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后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17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后拨器,包括用于安装至自行车的车架上的基座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可活动连接的活动构件、通过转动连接机构与所述活动构件连接的链导向构件,其中,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包括单向轴承、转轴及摩擦件,所述单向轴承与所述转轴二者其中一固定连接至所述活动构件,另一固定连接至所述链导向构件,所述摩擦件设置在所述转轴,所述转轴通过所述摩擦件与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孔配合连接,转轴通过摩擦件与单向轴承形成配合,避免转轴与单向轴承直接摩擦,减少转轴的磨损,降低转轴的材质要求,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后拨器


[0001]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后拨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人喜欢健康的户外运动,其中自行车骑行做为一门易入门、难度低的户外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为了迎合大众需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自行车厂商也在不断改进自行车的功能与品质。
[0003]其中自行车后拨链器就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款零件,其通常包括安装与自行车车架的基座构件、与基座构件可活动连接的活动构件、与活动构件可转动连接的链导向构件,骑行者通过后拨链器根据不同路况选择不同档位骑行。当自行车在崎岖和凹凸不平的路面急速行驶时,因为惯性原因,链条会上下产生较大幅度的摆动,从而脱离链导向构件的控制,造成掉链情况。
[0004]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后拨链器厂家生产出了不同类型的稳链器:
[0005]方案一:如中国专利号:“CN201110294204.7”,专利名称:“具有旋转阻力的自行车变速器”的专利技术专利中所述,采用阻力控制元件,单向离合器和摩擦施加构件配合控制链向导件摆动,依靠单向离合器单向转动的特点,在单向离合器外围安装摩擦元件,逆向转动时,由旋转轴带动单向离合器一起转动,而单向离合器的外围和摩擦构件摩擦提供期望的阻力值。
[0006]此方法的优点是阻力可以通过阻力控制元件控制,在需要的才使用。
[0007]但此方法缺点也非常明显:
[0008]1.构造复杂,产品生产成本高。
[0009]2.使用复杂,普通的自行车骑行车根本无法区别哪种路况需要稳链器,哪种路况不需要,往往在掉链后才会想起这个功能。
[0010]方案二:如中国专利号:“CN201510501601.5”,专利名称:“具有减震器组件的自行车后变速器”的专利技术专利中所述,采用偏置元件,单向滚柱离合器组件和摩擦单元配合控制链导向件的摆动,其中摩擦构件还包括阻尼弹簧,此方法同方案一相比,均是旋转轴带动单向离合器一起转动,而单向离合器的外围同摩擦构件摩擦提供期望的阻力值。此方法舍弃了阻力控制元件,用弹性元件将外围摩擦构件设计成偏置状态,结构相对简单,但此方法需要阻尼弹簧,弹性偏置元件之间相互配合,生产工艺仍然比较复杂。
[0011]方案一、方案二中均是利用单向离合器的单向转动特点,并配合单向离合器外部设计摩擦阻力元件提供阻力的方式实现转动控制。
[0012]方案三:如中国专利号:“CN201710183814.7”,专利名称:“一种具有附加旋转阻力功能的后拨链器及阻力施加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中所述,利用单向滚针轴承同旋转轴配合间隙提供阻力的方法,活动构件与链导向构件通过单向滚针轴承与旋转轴的配合实现转动连接,方法原理如下:
[0013]假设单向轴承孔同旋转轴初始配合间隙是0.01mm,此时旋转轴逆向转动,单向轴
承内的滚针会提供至少12N.M的径向摩擦力,当将配合间隙扩大到0.05mm时,滚针所能提供的最大径向摩擦力会下降到 8

