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10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板,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的后侧设置有隔水机构,所述隔水机构的后侧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隔水机构包括基板、横缝隔水结构和纵缝隔水结构,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墙板本体的后侧,所述横缝隔水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上部,所述纵缝隔水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墙板的墙板本体后侧设置基板,并在基板上分别横缝隔水结构和纵缝隔水结构,对外墙板拼接的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处分别进行隔水处理,从而起到全面的防水效果,且该隔水结构完全未用到密封胶条等防水密封件,使用寿命更长,结构更简单,无需维护更换,使用更为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板。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
[0003]内墙板等构件采用装配式连接,防水性较差,因此一般需要在外部安装外墙板,一方面起到装饰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防水作用。现有的外墙板结构一般都是采用胶条等密封件对外墙板的接缝处进行密封防水,但是由于胶条等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容易老化,进而造成防水失效。如申请日为2021.04.30、申请号为202110478305.3的专利文件中公开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防水连接结构,虽然已经尽力减少胶条等密封件的使用,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用到胶条、胶塞等,仍然难以避免防水密封胶条等的老化失效问题。此外,雨水打在外墙板上时,由于重力作用,防水主要的部分在于相邻外墙板的竖向接缝处,而现实中相邻外墙板的水平接缝处也会有少量雨水进入,而现有技术中对该处的防水一般忽略或采用胶条,防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板。
[0005]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板,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的后侧设置有隔水机构,所述隔水机构的后侧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隔水机构包括基板、横缝隔水结构和纵缝隔水结构,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墙板本体的后侧,所述横缝隔水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上部,所述纵缝隔水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两侧。
[0006]基于上述,所述纵缝隔水结构包括多个隔水片,所述基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墙板本体的宽度,所述基板的两侧壁上分别竖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隔水片。
[0007]基于上述,所述基板左右两侧的所述隔水片分别错位设置,所述隔水片的末端用于抵接在相邻外墙板的基板侧壁上。
[0008]基于上述,所述隔水片的底部为弧型并平滑弯向前侧方向。
[0009]基于上述,所述横缝隔水结构包括集水槽和引流腔道,所述基板的顶部与所述墙板本体顶部平齐设置,所述集水槽设置在所述基板的顶部前侧,所述基板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纵缝隔水结构的排水口,所述集水槽的槽底通过所述引流腔道连通所述排水口。
[0010]基于上述,所述基板的顶部后侧设置有连接凸棱,所述基板的底部后侧对应设置有连接凹槽。
[0011]基于上述,所述基板的一侧壁后部也设置有连接凸棱,所述基板的另一侧壁后部
也对应设置有连接凹槽。
[0012]基于上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U型的插接件和插口件,所述插接件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后侧,所述插口件用于对应设置在内墙板上。
[0013]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墙板的墙板本体后侧设置基板,并在基板上分别横缝隔水结构和纵缝隔水结构,对外墙板拼接的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处分别进行隔水处理,从而起到全面的防水效果,且该隔水结构完全未用到密封胶条等防水密封件,使用寿命更长,结构更简单,无需维护更换,使用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专利技术两个外墙板拼接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专利技术两个外墙板拼接处未完全拼接状态及渗水路线指示示意图。
[0020]图7是本专利技术集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本专利技术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隔水片;2.墙板本体;3.连接凸棱;4.集水槽;5.连接凹槽;6.基板;7.插接件;8.引流腔道;9.排水腔道;10.插口件;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

图5所示,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板,包括墙板本体2,所述墙板本体2的后侧设置有隔水机构,所述隔水机构的后侧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隔水机构包括基板6、横缝隔水结构和纵缝隔水结构,所述基板6设置在所述墙板本体2的后侧,所述横缝隔水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6的上部,所述纵缝隔水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6的两侧。
[0025]使用时,通过连接机构将墙板本体2和隔水机构设置在内墙板上,左右相邻的外墙板之间有竖向的接缝,纵缝隔水结构用于对由外墙板之间竖向接缝处进入的雨水进行隔绝,避免进入和接触内墙板;上下相邻的外墙板之间有横向的接缝,横缝隔水结构用于对由外墙板之间由横向接缝处进入的雨水进行隔绝,避免进入和接触内墙板。
[0026]具体的,所述纵缝隔水结构包括多个隔水片1,所述基板6的宽度小于所述墙板本体2的宽度,所述基板6的两侧壁上分别竖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隔水片1。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基板6左右两侧的所述隔水片1分别错位设置,所述隔水片1的末端用于抵接在相邻外墙板的基板6侧壁上。也即基板6与墙板本体2连接的部分宽度小于墙板本体2,而隔水片1的外侧凸出墙板本体2的宽度设置,左右相邻拼接的两个外墙板,两个墙板本体2的侧壁靠近
抵接时,隔水片1的末端侧壁抵接在相邻外墙板的基板6侧壁上,使得外墙板的竖向接缝与隔水片1之间、以及隔水片1之间形成一个个竖直向下的排水腔道9,有水从外墙板的竖向接缝处进入时,直接进入了隔水片1与墙板本体2之间的形成的排水腔道9内,进入的水大部分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排流。由于隔水片1的末端是抵接在相邻外墙板的基板6侧壁上的,也即相邻两个外墙板上的隔水片1交错设置,因此两个相邻外墙板的多个隔水片1相互形成的排水腔道9,水从前一排水腔道9进入后一排水腔道9时路线是折线型的,如图6中的箭头所示,大大增加了渗水向内墙板方向进入的路程长度和阻力,且在每个排水腔道9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绝大部分都向下排流,只有在水量较大、水压较大的情况下才会有部分进入后级排水腔道9内,因此多个隔水片1形成的多级排水腔道9,充分避免了由外墙板竖向接缝处进入的水进入和接触内墙板,实现了隔水作用。
[0027]上层外墙板的隔水片1底部与下层外墙板的隔水片1顶部抵接,水从排水腔道9向下排流时,从上层外墙板的排水腔道9进入下层外墙板的排水腔道9进行排流,该过程会有少量水从上下隔水片1抵接的接缝处渗入下一级排水腔道9,但是由于渗水量少且排水腔道9有多级,渗水无法到达并接触内墙板。优选地,所述隔水片1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的后侧设置有隔水机构,所述隔水机构的后侧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隔水机构包括基板、横缝隔水结构和纵缝隔水结构,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墙板本体的后侧,所述横缝隔水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上部,所述纵缝隔水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缝隔水结构包括多个隔水片,所述基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墙板本体的宽度,所述基板的两侧壁上分别竖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隔水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左右两侧的所述隔水片分别错位设置,所述隔水片的末端用于抵接在相邻外墙板的基板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片的底部为弧型并平滑弯向前侧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曼曼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