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5685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4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位于显示区(AA)的发光单元(OLED)和用于驱动发光单元(OLED)的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连接发光单元(OLED)的第一电极,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90)、第一电源线(VSS1)、第二电源线(VSS2)、公共电极层。第一电源线(VSS1)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且第一电源线(VSS1)在衬底基板(90)上的正投影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电源线(VSS2)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且第二电源线(VSS2)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相交,至少部分第二电源线(VSS2)通过过孔连接至少部分第一电源线(VSS1);公共电极层位于衬底基板(90)的一侧,公共电极层用于形成发光单元(OLED)的第二电极,且公共电极层连接第一电源线(VSS1)、第二电源线(VSS2)。该显示面板具有较好的显示均一性。显示面板具有较好的显示均一性。显示面板具有较好的显示均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中发光单元的一电极共用一公共电极,然而由于公共电极的自身电阻较大,从而导致显示面板不同位置上发光单元的电极电压不同,进而导致显示面板显示不均匀。
[000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发光单元和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单元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公共电极层,第一电源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且所述第一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电源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且所述第二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源线通过过孔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源线;公共电极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公共电极层用于形成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且所述公共电极层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线、所述第二电源线。
[0005]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公共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源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公共电极层。
[0006]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每条所述第一电源线通过过孔连接与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交的每条所述第二电源线。
[0007]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二初始信号线,第二极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有源层,第一有源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有源层包括第三有源部、第七有源部,所述第三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沟道区,所述第七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沟道区;所述第二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三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二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七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0008]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N型的晶体管和P型晶体管,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有源层、第二有源层、第三导电层。第一有源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有源层的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P型晶体管的沟道区;第二有源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二有源层的部分结构用于形
成所述N型晶体管的沟道区;第三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二有源层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三导电层的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N型晶体管的顶栅;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源线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层。
[0009]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三电源线,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五导电层,第五导电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五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三电源线;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源线位于所述第五导电层。
[0010]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导电层、第四导电层、第五导电层,第三导电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电源线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层;第四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层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四导电层包括第七桥接部;第五导电层位于所述第四导电层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二电源线位于所述第五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七桥接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七桥接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七桥接部分别通过过孔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
[0011]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二初始信号线,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有源层,第一有源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三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一有源层包括第六有源部、第七有源部、第十有源部,所述第六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沟道区,所述第七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沟道区,所述第十有源部连接于所述第六有源部和所述第七有源部之间;所述第七桥接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十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0012]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数据线,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五导电层还包括所述数据线;其中,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三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在同一列像素驱动电路中,位于所述第五导电层的所述第二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三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
[0013]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列方向,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行列方向分布的多个重复单元,每个所述重复单元包括沿行方向分布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镜像对称设置;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电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电容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三电源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导电层、第五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用于形成所述电容的第二电极;第五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五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三电源线,每列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对应设置一条所述第三电源线,所述第三电源线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三
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三延伸部之间;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行方向上的尺寸,且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行方向上的尺寸;其中,在同一所述重复单元中,相邻两所述第三电源线中的第二延伸部相连接,在行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重复单元中相邻两所述第一导电部相连接。
[0014]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层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在行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重复单元中,相邻所述第一导电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三电源线,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发光单元和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单元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第一电源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且所述第一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电源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且所述第二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源线通过过孔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源线;公共电极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公共电极层用于形成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且所述公共电极层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线、所述第二电源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公共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源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公共电极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二初始信号线,第二极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有源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有源层包括第三有源部、第七有源部,所述第三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沟道区,所述第七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沟道区;所述第二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三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二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七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N型晶体管和P型晶体管,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有源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有源层的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P型晶体管的沟道区;第二有源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二有源层的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N型晶体管的沟道区;第三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二有源层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三导电层的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N型晶体管的顶栅;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源线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三电源线,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五导电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五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三电源线;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源线位于所述第五导电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三导电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电源线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层;第四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层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四导电层包括第七桥接部;第五导电层,位于所述第四导电层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二电源线位于所述第五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七桥接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七桥接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七桥接部分别通过过孔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二初始信号线,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有源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三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一有源层包括第六有源部、第七有源部、第十有源部,所述第六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沟道区,所述第七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沟道区,所述第十有源部连接于所述第六有源部和所述第七有源部之间;所述第七桥接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十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数据线,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五导电层还包括所述数据线;其中,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三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在同一列像素驱动电路中,位于所述第五导电层的所述第二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三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列方向,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行列方向分布的多个重复单元,每个所述重复单元包括沿行方向分布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镜像对称设置;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电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电容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三电源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用于形成所述电容的第二电极;第五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五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三电源线,每列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对应设置一条所述第三电源线,所述第三电源线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三
延伸部之间;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行方向上的尺寸,且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延伸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行方向上的尺寸;其中,在同一所述重复单元中,相邻两所述第三电源线中的第二延伸部相连接,在行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重复单元中相邻两所述第一导电部相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电容,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数据线,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三电源线,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二初始信号线,所述电容的第一电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电容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源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有源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有源层包括:第三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沟道区;第四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沟道区;第五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沟道区;第六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沟道区;第七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沟道区;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层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第二栅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覆盖所述第四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二栅线的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使能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覆盖所述第五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第六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使能信号线的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所述使能信号线的另外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第二复位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覆盖所述第七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的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第二导电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三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二导电部用于形成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电容的第一电极;其中,在同一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第二导电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栅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使能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使能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远离所述第二导电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一侧。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本行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所述第二栅线复用为上一行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一初始信号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有源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二有源层包括:第一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沟道区;第二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沟道区;第三导电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跳梅陈军涛于子阳蒋志亮胡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