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输送机机头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593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施工工艺繁琐,施工难度大,如何简化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人工及经济成本,提高安全性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胶带输送机机头固定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胶带输送机机头固定装置,由多个底盘前后相连组成,每个底盘结构包括,横向底梁,横向底梁为多个,且互相平行设置,横向底梁为截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横向底梁其矩形截面的长度方向为竖向;连接部,连接部处于横向底梁的两端,连接部将多个横向底梁的同侧端部固定相连,连接部包括上平板和下平板,上平板与胶带输送机机头相连,下平板固定于煤矿巷道的地面。平板固定于煤矿巷道的地面。平板固定于煤矿巷道的地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带输送机机头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井下胶带输送机底盘固定装置的机头的固定装置,具体是一种胶带输送机机头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工业发展导致能源消耗激增,随之而来的是与工业生产相关的运输设备的不断改进。胶带输送机是煤矿主要的生产设备之一,从工作面到装车站,煤运输几乎均由其完成输送,其主要优点是:运行平衡、运转可靠、能耗低、污染小、便于集中控制和实现自动化管理,维护方便。
[0003]传统的煤矿井下胶带输送机机头驱动部分安装前,需要根据胶带输送机驱动部分的安装位置、规格尺寸等设计基础坑,施工基础坑、安装、浇灌、凝固,现场施工工序复杂,混凝土时间较长,人工及经济成本投入大。但井下胶带传送机的撤除和安装设计、施工工艺繁琐,且施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施工工艺繁琐,施工难度大,如何简化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人工及经济成本,提高安全性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胶带输送机机头固定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技术胶带输送机机头固定装置,由多个底盘前后相连组成,每个底盘结构包括,
[0007]横向底梁,横向底梁为多个,且互相平行设置,横向底梁为截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横向底梁其矩形截面的长度方向为竖向;
[0008]连接部,连接部处于横向底梁的两端,连接部将多个横向底梁的同侧端部固定相连,连接部包括上平板和下平板,上平板与胶带输送机机头相连,下平板固定于煤矿巷道的地面。
[0009]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连接部的上平板和下平板之间设有竖向支撑,竖向支撑分别垂直连接于上平板和下平板,所述横向底梁的端部固定于竖向支撑的内侧。
[0010]再进一步的说明,连接部还包括多个横向支撑,横向支撑分别垂直连接于上平板和下平板,横向支撑处于竖向支撑的外侧,并垂直于竖向支撑。
[0011]再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上平板宽度小于下平板,上平板和下平板与横向底梁连接处的内侧边缘上下平齐,上平板外侧边缘处于下平板中间位置,所述横向支撑呈梯形板,横向支撑的梯形上边缘长度小于下边缘长度,且梯形上边缘固定于上平板下侧面,且梯形下边缘固定于下平板上侧面。
[0012]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上平板上开有竖向的机头固定孔,上平板通过机头固定孔上螺栓与胶带输送机机头相连固定,下平板开有竖向的地面固定孔,下平板通过地面固定孔
上螺栓与煤矿巷道的地面间固定。
[0013]再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底盘分为顺序相连的前底盘、滚筒机底盘7、后底盘和减速箱底盘,上述各底盘的连接部端部位置的横向支撑开有横向连接孔,顺序相连的底盘通过端部的连接部上横向连接孔相连。
[0014]再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底盘两侧的连接部对称布置,每组连接部上的横向支撑等距布置。
[0015]再进一步的说明,后底盘上的横向底梁为两组,前底盘和滚筒机底盘上的横向底梁为三组。
[0016]再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减速机底盘分为A区和B区,A区一端焊接在B区上,A区尺寸小于B区,减速机底盘俯视整体呈T型。
[0017]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
[0018]1)大大简化胶带机驱动部分的安装工序,取消了传统施工基础坑、浇灌基础的繁琐工序,通过地锚螺栓将皮带底盘固定到底板上,通过对口螺栓将底盘和胶带机机头部分连接牢固,胶带输送机安装完毕后,可以直接调试运行;
[0019]2)大大缩短了安装工期,相比传统的安装工艺,缩减安装工期,减少人工与经济成本;
