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788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6
一种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属于火力发电中给煤机的称重领域,通过增大给煤机料仓的出料口与称重皮带的间距,以便在出料口上安装导流筒,同时在称重皮带表面设置两条平行的柔性挡板,两条柔性挡板之间形成输煤腔,在输煤腔内具有一倾斜的压煤板,压煤板的两侧与输煤腔的两侧壁接触,并在称重皮带输煤过程中,将导流筒下方落煤点的煤压匀填充在输煤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措施使煤炭在称重皮带的输煤腔内形成规则的矩形条状传输,再结合其截面面积和称重皮带移动速度,计算得到单位时间内输送的煤炭重量,实现了称重计量故障时的容量计量功能,而且完全借助于现有的智能控制系统,改造成本极小。改造成本极小。改造成本极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到火电厂的给煤机改造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根据《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燃料管理标杆电厂标准》要求,给煤机应具有容量计量功能,当电子称重系统故障时,能够切换至容量计量模式,并发出报警信号。
[0003]但申请人的两台炉共计48台给煤机,其称重系统尚不具备容量计量功能,而且因为使用年限较长,部分给煤机称重传感器已经出现轻微误差,导致给煤机两侧称重信号偏差较大,无法提供准确的称重信号。
[0004]在现有的给煤机上增加螺旋称重给料机,虽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一来需要采购全新的螺旋称重给料机,二来需要考虑螺旋称重给料机与现有给煤机的对接安装问题,综合成本很高,基于此,需要在现有给煤机上增加容量计量功能。
[0005]授权公告号为CN206407638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粉料计量监控装置,其核心在于一个能随轴一并转动的分料盘,分料盘上具有料斗,轴端部具有计数器,因为每个料斗容量是一定的,通过计数器统计轴的转动次数,从而计算出一定时间内的出料量,总的容积量减去出料量即为料仓剩余量。
[0006]但是该种粉料计量监控装置并不能直接用于给煤机,原因在于: CN206407638U的粉料计量监控装置是用于风动溜槽输送氧化铝粉体的,在风动溜槽中,氧化铝粉体在压缩空气作用下向前输送,从而推动分料盘转动,进而完成计数。
[0007]而在给煤机的料仓中,即使将该粉料计量监控装置设置在料仓出口,但是由于煤炭的摩擦力、颗粒度不均以及湿润度远超粉料等原因,导致料仓中的煤炭并不能在重力作用下连续推动轴转动,进而连续出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将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附加容量计量功能,从而在称重计量出现故障时,不影响设备的使用。
[0009]本技术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增大给煤机料仓的出料口与称重皮带的间距,以便在出料口上安装导流筒,在所述称重皮带表面设置两条平行的柔性挡板,两条柔性挡板之间形成输煤腔,在输煤腔内具有一倾斜的压煤板,压煤板的两侧与输煤腔的两侧壁接触,并在称重皮带输煤过程中,将导流筒下方落煤点的煤压匀填充在输煤腔内。
[0010]作为上述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导流筒的底部伸入输煤腔的上部,且所述压煤板固定在导流筒底部的一侧。
[0011]作为上述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导流筒包括圆锥状的上管段和圆柱状的下管段,且下管段的底部延伸至输煤腔内的上部区
域。
[0012]作为上述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导流筒的底部设置有延伸板,延伸板处于导流筒朝向称重皮带运行方向的一侧,所述压煤板的中部设置在延伸板的底部。
[0013]作为上述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导流筒底部与压煤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盖板,且盖板与柔性挡板的顶端接触,从而将导流筒形成的落煤点后方一段区域的输煤腔封闭,防止压煤板将煤炭刮出输煤腔。
[0014]作为上述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盖板底面具有两条水平设置的凹槽,且这两条凹槽与柔性挡板顶端形成间隙配合。
[0015]作为上述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盖板的两侧超出柔性挡板。