10N.M,如果继续扩大到配合间隙,滚针所能提供的最大径向摩擦力会继续下降到,当径向摩擦力下降到2.5

3.5N.M时,此时再施加一个大于滚针径向摩擦力的力,单向滚针轴承将不能继限制旋转轴转动,这时旋转轴能双向转动,只是一个方向是自由转动,而另一方向则是需要克服滚针的径向摩擦力,而这种径向摩擦力刚好足够稳定链条用。
[0014]方案三结构较为简单,仅仅需要控制单向滚针轴承孔径和旋转轴直径就能实现,已经是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的公知技术,但此方法仍然有不足:
[0015]此方法需要旋转轴同单向滚针轴承滚针直接摩擦,因此对旋转轴的材质要求极高,至少需要在耐摩和硬度性能上同滚针接近,否则旋转轴接触部分就会被迅速磨损无法使用。但如果因此提高旋转轴的材质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会影响旋转轴的其它功能使用,比如原本可以直接铆接却因材质硬度太高,被迫改成焊接,键槽或锁螺钉,而原本可以直接钻头钻孔和攻牙的,现在却需要用电火花,线割等高成本加工工艺,造成生产成本的进一步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16]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自行车后拨器。
[0017]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自行车后拨器,包括用于安装至自行车的车架上的基座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可活动连接的活动构件、通过转动连接机构与所述活动构件连接的链导向构件,其中,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包括单向轴承、转轴及摩擦件,所述单向轴承与所述转轴二者其中一固定连接至所述活动构件,另一固定连接至所述链导向构件,所述摩擦件设置在所述转轴,所述转轴通过所述摩擦件与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孔配合连接。
[00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自行车后拨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转轴通过摩擦件与单向轴承形成配合,避免转轴与单向轴承直接摩擦,减少转轴的磨损,降低转轴的材质要求,降低成本。
[00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自行车后拨器还包括阻力弹簧,阻力弹簧分别连接至活动构件和链导向构件,阻力弹簧能够对链导向构件施加促使其正向转动的弹性力,以在自行车调速时张紧链条。
[00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摩擦件可拆卸的套装在所述转轴,且所述转轴与所述摩擦件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以使二者能够同步转动,使得转轴与单向轴承之间的阻力施加在摩擦件上,且当摩擦件寿命达到时(磨损时),可直接更换摩擦件,而不需要骑行者更换整个旋转轴甚至整个后变速器,相对于骑行者来说更为经济。
[00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设置有截面为非圆结构的插接部,所述摩擦件设置有套装部,所述套装部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部配合的限位孔,通过非圆结构的插接部与限位孔配合,形成第一限位结构,实现摩擦件与转轴的同步转动。
[00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摩擦件设置有与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孔配合的插装部,所述插装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套装部的外径,以形成与所述单向轴承对应的台阶限位结构,通过该台阶限位结构对摩擦件与单向轴承的配合位置进行限位。
[00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台阶限位结构与所述单向轴承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圈,以在摩擦件与单向轴承之间形成缓冲,并可封闭摩擦件与单向轴承之间的间隙,减少粉尘或雨水等进入单向轴承,提高单向轴承使用的可靠性。
[00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轴承安装在所述活动构件,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至所述链导向构件,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单向轴承并配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能够限制所述转轴脱离所述单向轴承或所述活动构件,以保持转动连接机构的可靠性。
[002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卡簧,所述转轴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卡簧卡装配合的卡槽,卡簧拆装方便,可方便拆卸转动连接机构,方便更换摩擦件或方便对自行车后拨器进行维护。
[002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所述单向轴承安装在所述活动构件,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至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后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构件(100),所述基座构件(100)能够安装至自行车的车架上;活动构件(200),所述活动构件(200)与所述基座构件(100)可活动连接;链导向构件(300),所述链导向构件(300)通过转动连接机构与所述活动构件(200)连接,其中,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包括单向轴承(410)、转轴(420)及摩擦件(430),所述单向轴承(410)与所述转轴(420)二者其中一固定连接至所述活动构件(200),另一固定连接至所述链导向构件(300),所述摩擦件(430)设置在所述转轴(420)的外围,所述转轴(420)通过所述摩擦件(430)与所述单向轴承(410)的内孔(411)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件(430)可拆卸的套装在所述转轴(420),且所述转轴(420)与所述摩擦件(430)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以使二者能够同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后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20)设置有截面为非圆结构的插接部(421),所述摩擦件(430)设置有套装部(431),所述套装部(431)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部(421)配合的限位孔(4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后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件(430)设置有与所述单向轴承(410)的内孔(411)配合的插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淳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博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