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机舱内密度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625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机舱内密度测量系统,它包括循环管,安装于所述循环管上的泥水渣浆泵,安装于所述循环管上且位于循环管的泥水入口一端部的密度计、流量计,安装于所述循环管上且分别位于所述泥水渣浆泵上游和下游的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在泥水仓上的循环管以及循环管上的密度计对泥水仓内的泥水的密度进行实时监测,便于得出泥水舱内的实际密度值,为盾构机泥水舱内密度调节提供数值依据,最终通过精准的密度控制,间接实现掌子面压力稳定,大大提升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安全系数,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盾构机舱内密度测量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盾构机舱内密度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盾构机已经成为当今地下隧道建设盾构法施工的核心部件之一,主流的有土压平衡盾构机和泥水平衡盾构机,目前施工大都是根据地层含水率等参数选择采用土压模式或泥水模式的单模式盾构机,此类盾构机无法进行模式转换。针对上述问题,CN211974972U提供了根据测密度管路的测量值与地面提供的标准范围比较,来进行密度调控的双模式盾构机,但其密度调控结构存在占用空间大、检测泥水流速不稳定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具有流速稳定段以提高测量准确性的盾构机舱内密度测量系统。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盾构机舱内密度测量系统,它包括循环管,安装于所述循环管上的泥水渣浆泵,安装于所述循环管上且位于循环管的泥水入口一端部的密度计、流量计,安装于所述循环管上且分别位于所述泥水渣浆泵上游和下游的压力传感器。
[0005]优化的,所述循环管包括横向设置的横向出泥管、与所述横向出泥管相平行设置的横向进泥管、连接于所述横向出泥管下游且竖向设置的第一竖向管、连接于所述横向进泥管上游且竖向设置的第二竖向管、连接于所述第一竖向管下游的第一水平管、连接于所述第二竖向管的上游的第二水平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平管和第二水平管之间的横向中管。
[0006]进一步的,所述横向中管与所述横向出泥管以及所述横向进泥管相平行,所述第一竖向管和第二竖向管相平行,所述第一水平管和第二水平管相平行,所述横向中管与所述第一竖向管和横向出泥管相垂直,所述第一水平管与所述第一竖向管相垂直。
[0007]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出泥管低于所述横向进泥管,且高于所述第一水平管、所述第二水平管和所述横向中管。
[0008]优化的,所述泥水渣浆泵连接于所述横向中管和所述第二水平管之间。
[0009]优化的,所述泥水渣浆泵上游的循环管的内径大于其下游的循环管的内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密度计安装于所述第一竖向管上,所述流量计安装于所述第一水平管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水平管和第二水平管上。
[0012]优化的,所述密度计包括密度计本体、用于连接所述密度计本体与所述第一竖向管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竖向管两侧的安装板和固定板、用于将所述密度计本体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环箍、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固定板上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竖向管上的螺栓组件。
[001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利用在泥水仓上的循环管以及循环管上的密度计对泥水仓内的泥水的密度进行实时监测,便于得出泥水舱内的实际密度值,为盾构机泥水舱内密度调节提供数值依据,最终通过精准的密度控制,间接实现掌子面压力稳定,大大提升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安全系数,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5]图2为密度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7]如图1

2所示,盾构机舱内密度测量系统包括循环管1,安装于循环管1上的泥水渣浆泵4,安装于循环管1上且位于循环管1的泥水入口一端部的密度计5、流量计2,安装于循环管1上且分别位于泥水渣浆泵4上游和下游的压力传感器3。
[0018]循环管1包括安装在泥水仓靠上位置且横向设置的横向出泥管11、与横向出泥管11相平行设置的横向进泥管12、连接于横向出泥管11下游且竖向设置的第一竖向管13、连接于横向进泥管12上游且竖向设置的第二竖向管14、连接于第一竖向管13下游的第一水平管15、连接于第二竖向管14的上游的第二水平管16、连接于第一水平管15和第二水平管16之间的横向中管17。横向中管17与横向出泥管11以及横向进泥管12相平行,第一竖向管13和第二竖向管14相平行,第一水平管15和第二水平管16相平行,横向中管17与第一竖向管13和横向出泥管11相垂直,第一水平管15与第一竖向管13相垂直。横向出泥管11低于横向进泥管12,且高于第一水平管15、第二水平管16和横向中管17。
[0019]泥水渣浆泵4采用液压柱塞泵,极大减小了机内的元器件布置空间,其连接于横向中管17和第二水平管16之间。泥水渣浆泵4上游的循环管1的内径大于其下游的循环管1的内径,结合横向出泥管11与横向进泥管12的错位设置,能使进入循环管1的泥浆流速较为稳定,提高密度计5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密度计5安装于第一竖向管13上,流量计2安装于第一水平管15上。压力传感器3分别安装于第一水平管15和第二水平管16上。
[0020]密度计5包括密度计本体51、用于连接密度计本体51与第一竖向管13的连接机构,密度计本体51为Na22放射源密度计5。
[0021]连接机构提高了密度计5安装的便捷性,其包括分别位于第一竖向管13两侧的安装板52和固定板53、用于将密度计本体51固定在安装板52上的环箍54、连接在安装板52和固定板53上使安装板52和固定板53固定在第一竖向管13上的螺栓组件55,安装板52和固定板53位于第一竖向管13的两侧,通过旋紧螺栓组件55使安装板52和固定板53锁紧在第一竖向管13上。
[002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机舱内密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循环管,安装于所述循环管上的泥水渣浆泵,安装于所述循环管上且位于循环管的泥水入口一端部的密度计、流量计,安装于所述循环管上且分别位于所述泥水渣浆泵上游和下游的压力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机舱内密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包括横向设置的横向出泥管、与所述横向出泥管相平行设置的横向进泥管、连接于所述横向出泥管下游且竖向设置的第一竖向管、连接于所述横向进泥管上游且竖向设置的第二竖向管、连接于所述第一竖向管下游的第一水平管、连接于所述第二竖向管的上游的第二水平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平管和第二水平管之间的横向中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机舱内密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中管与所述横向出泥管以及所述横向进泥管相平行,所述第一竖向管和第二竖向管相平行,所述第一水平管和第二水平管相平行,所述横向中管与所述第一竖向管和横向出泥管相垂直,所述第一水平管与所述第一竖向管相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机舱内密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泽阳张阳郭楠周宇丁昊伦任立学贺民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