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催化下9-芳基-10-磺酰菲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7020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的一种电催化下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催化下9

芳基

10

磺酰菲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电催化下9

芳基

10

磺酰菲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9‑
芳基

10

磺酰菲化合物既属于二芳基枫类化合物又属于菲类化合物,其应用广泛。其稠环化合物具有光物理性质,可广泛应用于发光材料:(a)China Pat.,CN,114464738 A,2022;(b)China Pat.,CN,108218664 A,2018。
[0003]鉴于9

芳基

10

磺酰菲化合物的应用价值,发展一种实用有效地合成9

芳基

10

磺酰菲化合物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0004]合成9

芳基

10

磺酰菲化合物的方法有:
[0005]2016年,江波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有效的铜催化二芳基内炔与炔烃通过炔基磺酰化合环反应合成9

芳基

10

磺酰菲化合物的方法(Org.Chem.Front.,2016,3,1452)。
[0006]利用上述方法制备9

芳基10
>‑
磺酰菲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缺点与不足:1)使用金属催化剂与氧化剂;2)反应温度较高;3)反应时间较长;4)需要分子筛除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电催化下制备9

芳基

10

磺酰菲化合物的方法。
[0008]电催化合成反应具有很多显著的优势:可以避免使用有毒或难以处理的催化剂,无需氧化剂,电子是绿色的反应试剂,反应产物纯度高容易分离,对环境几乎无污染;在电催化反应中,可通过改变电极电压或电流来调控反应速率以避免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目标产品的选择性以及收率。
[0009]一种电催化下9

芳基

10

磺酰菲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9

芳基

10

磺酰菲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0010][0011]式Ⅰ中,其中R1选自氯原子且R3选自甲基时,R2取代基团选自氢、氯原子、甲基、叔丁基、苯基;或者R1为氢原子且R3选自甲基时,R2取代基团选自氢、氯原子、甲基、乙基、甲氧基;或者R1选自氯原子且R2选自氢时,R3取代基团选自氯原子、碘原子、叔丁基。特征在于,向反
应器中,加入取代二芳基内炔、取代苯磺酰肼、四丁基四氟硼酸铵,其摩尔比值为1:3:1.2。所述溶剂为六氟异丙醇:二氯乙烷(3mL:2mL),体系浓度为0.02mol/L。在电的作用下,60℃搅拌,反应完成后,使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得到粗产物,粗产物使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产物,其化学反应过程见式II:
[0012][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催化下多取代9

芳基

10

磺酰菲化合物合成方法科学合理,提供了一种合成9

芳基

10

磺酰菲衍生物新途径,通过本方法得到了具有多种取代基的9

芳基

10

磺酰菲化合物,其特点为: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无需外加氧化剂与添加剂,安全绿色廉价,并且官能团普适性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3aa的NMR图谱;
[0015]图2为实施例5制备的化合物3ea的NMR图谱;
[0016]图3为实施例6制备的化合物3fa的NMR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下述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0019]实施例1
[0020]9‑
芳基

10

磺酰菲化合物3aa的制备
[0021][0022]向10mL三口烧瓶中加入二芳基内炔1a(0.1mmol,28.9mg),对甲苯磺酰肼2a(0.3mmol,55.9mg),四丁基四氟硼酸铵(0.12mmol,39.2mg)。用橡胶塞将体系密封,极采用铂电极(1cmx1cmx0.1cm),阳极采用石墨毡电极(1cmx1cmx0.5cm)。然后向体系充换氮气,加
入六氟异丙醇/二氯乙烷(3mL:2mL)。反应于60℃、4mA电流的条件下反应5小时。反应完毕后,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粗产物经柱层析分离(200

300目硅胶)(石油醚/乙酸乙酯=10/1),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得到目标产物9

(4

氯)苯基

10

对甲苯磺酰菲衍生物3aa,其收率为87%。
[0023]谱图解析数据3aa:
[0024]1H NMR(500MHz,CDCl3):δ9.03(d,J=8.6Hz,1H),8.72(t,J=8.0Hz,2H),7.74(t,J=7.6Hz,1H),7.68(t,J=7.6Hz,1H),7.60(t,J=7.7Hz,1H),7.56(d,J=8.1Hz,2H),7.48(t,J=7.7Hz,1H),7.40(d,J=8.1Hz,2H),7.35(d,J=8.3Hz,1H),7.21(d,J=8.1Hz,2H),7.14(d,J=8.1Hz,2H),2.33(s,3H).
13
C NMR(125MHz,CDCl3):δ143.01,141.71,140.23,135.74,133.27,132.67,131.77,130.92,130.89,130.47,129.17,128.98,128.84,127.40,127.09,127.02,126.86,126.65,126.31,125.94,122.46,122.06,21.03.HRMS(ESI

TOF,[M+Na
+
]):For C
27
H
19
ClNaO2S,465.0692,found 465.0687.
[0025]实施例2
[0026]用1b代替实例1中的1a,其它条件同实例1,实验结果见表1。
[0027][0028]谱图解析数据3ba:...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催化下9

芳基

10

磺酰菲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9

芳基

10

磺酰菲化合物具有式Ⅰ所示的结构:式Ⅰ中,其中R1选自氯原子且R3选自甲基时,R2取代基团选自氢、氯原子、甲基、叔丁基、苯基;或者R1为氢原子且R3选自甲基时,R2取代基团选自氢、氯原子、甲基、乙基、甲氧基;或者R1选自氯原子且R2选自氢时,R3取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丽荣张林宝田浩东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