螺钉具有良好的亲和性,生物相容性好留置体内不需取出;只需分离骨折外侧面,手术损伤小;骨折复位准确,局部血运好,无早期愈合中内软骨和外骨痂形成阶段,愈合时间短;操作简便,效率高,价格低廉。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作详细描述。附图为钛合金微型钢板及螺钉结构图。图中(1)一形钛合金微型钢板、(2)V形钛合金微型钢板、(3)L形钛合金微型钢板、(4)Y形钛合金微型钢板、(5)T形钛合金微型钢板、(6)钛合金螺钉。闭合性颌骨骨折,就近避开N,兼顾面容,皮纹方向,设计切口。分离达骨面,内侧骨面不作分离。在分离中与骨膜、软组织相连骨块不作分离。正确复位达到正常解剖位,在骨折线两侧适当位置,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选择一型钛合金微型钢板(1)一块,稍加弯制成与骨面形一致,放置于骨面上。与骨折面成角5度,按照钢板孔位在骨面上钻孔4个;钻孔时速度宜慢,且孔内采取降温措施。然后用固位器将钛合金螺钉(6)旋人、拧紧。缝合软组织和皮肤,包扎。开放性骨折,利用原软组织伤口或可适当延长切口,清创后进行分离达骨面、复位、选择钢板、钻孔、置钢板、拧紧螺钉、冲洗创腔、缝合软组织及皮肤和包扎。权利要求1.一种钛合金微型钢板骨折固定术,其特征在于在骨折处设计切口,分离外侧软组织达骨面,正确复位达到解剖位;选择一形或V形、L形、T形、Y形钛合金微型钢板一块或数块,弯制与骨面外形一致,以垂直于或与骨折面成角5度,在骨面上钻孔2-8个,把钢板置于骨面上,用固位器将钛合金螺钉旋入钻好的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固定术,其特征在于钻孔时,孔内采取降温措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钛合金微型钢板骨折固定术,该固定术在骨折处设计切口,分离外侧软组织,选择一形或V形、L形、T形、Y形钛合金微型钢板,弯制与骨面外形一致,在骨面上钻孔,将钛合金螺钉旋入钻好的孔内。微型钢板及螺钉的亲和性、生物相容性好,留置体内不需取出;只需分离骨折外侧面,手术损伤小;骨折复位准确,无早期愈合中内软骨和外骨痂形成阶段,愈合时间短,适于各种颅颌面骨折的固定。文档编号A61B17/68GK1120428SQ94111469公开日1996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8日专利技术者乔玉珠 申请人:邳州市人民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钛合金微型钢板骨折固定术,其特征在于:在骨折处设计切口,分离外侧软组织达骨面,正确复位达到解剖位;选择一形或V形、L形、T形、Y形钛合金微型钢板一块或数块,弯制与骨面外形一致,以垂直于或与骨折面成角5度,在骨面上钻孔2-8个,把钢板置于骨面上,用固位器将钛合金螺钉旋入钻好的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玉珠
申请(专利权)人:邳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