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力工程建设用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98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力工程建设用支架结构,包括第一圆柱、第二圆柱、连接螺栓,所述第一圆柱通过连接螺栓与第二圆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数量存在多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固定块、收纳槽、转动柱、转动板、固定柱,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旋转转动板来达到展开与收纳的效果,并且将固定柱直接安装在转动板上,可以避免装置在使用时需要重复安装,减少支架的安装步骤,便于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力工程建设用支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力工程建设用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同时可理解到送变电业扩工程。
[0003]电力工程在施工时需要对电线电缆等材料进行固定,现有的固定支架通常使用圆环将横杆固定在电线杠等物体上,之后再将电线电缆固定在横杆上,这种安装方式需要多种材料进行配合,使得电线电缆在进行安装时将多种材料进行组转,流程较为繁琐,且多种材料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电力工程建设用支架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力工程建设用支架结构,包括第一圆柱、第二圆柱、连接螺栓,所述第一圆柱通过连接螺栓与第二圆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数量存在多个。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第一圆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且第一侧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且第一连接孔的数量存在多个,所述第二圆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且第二侧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且第二连接孔的数量存在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位置与第二连接孔的位置相对应。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第二圆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锥形块,且锥形块的数量存在多个。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转动板的结构为“L”型结构,所述转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转动板与横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板。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收纳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横板的正上方。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数量存在多个。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第一圆柱的结构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圆柱的结构为弧形结构。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新型电力工程建设用支架结构,通过固定块、收纳槽、转动柱、转动板、固定柱,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旋转转动板来达到展开与收纳的效果,并且将固定柱直接安装在转动板上,可以避免装置在使用时需要重复安装,减少支架的安装步骤,便于使用。
[0020]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新型电力工程建设用支架结构,通过锥形块,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锥形块与电线杆的外表面进行接触,达到增加装置与电线杆之间阻力的效果,便于装置固定在电线杆上。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电力工程建设用支架结构的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电力工程建设用支架结构的实施例1中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电力工程建设用支架结构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电力工程建设用支架结构的实施例中整体结构收纳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电力工程建设用支架结构的实施例2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例说明:
[0027]1、第一圆柱;2、第一侧板;3、第一连接孔;4、第二圆柱;5、第二侧板;6、第二连接孔;7、连接螺栓;8、锥形块;9、固定块;10、收纳槽;11、转动柱;12、转动板;13、固定柱;14、横板;15、斜板;16、固定板;17、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1:
[0029]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电力工程建设用支架结构:包括第一圆柱1、第二圆柱4、连接螺栓7,第一圆柱1通过连接螺栓7与第二圆柱4固定连接,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连接螺栓7将装置固定在电线杆等物体上,第一圆柱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侧壁开设有收纳槽10,便于装置在使用时将转动板12进行旋转收纳,收纳槽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11,转动柱11的两端与收纳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转动柱1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板12,转动板12套设在转动柱11上,使得转动板12可以围绕着转动柱11进行旋转,转动板12的结构为“L”型结构,转动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14,转动板12与横板14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板15,斜板15的作用是为横板14提供支撑,提高横板14的强度,便于转动板12进行旋转,收纳槽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位于横板14的正上方,通过固定板16使得转动板12在进行旋转时,只能够转动90度,避免转动板12转动角度过大,转动板12向下倾斜不便于装置对电线进行架设,固定板16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17,且螺纹孔17的数量存在多个,横板14的内部也开设有螺纹孔17,使用时可以通过拧入螺栓将固定板16与横板14进行连接,避免装置在使用时转动板12发生旋转,不利于装
置对电线进行固定,转动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3,固定柱13的结构为底部是直径较小的高圆柱,顶部是直径较大的矮圆柱,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固定柱13对电线进行固定,固定柱13的数量存在多个,使得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可以对多个电线进行固定,避免电线发生移动。
[0030]第一圆柱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2,且第一侧板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侧板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且第一连接孔3的数量存在多个,第二圆柱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5,且第二侧板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侧板5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6,且第二连接孔6的数量存在多个,第一连接孔3的位置与第二连接孔6的位置相对应,使用时通过连接螺栓7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3与第二连接孔6,调节连接螺栓7上螺母的位置,来达到调整第一圆柱1与第二圆柱4之间的效果,可以将装置固定在电线杆等物体上,便于装置对电线进行固定。
[0031]第一圆柱1的结构为弧形结构,第二圆柱4的结构为弧形结构,便于装置固定在电线杆等物体上,第二圆柱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锥形块8,且锥形块8的数量存在多个,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锥形块8与电线杆的外表面进行接触,达到增加装置与电线杆之间阻力的效果,便于装置固定在电线杆上。
[0032]实施例2:
[0033]参照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电力工程建设用支架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固定块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在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力工程建设用支架结构,包括第一圆柱(1)、第二圆柱(4)、连接螺栓(7),所述第一圆柱(1)通过连接螺栓(7)与第二圆柱(4)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侧壁开设有收纳槽(10),所述收纳槽(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11),所述转动柱(1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板(12),所述转动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3),所述固定柱(13)的数量存在多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力工程建设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2),且第一侧板(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侧板(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且第一连接孔(3)的数量存在多个,所述第二圆柱(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5),且第二侧板(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侧板(5)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6),且第二连接孔(6)的数量存在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文权李胜奎马锋余皇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东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