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墙夹设过梁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46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6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隔墙夹设过梁支撑结构,其包括过梁和设置在所述过梁靠近浇筑墙体一端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部和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上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过梁连接用于对所述过梁进行支撑,所述连接部与浇筑的墙体连接用于对所述支撑部进行支撑。本申请通过设置过梁、支撑部和连接部,连接部与浇筑的墙体连接用于对支撑部进行支撑,支撑部与过梁连接用于对过梁进行支撑,此过程中减少了需要工作人员垒支撑垛的情况发生,进而减少了工作人员对过梁进行安装时所需的时间。行安装时所需的时间。行安装时所需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墙夹设过梁支撑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隔墙夹设过梁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对楼房进行建设时,需要先对基础框架进行浇筑,然后在基础框架的内部垒建隔墙,继而使得隔墙将室内分为多个房间。
[0003]在相关技术中,在基础框架的内部垒建隔墙时,需要在隔墙上预留门口,而在门口的顶部位置需要安装过梁,使得过梁的两端均放置在门口两侧现垒的墙体上,继而使得过梁对门口顶部的砖进行支撑。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将门口的位置预留在靠近浇筑墙体的位置时,为了保护基础框架的稳定性,所以无法在浇筑的墙体上开设容纳过梁的槽,即需要工作人员在靠近浇筑墙体的一侧垒支撑垛,进而存在有对过梁进行安装耗时较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工作人员对过梁进行安装所需的时间,本申请提供一种隔墙夹设过梁支撑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隔墙夹设过梁支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隔墙夹设过梁支撑结构,包括过梁和设置在所述过梁靠近浇筑墙体一端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部和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上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过梁连接用于对所述过梁进行支撑,所述连接部与浇筑的墙体连接用于对所述支撑部进行支撑。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靠近浇筑墙体所在的位置预留门口时,先将支撑件安装在浇筑的墙体上,然后将过梁放置在隔墙上,再将支撑部与过梁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连接部对支撑部进行支撑,支撑部对过梁进行支撑,即完成了对过梁的安装,此过程中减少了需要垒支撑垛的情况发生,进而达到减少工作人员对过梁进行安装所需时间的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为连接板,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浇筑的墙体固定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支撑件进行安装时,将连接板与浇筑的墙体抵触并将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然后将过梁放置到隔墙上,过梁与支撑部连接,通过将连接部设置为连接板,可以达到便于工作人员将连接部与浇筑的墙体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效果。
[0011]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为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过梁固定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与过梁安装在一起后,支撑板与过梁的端面抵触,继而增加支撑板与过梁的连接面积,进而增加支撑板对过梁的支撑效果。
[0013]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过梁的端部开设有容纳所述加强板的容纳槽,所述加强板插入所述容纳槽中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过梁的
端部开设有容纳所述加强板的容纳槽,所述加强板插入所述容纳槽中。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件安装好之后,加强板插入过梁端部的容纳槽中,继而使得加强板和容纳槽的配合为支撑板对过梁的支撑进行进一步的加强,进而增加支撑件对过梁进行支撑时的稳定性。
[0015]可选的,所述加强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支撑部的方向倾斜设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强板倾斜设置,可以使得加强板与过梁配合在一起后,过梁具有朝向靠近浇筑墙体方向运动的趋势,即减少过梁与浇筑墙体之间存在缝隙的情况发生。
[0017]可选的,所述加强板远离所述连接板一端的端部为弧面,其圆心位于所述加强板中。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强板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设置为弧面,可以减少将加强板与过梁连接在一起时,加强板对过梁的损坏。
[0019]可选的,所述过梁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过梁运动。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梁安装至隔墙上后,再对限位件进行安装,继而使得限位件对过梁进行限位,减少过梁与隔墙发生相对运动的情况发生。
[0021]可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两块C型板,两块所述C型板的开口相背设置,一块所述C型板固定连接在另一块所述C型板的一端,两块所述C型板分别与所述过梁和隔墙卡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梁安装至隔墙上后,再对限位件进行安装,继而使得一个C型板与隔墙卡接在一起,另一个C型板与过梁卡接在一起,从而减少过梁与隔墙发生相对运动的情况发生。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通过设置过梁、支撑部和连接部,连接部与浇筑的墙体连接用于对支撑部进行支撑,支撑部与过梁连接用于对过梁进行支撑,此过程中减少了需要工作人员垒支撑垛的情况发生,进而减少了工作人员对过梁进行安装时所需的时间;
[0025]通过将连接部设置为连接板,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连接部连接在浇筑的墙体上;
[0026]通过将支撑部设置为支撑板,支撑板与连接板垂直固定连接,可以增加支撑部与过梁的连接面积,进而增加支撑板对过梁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过梁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过梁支撑结构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过梁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00、过梁;110、容纳槽;200、支撑件;210、连接板;211、加强板;220、支撑板;300、限位件;310、C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隔墙夹设过梁支撑结构。
[0033]实施例1:
[0034]参照图1,一种隔墙夹设过梁支撑结构包括过梁100、位于在过梁100一端的支撑件200和位于在过梁100另一端的限位件300,其中支撑件200包括连接部和支撑部,连接部和支撑部固定连接。对过梁100进行安装时,先将支撑件200安装在浇筑的墙体上,使得连接部与浇筑的墙体固定连接,然后将过梁100放置在隔墙上,继而使得过梁100远离限位件300的一端与支撑部抵触,再将过梁100与支撑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再将限位件300安装在过梁100远离连接部的一端,此时连接部对支撑部支撑,支撑部对过梁100进行支撑,限位件300对过梁100进行限位,减少过梁100与隔墙发生相对运动的情况发生。对过梁100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减少了需要工作人员垒支撑垛的情况发生,进而减少了工作人员对过梁100进行安装所需的时间。
[0035]连接部可以为连接杆,连接部还可以为连接板210,本实施例中连接部选用连接板210。支撑部可以为多根支撑杆,支撑部还可以为支撑板220,本实施例中支撑部选用支撑板220,支撑板220与连接板210垂直固定连接。连接板210与浇筑的墙体固定连接,支撑板220与过梁100固定连接。将过梁100安装好之后,连接板210可以位于过梁100的底部,连接板210还可以位于过梁100的端部,本实施例中采用连接板210位于过梁100的底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墙夹设过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梁(100)和设置在所述过梁(100)靠近浇筑墙体一端的支撑件(200),所述支撑件(200)包括连接部和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上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过梁(100)连接用于对所述过梁(100)进行支撑,所述连接部与浇筑的墙体连接用于对所述支撑部进行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墙夹设过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连接板(210),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板(21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10)与浇筑的墙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墙夹设过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支撑板(220),所述支撑板(220)与所述连接板(210)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20)与所述过梁(10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墙夹设过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10)上固定连接有加强板(211),所述过梁(100)的端部开设有容纳所述加强板(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念臣王红涛孙伟盛尊建梁硕韩冬朱胤灏樊磊季宁东李晨阳刘雅静徐曼徐鹏程杨星河顾斌左言虎翟丁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