[0020]3)该装置一次性投入,可以重复利用,具备实用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第一前底盘的俯视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第二前底盘的三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滚筒架底盘的俯视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后底盘的俯视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减速机底盘的俯视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横向底梁,2、上平板,3、下平板,4、竖向支撑,5、横向支撑,6、机头固定孔,7、地面固定孔,8、横向连接孔,9、前底盘,10、滚筒机底盘,11后底盘,12减速箱底盘, 13、 A区,14、B区。
具体实施方案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优选实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图1至图5示出了本技术一种胶带输送机机头固定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
[0031]如图1和图2示出的底盘分为多节底盘,包括前底盘与滚筒机底盘7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滚筒机底盘7的另一端与后底盘8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减速箱底盘与前
底盘、后底盘和滚筒机底盘7通过第二固定件与设备连接固定,前底盘包括第一前底盘 9和第二前底盘 10,第一前底盘 9和第二前底盘 10通过第一固定件连接,前底盘由δ20钢板及16#槽钢全焊焊接而成,第一前底盘 9和第二前底盘 10都包括连接部4,连接部4包括上平面11、下平面12、支撑面13和固定面6,连接部4上设置有固定孔5,第一前底盘 9和第二前底盘 10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第一固定件为M24高强螺栓,前底盘刷灰色防锈漆。
[0032]如图3示出的滚筒机底盘7由δ20钢板及16#槽钢全焊焊接而成,刷灰色防锈漆,滚筒机底盘7两侧设置连接部4,连接部4的一端与第二前底盘 10的连接部4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滚筒机底盘7的另一端的连接部4与后底盘8的连接部4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
[0033]如图4示出的后底盘8由δ20钢板及16#槽钢全焊焊接而成,刷灰色防锈漆,后底盘8上的连接部4一端与滚筒机底盘7的连接部4通过第一固定件互相连接。
[0034]如图5示出的减速机底盘减速机底盘分为A区13和B区14,A区13一端焊接在B区14上,A区13尺寸小于B区14,减速机底盘整体呈T型,A区13和B区14两侧的连接部4的上平面11和下平面12上皆设有固定孔5,由δ20钢板及16#槽钢全焊焊接而成,刷灰色防锈漆,前底盘、后底盘8、滚筒机底盘7连接过后与减速机底盘通过第二固定件与设备连接固定,保证整体的稳定性。设备机头按照设计要求摆放完毕后,使用φ22
×
2.6m高强螺纹锚杆固定在底板2上,保证皮带运行期间防振动、抗拉力符合规定要求。整体底盘保证全尺寸符合要求,与皮带机底盘长度一致、各连接螺栓眼距一致。
[0035]图1至图5示出的底盘包括顶板1、底板2和支撑板3,底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带输送机机头固定装置,由多个底盘前后相连组成,其特征是,每个底盘结构包括,横向底梁(1),横向底梁(1)为多个,且互相平行设置,横向底梁(1)为截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横向底梁(1)其矩形截面的长度方向为竖向;连接部,连接部处于横向底梁(1)的两端,连接部将多个横向底梁(1)的同侧端部固定相连,连接部包括上平板(2)和下平板,上平板(2)与胶带输送机机头相连,下平板固定于煤矿巷道的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输送机机头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部的上平板(2)和下平板之间设有竖向支撑,竖向支撑分别垂直连接于上平板(2)和下平板,所述横向底梁(1)的端部固定于竖向支撑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带输送机机头固定装置,其特征是,连接部还包括多个横向支撑,横向支撑分别垂直连接于上平板(2)和下平板,横向支撑处于竖向支撑的外侧,并垂直于竖向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带输送机机头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平板(2)宽度小于下平板,上平板(2)和下平板与横向底梁(1)连接处的内侧边缘上下平齐,上平板(2)外侧边缘处于下平板中间位置,所述横向支撑呈梯形板,横向支撑的梯形上边缘长度小于下边缘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明华徐洪泽张明玉曾现策温明宝张盛宋方贵胡安峰任伟乔洋朱孝年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矿业集团高庄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