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排水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661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路面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噪排水路面结构。包括路面基底、防水粘结层、降噪排水层和加强层,防水粘结层铺设在路面基底上方,防水粘结层上方铺设有下面层,下面层上方铺设有中面层,降噪排水层铺设在中面层上方,加强层铺设在降噪排水层上方。本路面结构支撑性好,降噪排水效果佳,有效降低了路面产生的噪音污染,选材环保,易于推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降噪排水路面结构方面。面。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排水路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路面结构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噪排水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公路的通车里程、车流量和行驶车速的与日俱增,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也随之加剧。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而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降噪、减尘、抗滑等有优越性,已经被广泛用于城市的主要路段,然而沥青混凝上路面由于各种因素而产生的噪音依旧严重影响沿线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因此,降噪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降噪排水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在保证路用性能基础上实现降噪排水效果,是从道路角度减少噪声污染的有效途径,噪音防治效果好,环保效益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降噪排水路面结构,包括路面基底、防水粘结层、降噪排水层和加强层,所述防水粘结层铺设在路面基底上方,所述防水粘结层上方铺设有下面层,所述下面层上方铺设有中面层,所述降噪排水层铺设在中面层上方,所述加强层铺设在降噪排水层上方。
[0006]所述路面基底包括底基层、半刚性基层和应力吸收层,所述半刚性基层铺设在底基层上方,所述应力吸收层铺设在半刚性基层的上方。
[0007]所述底基层采用级配沙砾材料铺装而成,厚度为25~35cm。
[0008]所述半刚性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铺装而成,厚度为15~20cm。
[0009]所述应力吸收层采用橡胶沥青碎石铺装而成,厚度为15~20cm,其中碎石的最大粒径为30mm。
[0010]所述防水粘结层采用改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或橡胶沥青封层中的一种制成,改性乳化沥青采用SBR改性乳化沥青、SBS高聚物改性乳化沥青和水性高分子改性乳化沥青中的一种。
[0011]所述下面层采用AC

25沥青混合料铺设而成,所述下面层的铺设厚度为8~10cm。
[0012]所述中面层采用AC

20沥青混合料铺设而成,所述中面层的铺设厚度为4~6cm。
[0013]所述降噪排水层采用大孔隙沥青混凝土或橡胶沥青混凝土材料铺设而成。
[0014]所述加强层采用粗集料和细集料铺装而成,所述粗集料为岩浆岩碎石,粗集料的粒径大于5mm,所述细集料为石灰岩石料,细集料的粒径小于2.2mm。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6]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铺装而成的半刚性基层具有较高的刚性和荷载扩散能力,不易产生车辙,且减少了裂缝的产生;采用底基层、半刚性基层和应力吸收层三部分构成的铺装
而成的应力吸收层抵御温度裂缝能力好,抗弯拉能力强;防水粘结层可粘结中面层和降噪排水层,起到很好的防水性能,阻止了水的渗入,进一步保护了路面下层结构;采用大孔隙沥青混凝土或橡胶沥青混凝土铺装而成的降噪排水层起到了降噪排水作用,提高了雨天行车的安全性,且提高了路面的稳定性;由粗集料和细集料构成的加强层,提高了路表面的强度;本路面结构支撑性好,降噪排水效果佳,有效降低了路面产生的噪音污染,选材环保,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路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C处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1为底基层、2为半刚性基层、3为应力吸收层、4为下面层、5为中面层、6为防水粘结层、7为降噪排水层、8为加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降噪排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面基底、防水粘结层6、降噪排水层7和加强层8,防水粘结层6铺设在路面基底上方,防水粘结层6上方铺设有下面层4,下面层4上方铺设有中面层5,降噪排水层7铺设在中面层5上方,加强层8铺设在降噪排水层7上方。
[0025]优选的,路面基底包括底基层1、半刚性基层2和应力吸收层3,半刚性基层2铺设在底基层1上方,应力吸收层3铺设在半刚性基层2的上方。
[0026]优选的,底基层1采用级配沙砾材料铺装而成,厚度为25~35cm。
[0027]优选的,半刚性基层2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铺装而成,厚度为15~20cm。半刚性基层2具有较高的刚度和较强的荷载扩散能力,不易产生车辙,且减少了裂缝的产生。
[0028]优选的,应力吸收层3采用橡胶沥青碎石铺装而成,厚度为15~20cm,其中碎石的最大粒径为30mm。
[0029]优选的,防水粘结层6采用改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或橡胶沥青封层中的一种制成,改性乳化沥青采用SBR改性乳化沥青、SBS高聚物改性乳化沥青和水性高分子改性乳化沥青中的一种。防水粘结层6可以更好的粘结上下面层,且起到了很好的防水性能,阻止了水分的渗入,进一步保护路面结构层。
[0030]优选的,下面层4采用AC

25沥青混合料铺设而成,下面层4的铺设厚度为8~10cm。
[0031]优选的,中面层5采用AC

20沥青混合料铺设而成,中面层5的铺设厚度为4~6cm。
[0032]优选的,降噪排水层7采用大孔隙沥青混凝土或橡胶沥青混凝土材料铺设而成。降噪排水层7是一种典型的骨架空隙结构,粗集料用量大,约占集料总质量的85%,集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约25%接触点的应力。降噪排水层7的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宜采用石灰岩矿粉,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规定。提高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和抗飞散性能,可采用干燥的磨细消石灰粉或生石灰粉、水泥作为填料的一部分,其用量宜为矿料总量的1%~2%。
[0033]优选的,加强层8采用粗集料和细集料铺装而成,粗集料为岩浆岩碎石,粗集料的粒径大于5mm,细集料为石灰岩石料,细集料的粒径小于2.2mm。
[0034]关于沥青的最佳用量:在推荐的级配范围,根据期望的目标空隙率试配三种配比方案,使2.36mm筛孔通过率在中值范围士3%左右:利用理论计算法,根据沥青膜厚度和集料表面积预估沥青用量,不同沥青按不同膜厚计算;击实成型马歇尔试件,检验体积指标,主要是空隙率能否达到目标空隙率的要求;达到要求后再按士0.5%,士1%变化沥青用量,分别进行析漏试验、飞散试验确定根据最佳沥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排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面基底、防水粘结层(6)、降噪排水层(7)和加强层(8),所述防水粘结层(6)铺设在路面基底上方,所述防水粘结层(6)上方铺设有下面层(4),所述下面层(4)上方铺设有中面层(5),所述降噪排水层(7)铺设在中面层(5)上方,所述加强层(8)铺设在降噪排水层(7)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排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基底包括底基层(1)、半刚性基层(2)和应力吸收层(3),所述半刚性基层(2)铺设在底基层(1)上方,所述应力吸收层(3)铺设在半刚性基层(2)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噪排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基层(1)采用级配沙砾材料铺装而成,厚度为25~35c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噪排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刚性基层(2)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铺装而成,厚度为10~15c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噪排水路面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润路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