[0016]作为上述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输煤腔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散煤刮板,散煤刮板的底部与称重皮带表面接触,并在称重皮带移动过程中,将散落在柔性挡板外侧的散煤刮离称重皮带。
[0017]作为上述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散煤刮板倾斜设置,且靠近柔性挡板的一侧相对于远离柔性挡板的一侧,更接近称重皮带输送方向的前方。
[0018]作为上述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称重皮带的下方倾斜设置有弧形的引导板,且引导板位置高的一端处于散煤刮板的下方,位置低的一端处于一集煤桶的顶部开口上方。
[0019]为了便于审查员理解本技术的改进内容,将本技术的创新思路进行阐述:
[0020]1)关于给煤机的煤炭为何要称重的问题
[0021]通俗讲,给煤机输出的煤炭是送到燃烧炉中做燃料使用的,而在燃烧炉中燃烧时,一般需要相对精确的控制单位时间产生的热量,当单位时间产生的热量超出或低于一定标准时,就需要调整进入燃烧炉中的煤炭的量,因此,计算单位时间内输入燃烧炉内的煤炭量,进而用来计算燃烧值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0022]2)现有给煤机的称重是如何进行的
[0023]现有技术中,给煤机输出的煤炭称重一般是通过称重皮带进行称重的,称重皮带上配备压力传感器,通过将压力信号传递给PLC,由PLC依据压力信号判断出称重皮带上煤炭量,称重皮带再通过转运皮带将煤炭送入燃烧炉中燃烧;当需要调整煤炭输入量时,由PLC控制称重皮带和转运皮带的的运行速率,来加快给煤或减少给煤;
[0024]3)本技术改造后的计量原理
[0025]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观察发现,给煤机料仓的煤炭在落到称重皮带上时,由于称重皮带是保持一定速率运动的,这导致煤炭在称重皮带上的分布是一条带状,并且纵断面类似一个锥形,基于此,专利技术人通过在称重皮带上设置柔性挡板形成输煤腔,再利用压煤板将带状、锥形的“煤条”,约束成具有固定形状和尺寸的“煤条”,这样再依据称重皮带的转速,即可计算出在一定时间内,输送煤炭的体积,进而依据煤炭的密度获得煤炭的称重信息,同样也可有依据称重皮带转速来调节输煤量,而且改造成本极低,基本完全借助于现有的电子
控制系统。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1)本技术通过增大给煤机料仓出料口和称重皮带的间距,之后设置导流筒将煤炭引导落到称重皮带上两条柔性挡板之间形成的输煤腔中,再随着称重皮带的运行,压煤板自动将输煤腔的煤炭进行平整动作,最终使煤炭在输煤腔内形成规则的矩形条状传输,再结合其截面面积和称重皮带移动速度,计算得到单位时间内输送的煤炭重量,实现了称重计量故障时的容量计量功能,而且完全借助于现有的智能控制系统,改造成本极小;
[0028]2)本技术为了防止压煤板将煤炭刮出输煤腔,设置了将输煤腔顶部盖住的盖板,盖板的存在,不仅避免了煤炭刮出输煤腔,更重要的是,能够配合压煤板,使煤炭更好的填充到输煤腔内;
[0029]3)本技术为了解决煤炭散落到输煤腔外侧的称重皮带上影响称量计算精度的问题,在输煤腔两侧设置了散煤刮板,散煤刮板能够在称重皮带移动过程中,自动实现输煤腔外侧煤炭的堆积以及刮离,防止了这些煤炭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增大给煤机料仓(1)的出料口(101)与称重皮带(2)的间距,以便在出料口(101)上安装导流筒(3),在所述称重皮带(2)表面设置两条平行的柔性挡板(201),两条柔性挡板(201)之间形成输煤腔(202),在输煤腔(202)内具有一倾斜的压煤板(303),压煤板(303)的两侧与输煤腔(202)的两侧壁接触,并在称重皮带(2)输煤过程中,将导流筒(3)下方落煤点的煤压匀填充在输煤腔(20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3)的底部伸入输煤腔(202)的上部,且所述压煤板(303)固定在导流筒(3)底部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3)包括圆锥状的上管段(301)和圆柱状的下管段(302),且下管段(302)的底部延伸至输煤腔(202)内的上部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3)的底部设置有延伸板(304),延伸板(304)处于导流筒(3)朝向称重皮带(2)运行方向的一侧,所述压煤板(303)的中部设置在延伸板(304)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现有称重计量给煤机的容量计量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3)底部与压煤板(303)相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赵少龙曹亚鹏吴宏旺吴松林陈洪志高申昊李通崔沛然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邯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